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7

為香港未來發展綢繆

2015-02-07
来源:香港商报
    
    曾俊華
    
    【編者按】昨午,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出席「2014香港商界最關注的十件大事」評選頒獎典禮並致辭,提及重建海外企業和旅客對香港的信心,並特別提到本報1月26日頭版發表的長篇評論,指出要積極應對周邊激烈競爭和全球經濟新常態,為香港未來發展綢繆。以下為致辭全文,題目為編者所加。
    
    黃(揚略)社長、各位嘉賓、各位工商界的朋友:
    
    大家好!
    
    非常高興可以再次出席一年一度的香港商界最關注的10件大事評選頒獎典禮。今年是我連續第七年參加這項活動,和大家一齊回顧剛剛過去的一年。
    
    2014年的確是不平凡的一年,無論是香港本地、國家或者海外,都發生了很多重要的大事,對不少人的生活產生了重大的改變,對世界大局影響舉足輕重。如果我們可以掌握這些變化和隨之而來的新形勢,對於我們個人以至香港整體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回顧2014年的重要事件,大家好自然都會想到長達79日的非法「佔領」行動。作為財政司司長,我當然關心事件對香港各行各業的短期經濟影響,我亦都更加關心事件引起較為深層次的轉變,包括國際投資者和旅客對於香港的印象、香港社會處理不同政見的方法、社會出現越來越多嚴重的撕裂,等等。這些轉變都可能對香港帶來更加深遠的影響,關係到未來的經濟發展、關係到未來的政府管治以至社會穩定,這幾方面是我們必須要密切留意的。
    
    不過,在事件之中,我們亦都能夠體會到社會大眾十分重視香港優良的法治傳統和社會制度,大家都珍惜香港這個家的前途,這一點亦是值得我們大家欣慰的。
    
    為了減輕「佔領」行動對於香港國際形象的影響,我正在研究與商界合作,加大力度再次啟動宣傳香港,重建海外企業和旅客對香港的信心,具體建議將會一併在新一份預算案向大家介紹。我亦正在考慮推出一些措施,支援一些受「佔領」行動影響的行業。
    
    去年舉行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主題是「依法治國」,我們可以預期,國家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會有不少法治方面的軟件建設,進一步與世界接軌,在制度上實現多方面的「互聯互通」。
    
    香港過去在國家改革的過程之中一直擔當一個重要的角色,我相信我們優良的法制、健全的社會制度和完善的市場規管,對於國家下一輪的改革,同樣可以作出實質的貢獻,過程中更加可以做到互利雙贏。
    
    我期望《商報》以及其他媒體和評論界的朋友,都可以就香港在國家下一輪改革浪潮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多給意見,集思廣益。
    
    提到評論,我留意到最近《商報》的一篇頭版報道,別於一般的頭版新聞,它是一篇長達4000多字由「東方亮」撰寫的評論文章,題目是《致財爺的一封信:新財政預算案如何面對的三個格局》。我感到有少少詫異,因為幾十年來,從未有人將寫給我的信,刊登在報紙頭版。我一直以為這手法是被熱烈追求的女士的專利。
    
    東方亮提出三個問題,包括香港經濟動力、聯繫匯率以及社會流動。這三個大範疇過往亦有不少人曾經向我提問過。不過,大家今日不用擔心,我今日不會很長氣地向大家重複我的答案。其實,將它們歸納一下,三條問題的核心都是關於香港經濟如何再上一層樓。
    
    事實上,經過多年來的發展,香港經濟現在已經相當成熟,人均GDP差不多有4萬美元,要好似過往一樣維持接近雙位數的高速增長,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不過,面對周邊激烈的競爭以及金融海嘯之後出現的環球經濟新常態,香港經濟發展的確是「不進則退」,我們有責任為未來發展綢繆。
    
    我認為在短中期內香港的主要產業仍然有不錯的競爭力,在國家經濟持續發展和全球經濟重心東移下也不乏機遇,但我們需要處理人力和土地這兩方面對經濟容量的制約。同時,我們也要加緊推動新興產業,因為這些產業需要很長時間才可以成為較具規模的經濟動力。
    
    我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經驗亦都告訴我,香港過去遇到不同的難關,我們都可以一一闖過。香港多年來的發展,亦都一直朝好的方向邁進,所以即使要面對新的挑戰、新的常態,我相信只要我們認清我們的優勢和我們的限制,掌握好新的環境以及新的機遇,香港是絕對有條件繼續完善、繼續進步。
    
    各位,前日是立春,亦即是已經正式踏入羊年。我想借今日這個好機會向大家拜個年,祝各位在新一年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多謝各位!
[责任编辑:刘深]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