首页 > > 59

“德國經濟模式更適合中國”

2015-02-03
来源:東方早報

  作者: 王少喆

  羅蘭·貝格表示,由于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的經濟過于金融驅動,而不是由實體產業和人來驅動,德國的模式更適合中國。

  近年來,德國在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中表現出色,與英美“盎格魯撒克遜模式”相對的“德國模式”,或稱“萊茵模式”,引起學界的廣泛討論。在同是制造業大國的中國,這種討論超越了學理探討的范疇,產生了更多的現實借鑒意義。那么,德國模式對于中國當前的經濟結構改革有何意義?中國應該如何學習德國模式?早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德國模式”的積極倡導者、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創始人、全球監事會榮譽主席羅蘭·貝格教授。

  羅蘭·貝格在29歲時創立的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今天已成為與麥肯錫、貝恩等公司比肩的世界五大國際咨詢巨頭之一。貝格今年已逾77歲高齡,是“五大”創始人中唯一在世的一位,他30年來多次訪問中國,對中國的發展保持著持續的關注。

  貝格在訪談中表示,由于英美等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的經濟過于金融驅動,不是由實體產業和人來驅動,歐洲和德國的模式更適合中國。

  “阿里巴巴代表了中國的創新能力”

  東方早報:您曾多次向中國介紹“德國模式”,并提出其七個支柱是“強大的制造業能力、基于一流產品/服務的出口導向、關注利益相關方的企業治理、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發達的基礎設施,以及全面的結構改革”。那么,您覺得中國應該怎樣學習“德國模式”?比如,您曾提到,相比于德國企業,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化程度不足。

  羅蘭·貝格:中國當然也有創新性的文化。今天這點很容易證明,當你看到阿里巴巴這些企業的崛起,每個人都明白,中國和中國人不僅能夠創新技術,而且能夠創新商業模式;當說到國際化,你們有華為、聯想這些在世界市場上非常成功的企業。事實上,中國正在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更高附加值、更強調創新的產業,這意味著,中國企業到達了一個新的階段:如果要更有競爭力,就必須更多創新,更加國際化,它們也有這種能力。

  東方早報:但從日本企業來看,經過初期的模仿后,它們今天有很多站在世界頂端的核心技術,而中國企業這方面似乎還有不足。

  羅蘭·貝格:事實上,日本企業也曾買了很多外國的技術,它們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再創新。而且,日企更重要的是創新了軟性的管理方式、制造流程,從而使產品有更好的質量。比如說著名的“豐田管理”,美國人對此寫了很多書。確實,中國在工業制造方面還沒有這樣先進的技術,但中國有其他的優點。現在是數字化、網絡化的時代,這方面中國有自己的優勢。這些長處將有助于中國企業的發展和國際化。正如我提到的阿里巴巴、華為、百度這樣的企業所證明的。與此同時,中國還保持著成本的優勢,使它們更容易進入國際市場。

  東方早報:有人認為,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是中國核心技術不足的原因之一,您覺得這方面是否需要改進?

  羅蘭·貝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當然是對的。不過,中國企業創新越多,就有更多的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德國最初發展工業時,模仿英國的技術,蒸汽機、縫紉機這些都是英國人最先發明的。由于德國模仿英國很成功,英國就強迫德國把他們的產品標上“德國制造”的標牌,說明這是質量比較差的,但德國后來居上,制造出質量卓越的產品。日本在1970年代以前也在模仿,后來他們做出了更多的創新,就對保護知識產權有了更多興趣。中國也一樣。所以,我常說,我們不用過多批評中國不夠保護知識產權,當到了需要保護的時候,就自然會這么做了。

  東方早報:您覺得這樣的時機已經到來?

  羅蘭·貝格:是的。當然,這不會一下子發生,而是會在十年內。中國將會遵循國際標準,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的利益。

  “中國應將互聯網企業作為發展引擎”

  東方早報:您曾說過,與職業緊密聯系的教育制度是德國模式的支柱之一,但這不太容易被其他國家學習。同樣作為制造業大國的中國,能否從中借鑒呢?

  羅蘭·貝格:德國有特有的“學徒制”,在去學校的同時在公司工作的“雙重教育”,不過在學術方向上也可以有這樣的安排。德國有些大學也提供機會讓年輕人在上學的同時工作,比如制造汽車。當然,你需要有一定的標準和機構來做這件事,我會建議說,請些德國的顧問、教師去建設這種能力。

  不過,在數字化的時代,我并不推薦其他國家照搬德國在1880年工業化初期建立的教育體制。當時體力勞動還很重要,機械、化學這些傳統產業是最重要的部門,而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快速變化、快速適應的世界,技術更新尤其迅速。我覺得中國最需要的,不是年輕人在第一份工作前的教育,當然這也很重要,以前技術三十年、五十年都不變時,投資于開始階段的教育尤其有意義。但現在與職業并行的終身教育更重要。當然中國可以學習德國建立一些特殊的職業學校,或是與職業相關的大學課程,但重要的是與職業結合的終身教育。

  如果要我來設計改革德國的教育制度,我會覺得終身教育是一個方向,因為技術變化更快了。所以,中國應該吸取德國教育中的有益成分,不過有所變化。

  東方早報:有人說,德國模式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德國人追求極致和細節的民族性,因此很難學到。您怎么看?

  羅蘭·貝格:這也對,這是德國的一個優勢。不過我們也看到,其他國家也各自有自己擅長的,比如汽車、機械,盡管不像德國、日本那樣精密。比如說,意大利的創意設計很好,雖然我更喜歡(德國)耐用的保時捷,但(意大利的)法拉利也是很棒的車,因為它的設計。所以,每個人都要發揮自己的長處。模仿只在初期有用,到了一定的階段就要發揮自己的長處。

  中國人有自己的長處。我覺得,中國在工程方面比盎格魯撒克遜(英美)人更擅長,包括金融工程;中國人還有很好的商業頭腦和與人打交道的能力;與德國一樣,中國的工業制造基礎很雄厚,制造業占GDP的比重很高,這些都是中國的優勢。我剛才談到了中國成功的互聯網企業,中國現在有阿里巴巴、百度等,我覺得應該將其作為中國發展的引擎。

  “中國經濟還會重回8%以上”

  東方早報:談到中國經濟,至今為止,中國經濟更多是由國家主導的,而德國在俾斯麥首相時期也有過類似的情況,這也是一些中國學者將兩者相比較的原因。您對這種相似性怎么看?中國現在在進行經濟結構改革,您怎么看待改革的前景?

  羅蘭·貝格:當然國企首先應該改革自身,接受國際競爭的洗禮,這將使它們更國際化、更有競爭力。不過,我不認為中國的國企是純粹的國有,很多國企都有著股份制的上市公司,在世界舞臺上競爭。

  東方早報:事實上這也是一些人對這些公司的評價,它們將國有公司和私有公司的長處相結合,因此更加有競爭力,在中國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的情況下,這更有效率,您怎么看?

  羅蘭·貝格:這可以與德國在1970年代中期相比,當時國企中國有比例也是百分之百,但后來實行了私有化,但國家仍保留了百分之二十股份,并有關鍵否決權。比如在大眾汽車里,政府保留了百分之二十的股權,防止它被賣給外國。也有其他的國企有國際競爭力的例子。我也不建議中國應該馬上私有化所有的國企,應該一步步來。但事實證明,競爭和市場經濟優于計劃經濟,鄧小平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才推動了改革開放。

  東方早報:那私有的企業是否優于混合制的企業呢?

  羅蘭·貝格:我不會這么說。空中客車就是有部分國有的,雖然是少量國有股,但它也是很成功的公司,有很好的前景。我不是教條主義者。

  東方早報:對于結構改革的前景您怎么看?有人擔心經濟因此減速。

  羅蘭·貝格:結構改革總是引起更多的矛盾,增長速度也會下降,但7.4%仍然是一個很高的數字,不必過于擔心。而且,我認為它還會反彈回去。

  東方早報:還會重回高增長?

  羅蘭·貝格:是的,在三到四年的時間里還會回到8%以上。因為中國中西部很多地方還很窮,還處于追趕階段,還有很大的經濟增長空間,還會有很多機會。當然,這需要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等的投入。

  東方早報:最后,您還有什么想對我們的讀者說的么?

  羅蘭·貝格:我還想說,中國應該驕傲于自己的成就,不必為經濟暫時的減速失落。中國經濟中的一些低效率情況會改變,只要執行明智的政策。我對中國的發展前景樂觀。

  另外,我還建議中國將歐洲作為天然的伙伴。這不是因為我是歐洲人,而是由于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的經濟過于金融驅動了,而不是由實體產業和人來驅動,歐洲和德國的模式更適合中國。而且,歐洲對中國更加友好,對中國投資更積極。所以,我建議中國的領袖,尤其是商界領袖,更多考慮將歐洲作為其盟友,歐洲也有美國能給中國的技術,而且更樂意,而美國出于政治考慮,對中國有更多的防范。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