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全球寬松潮愈演愈烈 中國節前會否加入

2015-02-04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昨日11時30分整,澳大利亞正式加入全球“寬松大戰”,澳聯儲宣布將其準利率從2.5%下調為2.25%,澳元大幅走低。

  今年以來,20國集團(G20)中已有不少成員國縱身躍入“全球降息潮”,其中包括瑞士、加拿大、印度、土耳其、俄羅斯、澳大利亞,同屬歐元區的法國、德國、意大利也已見證萬億歐元量化寬松(QE)的誕生。各國降息的原因也紛紛劍指強美元的壓力、通縮風險或經濟低迷。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央行在去年11月意外降息后便無大動作,春節前會否加入“寬松大戰”?這引發了各方激辯。

  “央行年前降準可能性小,因為年前降準的實際效果和信貸投放效果會被弱化。而春節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一定流動性,更有利于各類項目實施。”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首席分析師李志強向《第一財經日報》分析。

  然而,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高級經濟學家章俊認為中國“參戰”幾率很大,“就降息而言,我之前判斷是2至3次,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任何時候降息我都不覺得意外,特別是1月份PMI低于50枯榮線之后。”

  “全球寬松潮”愈演愈烈

  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下調了對非美國家的2015年增速預期,暗淡的全球經濟或使這波“寬松潮”愈演愈烈。

  在亞洲經濟增速放緩的形勢下,出口導向型的澳大利亞面臨的潛在外部風險不斷增加,加上以鐵礦石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不斷走軟,澳大利亞央行有放寬貨幣政策刺激投資的壓力。澳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后,澳元/美元匯率大幅走低,跌幅達1.8%,刷新2009年5月以來新低。

  有分析師預計,澳聯儲年內或將連續降息,降幅至少達到25個基點,次數至少為2次,最多可達4次。

  其實,澳大利亞并不孤單,這波降息潮中早就有了眾多“隊友”。

  1月15日,瑞士央行除了意外取消1歐元兌1.20瑞士法郎的匯率下限,同時也進行降息,將3個月期Libor(倫敦同業拆借利率)目標區間下調到-1.25%至-0.25%;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75%。就在同一天,印度央行宣布降息25個基點,秘魯央行宣布降息25個基點,埃及央行宣布降息50個基點。

  然而,“降息潮”到這里還沒有完結。此后,丹麥央行于1月19日降息,將存款利率從-0.05%降至-0.2%,將貸款利率從0.2%降至0.05%,并在此后的十天內又兩度降息,將存款利率下調至-0.5%。

  1月20日,G20成員國之一的土耳其宣布降息。1月28日,新加坡央行也意外宣布降低新加坡元匯率政策斜坡。

  對此,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PaulKrugman)此前在中國香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負利率將變得越發普遍,這是實體經濟的強烈呼吁,盡管此前零利率已經大行其道。”

  G20成員國中,美國經濟一枝獨秀,英國經濟強勁復蘇,而正在大力推進QQE(量化和質化寬松)的日本可能不會進一步加入降息梯隊。因此,關于中國將加入“全球寬松潮”的猜測甚囂塵上。

  中國節前會否加入?

  當前,期待2月紅包行情的股市玩家對春節前降息或降準的期待與日俱增。對此,各方專家對“節前”這一概念爭論激烈,但總體都不排除今年上半年加入“寬松潮”的可能。

  “春節前降息或降準的概率較小,一是因為央行仍比較忌憚全面寬松會進一步推動股市,不利于央行防風險的目標;另一方面,現在處于經濟數據真空期,而且有春節因素的干擾,因此難以對經濟形勢有特別準確的判斷。我們認為一季度末二季度初這個時間點降息的可能更大。”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博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不久前,央行公開了兩次新型貨幣政策工具操作記錄。一次是1月30日,央行官網公布2014年12月通過SLO(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投放流動性8550億元;一次是1月21日,央行官方微博稱,續做了到期的2695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并新增500億元。有市場人士將此解讀為:央行在通過及時公開新型貨幣工具的運用告訴市場,央行不會輕易大規模釋放流動性,而是傾向于利用此類工具調節市場流行性。

  不過,降息或降準的可能性并未被排除。紫江集團執行董事陳虎在CFA協會全球市場氣氛調查分享會上對記者稱:“此前央行擔憂降息后會推升資產泡沫,資金進一步涌向資本市場、房產市場,引爆系統性風險。但當前中國外匯占款下降,相應減少人民幣投放,變相緩解了4萬億金融放水造成的泡沫。下行的大宗商品價格或加劇通縮風險,在這一背景下,降息通道會被打開。但就具體時點而言,央行可能也是且行且看。”

  章俊的觀點更為激進,他表示,央行去年四季度資本項目出現逆差,并且最近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屢現“跌停”,傳統意義上通過外匯占款來釋放流動性的渠道已經收窄,加上近期外匯占款連續下降更說明資本流出在加劇,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央行應該果斷降準。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中國央行希望貨幣政策保持穩定,而不追求經濟中有過多流動性。”不過,如果將此理解為“央行無意釋放更多流動性”便失之偏頗,在全球寬松的大背景下,若要保持本國經濟、出口穩定,貨幣政策不能沒有作為。

  問題來了,當前降準和降息哪個更為關鍵?章俊認為,二者的必要性是動態的,在去年四季度,降息必要性更大,因為當時的問題是融資貴,而流動性沒有趨勢性收緊的問題,短期波動可以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創新工具來調節。但1月以來,跨境資本流動加大,并且人民幣匯率有貶值壓力,因此套匯套利的資金有長期流出趨勢,這種情況下,降準的必要性就上升了。

  不過,除了降息降準,更為迫切的問題是中國利率傳導機制是否完善。“降息并不代表市場利率就會下行,因為存在利率傳導機制的問題,如果這一問題不解決,企業和政府融資成本無法隨之下行,寬松也無法有效、持續地推動經濟。”陳虎告訴本報記者。

  “寬松潮”逼退美聯儲加息?

  與這波“寬松潮”逆勢而行的美國或成今年唯一一個加息的國家。然而,各國近期紛紛降息,強美元已導致微軟、寶潔等跨國巨頭開始“叫苦”,加之低油價對通脹的拖累作用,美聯儲的加息之路并不坦蕩。

  東方證券執行董事孫志鵬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美國貨幣政策肯定是獨立的,美聯儲將以就業、通脹和其他經濟數據定奪加息時點,因此需要密切關注美聯儲的前瞻指引。”

  此前公布的去年12月美國就業數據較為搶眼:非農新增就業25.2萬,失業率跌至5.6%,創七年新低。不過,美國通脹率久久未能達到2%的目標。美聯儲最新發表的1月聲明稱,盡管預計通脹近期會下降,但長期而言會逐步達到目標,并表示加息決定時會考慮海外經濟。

  “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提及會在制定貨幣政策時考慮國際影響。如果全球金融動蕩加劇、歐洲寬松導致更多資金流入美國,且如果全球增速和通脹都進一步下降,那么美聯儲加息的必要性就會下降。”謝亞軒向本報記者表示。

  不過他也表示,如果美國通脹和就業目標都已經成熟,且整體經濟狀況需要貨幣政策作出調整,美聯儲加息必然是以國內為主。此前,主流觀點預計美聯儲將在4~6月加息,當前預期偏向于6月或更晚一些。

  在陳虎看來,美聯儲在2015年中期或以后加息的可能性基本確定,而且這勢必會帶動美元持續走高,“就歷史經驗而言,只要美元從底部崛起,一般就會實現40%的漲幅。這一波美元漲勢已接近20%,估計還可能有20%的漲幅。”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