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妖魔化央行降息與降准的四大原因

2015-02-09
来源:觀察者網

  杜建國:被妖魔化的降息與降准

  自2011年起,中國經濟持續下滑已經整整四年了,2013年以後,經濟加速下滑已經是有目共睹、毫無爭議,2015年1月份的各種指標(後面有詳述)更是顯示形勢嚴峻。按常理說,中國完全可以及早采取降息與降准措施來提振經濟,不必拖延到今天這種被動的地步。那么,是什么因素導致必要的雙降政策遲遲未能出台呢?

  原因其實並不難找:近年來,歪曲貶低或妖魔化降息與降准的聲音,成了中國輿論的主流。下面,筆者對這些輿論逐一分析一下。

  帽子之一:雙降就是政府管得太多

  首先,雙降政策在近期甚至已經被扣上了政治不正確的帽子。“雙降就是刺激,刺激就是政府的手取代了市場的手,就是反改革,就是短期有利卻長期不利”,類似的觀點充斥著媒體,幾乎已經成為共識。

  通俗點說,降息指的就是經濟形勢不好,企業困難,政府通過降低存貸款利率,來減少貸款企業的償還負擔;除了降息,還可以降准,即減少各銀行存放在央行裏面抵禦風險的准備金,讓這些資金轉用於貸款。降息降准,意味著企業貸款負擔減輕了,全社會的貸款總量增加了,這樣能夠促進經濟的增長。針對市場榮枯冷熱情況,對利率與准備金率進行調整,或升高或降低,本來就是政府維護市場穩定運行的正常的、通行的手段,不論中國還是美國,不論東方還是西方,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沒有例外。怎么一到目前的中國,這些政策就成了政治錯誤了呢?

  尤其詭異的是,2007年次貸危機以來,為了促進經濟複蘇,美國長期實行了極端的寬松貨幣刺激政策——量化寬松(即在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進一步增加基礎貨幣供給,來減輕銀行壓力,鼓勵開支與貸款),該政策不間斷地持續至2014年10月美國經濟初步好轉後才停止,對此,中國的反降息論者們卻從來沒有予以批評或反對,反倒經常見到他們對美聯儲不絕於耳的誇贊。怎么美國量化寬松就是天然合理,就是市場精神的體現,而中國稍微降點息降點准就成了大逆不道,就成了反改革與對市場經濟的破壞了呢?反對降息論者,一面唯美國馬首是瞻,一面又對中國政府采取的跟美國政府性質一樣的經濟措施大張撻伐,真是難以理喻。

  在經濟嚴重下滑的情況下卻遲遲不推出降息降准措施,這甚至在央行官員當中都引發了矛盾的表述。2014年7月15日,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媒體吹風會上表態說: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和金融統計數據都反映了市場流動性比較充沛,反映了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加大,下半年的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是“沒有改變的”。巧得很,就在同一天,中國證券報發表了央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徐諾金的文章《降稅降息降准 釋放經濟增長潛力》。該文明確指出:“中國經濟增速下滑並非是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的必然結果,而是源於我們對經濟速度的輕視和投資的偏見”,“中國經濟已陷入准通脹,增長放緩是當前最大風險,為此應該全面降息降准”。司長與副司長,同一天發表不同的看法,這也算比較罕見的吧。

  媒體與學者常說“當前經濟下滑時刻,降息降准,加大刺激,短期看增速能上去,長期看有百害而無一利”,這種說辭怎么能算是經濟學?只能算是詭辯。感冒了不趕緊治,非得任其發展惡化為為肺炎,難道這能叫長期看有好處嗎?短期內有好處的,比短期內沒好處或有害的,更可能帶來長期利益。沒有短期,何來長期?長期就是由一個接一個的短期組成的。現在死了,何談將來?

  凱恩斯在批評那種拿虛無飄渺的長遠來搪塞解決當前實際問題的傳統經濟理論時,早已指出:“長遠是對當前事務錯誤的指導。從長遠看,我們都已經死了。”降息降准,的確只能在一段時期內見效,似乎不夠完美,可是,這世界上一勞永逸十全十美的經濟政策,本來就不存在,哪有一頓飯管一輩子的好事?當年有人向蘇聯推銷休克療法說這是靈丹妙藥,休克一下後就青春永駐了,結果休克之後卻是一蹶不振。現在則有人熱心向中國推銷什么不要降准降息,讓正饑渴難挨的中國經濟繼續忍下去,“陣痛”一下,以後就萬事大吉了,這套藥方跟當年的休克療咋看咋神似。啥也不用幹,長遠來看一切都會自動好起來的?你信嗎?反正我不信。

  帽子之二:加劇通貨膨脹

  給降息降准扣上的另一個大帽子是加劇通貨膨脹。該論認為,中國目前流動性充足甚至過剩,存在通貨膨脹或貨幣超發,因此決不能降息降准了。

  這種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近年來,輿論刻意誇大了中國的通脹現象(同時被誇大的還有地方債務,如後面所述)。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中國政府采取四萬億的對策,迅速讓中國經濟止跌回升,成為全球公認的一枝獨秀。凡事各有利弊,四萬億同時帶來些副作用也難以避免(至於其純屬人為失誤的另論),為了維持增長帶來些微通脹在全球也屬於正常現象。

  可是,媒體卻誇大了四萬億的弊端,將四萬億妖魔化。自2010年起,媒體便不斷鼓吹四萬億導致通脹嚴重。受輿論影響,2010年以後,中國政府開始采取了限制貸款、壓制房地產(如限購政策出台)等政策,自此以後,中國幾乎一直維持緊縮的(即高息高准備金)貨幣政策(2012年曾短期有所松動)。

  自2011年起,中國經濟速度就明顯下滑,原本就並不嚴重的通脹也不斷減弱,但媒體鼓噪通脹的聲音卻一直沒有減弱。比如,2011年春天,某大報專版配圖渲染通脹,乍一看那些圖片,你會以為中國回到了國民黨逃離大陸前夕的金圓券時代;再如,2011年後,無根據的“貨幣超發”說竟然大肆流行。在媒體的力推下,現實生生被輿論所掩蓋、取代。在輿論的影響下,中國政府高估了通脹的危險。像2013年,消費價格指數CPI只有2.6%,距離當年政府的控制目標3.5%尚有不少距離;進入2014年後CPI繼續走低,1月份是2.5%,2月份僅為2%。但即使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通脹根本談不上的情況下,3月份確定2014年政府經濟工作任務時,某些人仍舊主張將控制通脹3.5%列入目標。現實通脹本來就大大低於3.5%,這還需要控制嗎?

  結果,進入2014年以後,中國不但繼續見不著通脹的影子,通縮倒是成為現實了。2014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增長2%,較2013年回落0.6個百分點,不僅遠遠低於年度3.5%的通脹上限,也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物價漲幅新低。與CPI相比,另一個更能表現物價走勢的標准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比2013年下跌1.9%。2015年1月,官方與彙豐的制造業PMI指數均跌破50%榮枯分界線,且官方PMI降至49.8%,是時隔28個月該指數首次降至50%以下。更為直觀的鐵路貨運量與發電量等指標的情況,比前述指數更令人感到悲觀。事實證明,打著防控通脹的幌子反對降息降准,是沒有道理的。在通縮的時代卻在防備通脹,就好比一個人肚子餓了你不給他飯吃卻讓他吃瀉藥一樣。

  近年來北上廣等大城市房價漲幅較快,民眾對此有不少怨言,反對降息者也利用了這一點。他們宣稱,銀行若降息降准,那么資金將流向地產業,得到好處的主要就是地產商,就會促進房價飆升(還可以把地產商替換為國企,如後面所述)。比如,2014年6月《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就曾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央行、財政部、發改委等部門已在辯論,是否應當采取包括降息在內的更多措施來提振經濟。知情人士稱,目前為止,央行抵擋住了有關降息的呼籲,理由是一大批新增信貸將加劇已不斷膨脹的債務,並將資金轉移到房地產行業。”

  這看似有理,其實不然。首先,且不論事實如何,暫假定地產投機嚴重是事實,可即便如此,也總不能為了抑制部分領域的投機,就讓整個經濟體得不到貸款啊。以犧牲整個經濟為代價來壓制房地產,這就相當於因噎廢食,或者相當於為了治關節炎就把整條腿砍掉了一樣。其次,相較而言,大型房地產企業的資金情況,要好於普通實體經濟,阻止降息,對地產業影響不大,對實體經濟卻打擊明顯,或者說對實體經濟的打擊要大於對地產業。

  帽子之三:“大水漫灌”

  反對給全面降息者還有一個理由:全面降息就意味著“大水漫灌”,漫灌是不對的,要升級為“滴灌”,實行“定向寬松”、“精准調控”。

  “滴灌”、“定向寬松”這些名堂聽起來很上檔次,遺憾的是華而不實、效果不佳。目前的情況是經濟下滑嚴重,在經濟體全面陷入困境、各行業各企業焦渴難忍的情況下,實行全面降息降准,其實不是在“大水漫灌”,而是“普降甘霖”,是真正發揮作用的宏觀調控措施,而針對個別行業或領域的“滴灌”、“定向調控”等,最多算是毛毛雨,對解決經濟旱情無異於杯水車薪,於事無補。2014年央行多次推出了定向降准或定向降息,作用不大,等情況惡化後,不得不全面降息降准,這足以證明滴灌論在當前的無效。

  中國的主流輿論或“市場派”操控的輿論很詭異:一方面,他們鼓吹高增長不好,降低速度才能提高質量,一方面,等他們意見被接受、速度降下來後,他們又驚呼中國經濟要崩潰了;一方面,他們強烈呼籲減輕企業的負擔,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一方面,他們卻又在經濟下滑嚴重的情況下反對降息降准,並將之妖魔化——可是不降息降准,又如何減輕企業融資負擔呢?

  有些自稱“私企的朋友、國企的敵人”的經濟學家,曾明確提出:“我不贊成降息降准,這只會繼續幫扶國企、地方政府,延緩結構性改革”。不降息降准,固然會打擊國企,可是您想到沒有,這同樣會打擊私企啊!況且,國企都是大型企業,抗風險能力要強於多數為小企業的私企,不許降息降准的結果,將會是摧毀多數私企。從上述言論看來,這些人是國企的敵人不假,但要說是私企的朋友,那也不像,倒更像是私企的敵人。為了打擊國企,不惜犧牲私企;既是國企的敵人。

  地方債和投資也被扣上了帽子了

  不只是降息降准,當前中國被妖魔化的經濟政策,還有地方債務、投資等。

  地方債務,本來也無可厚非。要發展,就需要錢;缺錢,就得借。借錢發展經濟,對個人、對企業、對地區、對國家,都是正常現象。地方政府為了發展經濟而舉債,第一本屬合理之舉,第二成績較為顯著,第三借債主要投資於基礎建設回報穩定,第四包括地方債務在內的中國政府債務僅占GDP不足40%,總量不大。可是媒體卻無視上述事實,持續不斷地制造中國即將爆發地方債務危機的輿論,逼迫中央禁止或壓制地方政府繼續舉債。大多數地方債務平台,屬於正常的沒有危險的,人家本來運行得好好的,若被強行打斷資金鏈,反倒會引發債務危機了。這成了以避免危機為借口來制造危機!鄭永年先生近日闡述了他的“危機倒逼改革”論:“遏制地方政府債務。財政危機正成為促進地方政府改革的動力。把地方國企賣給央企或者民企,改善政府收支,過去沒有財政壓力就不會想改革。”——原來遏制地方債務不是出於合理的經濟需求,而是出於制造地方財政危機以倒逼“改革”的需求。

  關於投資,從個人來說,不投資就不賺錢,從經濟體來說,不投資(不論基建投資還是工商業投資等)經濟就不發展,所有企業就沒好日子過,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市場經濟就是投資經濟。

  可是,中國的“市場派”,卻詆毀投資,將投資與消費對立起來,將投資與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對立起來,稱投資拉動第一不正確,第二弊大於利,要搞“消費拉動”(任何嚴肅的經濟學著作裏面都不存在消費拉動這一說)。

  結果呢,目前投資下降了,經濟下滑了,消費也沒有增長。到2014年四季度後,政府沒辦法,還是重新撿起靠投資“鐵公基”及其它基礎設施來拉動經濟的老法寶。2014年四季度以來,發改委批准大投資項目的數量與速度簡直令人眼花繚亂,其具體數額統計不一,但都是大得驚人,以至於發改委官員近日不得不出來申明:“目前的七萬億計劃不同於當年的四萬億”。至於怎么個不同法,該官員沒有細講。

  一會兒讓吃冰棍,一會兒又讓吃火鍋,一會兒讓辟穀,一會兒又讓大補,真是折騰啊!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