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市場對通縮擔憂趨嚴重 3月份降息臨近

2015-02-2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通縮風險加劇 適時調整利率成央行備用手段

  李德尚玉

  隨著中國CPI的持續回落,以及PPI已經連續35個月負增長。在此背景下,不少機構警告:中國陷入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通縮局面。

  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目前納入規劃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57項已開工建設,27項擬於今年內開工,其餘的要抓緊前期工作,條件成熟的應盡早開工。這些有益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工程,被市場解讀為對當前穩增長、防通縮有重要意義。財政政策在發力,那么貨幣政策又將如何?

  尚未陷入全面通縮

  中國是否陷入通縮,各界還沒有形成共識,但市場對中國出現通縮局面的擔心日趨嚴重。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微博]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一般理解,通縮是CPI與PPI為負,而目前CPI雖然較低但仍未達到負數,所以目前經濟情況不能稱之為全面通縮。

  連平認為,PPI跌幅擴大,內需疲弱和輸入型通縮加重是主要原因。一方面國內工業領域產能過剩壓力仍然較大,內需疲弱導致對主要生產資料需求減弱;另一方面國際大宗商品供大於求狀態短期內難以轉變,輸入型通縮壓力持續積累。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研究部高級經濟學家章俊認為,CPI還維持在正區間,還不能說通縮,只能說通縮壓力加大,英文是disinflation;而PPI已經30個月以上負增長,因此上遊行業已經是通縮。

  “還有一個指標是GDP平減指數更能全面反映整個經濟的通脹情況,從這個指標在今年一季度很有可能會進入負數區間,這也將意味著全面通縮。”章駿向本報記者預測,“我覺得CPI在未來兩個月將依然維持低位,低於1。整體需要在4、5月份觸底回升,但反彈幅度不會太大。今年CPI不會變負,但會有連續幾個月的低於1的數字。”

  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貨幣學派的觀點來看,通貨緊縮是一種貨幣現象,由於市場上實際流通的貨幣減少,導致物價下跌。目前我國CPI漲幅逐步回落,但並沒有出現普遍性的物價下降,因此我國已經出現通貨緊縮的觀點並不能成立。”

  但楊馳認為,目前宏觀經濟環境已經具備了發生通貨緊縮的客觀條件:一是大量資金淤積在低效企業和部門,導致貨幣流通速度下降,而外彙占款減少又帶來了貨幣投放渠道受阻的問題。二是全社會需求低迷,大多數行業產能過剩。三是以原油、鐵礦石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輸入型通縮的苗頭在顯現。

  3月或降息

  通縮的風險加劇令市場對貨幣政策寄予期望。雖然多名機構人士向本報記者預測未來央行[微博]貨幣政策將以中性為主,但市場對盡快降息的呼聲也越來越多。並有消息人士向本報記者稱,3月份降息臨近。

  華創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鍾正生向本報記者預測,根據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貨幣政策依然保持中性,但這並不意味著不會降息,事實上,包括新型貨幣政策工具在內,以及降息降准等一系列流動性管理都納入到了央行貨幣政策調控選項中。隨著市場對美聯儲下半年加息的預期加劇,那么相應的,我國降息降准的預期應為今年上半年。

  而連平則認為,目前的經濟形勢下,貨幣政策的確需要有所作為,目前企業貸款依然成本過高,降息不失為一種手段,但也並不是萬能的。目前存款准備金率相對較高,資金定價也就高,這是“水漲船高”的道理。他建議,應當取消銀行存貸比束縛,如此,可以使得整個資金成本降低。並且,采用合意貸款規模對銀行貸款進行引導,將對於目前經濟狀況大有裨益。

  “目前的當務之急還需要理順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為貨幣政策傳導中最重要的市場主體——商業銀行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提高商業銀行的放貸能力和放貸意願。”楊馳強調,近兩年來,商業銀行資本管理、流動性管理、杠杆率管理、存款偏離度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長遠看來有利於商業銀行的穩健發展,但短期內提高了商業銀行的經營成本,削弱了放貸能力。內外部的環境變化均不利於金融系統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應適當考慮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減壓,更多出台降低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調動放貸積極性的政策措施。

  “目前的情況是,雖然央行已經降息降准各一次,但我們依然認為央行貨幣政策立場仍處在‘中性’區間,因為實際利率在通脹下行的背景下持續不降反升,而降准也只是對沖外彙占款的下降。”章俊向本報記者稱,因此,今年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從周期和結構兩個層面來看都是巨大的,為經濟增長托底和改革護航的任務落到貨幣政策身上。

  適時調整貨幣政策,央行也正在行動。近日央行定向降准頻頻惠及城商行。據記者了解,自央行2月初宣布定向降准以來,目前獲批定向降准的上市城商行共有6家(含在中國香港上市的銀行),執行較低存款准備金率。除了已經公告的北京銀行和盛京銀行之外,還有南京銀行、重慶銀行和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獲批定向降准。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