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

電商下鄉2.0:為4600億的市場放手一搏

2015-04-13
来源:北京晨报

  周一策劃

  為4600億的市場放手一搏!

  到鄉村去,不僅帶上鄉愁,還有快遞和余額寶。2015年,在“互聯網+”的熱潮下,“重塑鄉村”不再只是文藝青年們的懷舊情懷。電商豪門把店開到了村里,一個個走鄉串鎮的服務站,成了一門關乎未來的大“生意”。站在“三農”風口上的創業者們獲得資本的青睞,動力十足,他們把資源和新觀念一起帶到農村。從找客戶到改變生活,互聯網下鄉的2.0版本將掀起一場怎樣的“新農村運動”?

  相關報道見B02、B03版

  從“刷墻”到“開店”

  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收入和利潤增長放緩的“IT圈”掀起了第一輪互聯網“下鄉”的浪潮。

  那一年,聯想電腦下鄉營銷還全靠“大喇叭”;網易CEO丁磊投資數千萬元建立養豬場,并為此創辦“養豬網”;百度幫助臍橙積壓嚴重的湖北秭歸縣開辟銷路,成為了經典案例;還沒成為雷布斯的雷軍則預言,新增的網民一定來源于六級、七級城市,甚至是鄉村。業務單一的互聯網公司在逆境中渴望尋找新增長點,推動了互聯網信息技術在農村的普及,讓更多的農民知道,連接外面的世界,除了公路還有互聯網。

  這場浪潮持續至今,在去年底又掀起了一波新高潮。

  各大電商從集體“刷墻”,到集體“開店”,真實演繹了什么叫中國式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

  京東在2014年3月份,在全國145座城市刷滿了超過8000幅墻體廣告后,又將渠道下沉作為2015年的一個重點發展領域,除了今年開1000家“京東幫”服務店的目標,還把流動宣傳車、鄉村代購點、App推廣下鄉。

  “生活要想好,趕緊上淘寶”的廣告只是序曲。農村電商自2009年以來呈現暴發趨勢到2013年,僅在淘寶和天貓平臺上,從縣域發出的包裹就達到14億件,淘寶網和天貓上注冊地在農村的網店超過200萬家。現在,支付寶的產品經理也踏上了“上山下鄉”之路,去爭奪“80后”、“90后”的主力用戶去了,他們貢獻了新增農村余額寶用戶的75%的份額。

  逃離北上廣不再只是沖動

  鄉村也不只是“土豪”們的戰場。一年前還名不見經傳的“村村樂”,業務范圍已經覆蓋全國農村的80%。從最具有互聯網思維的農村“刷墻”公司,到中國農村第一大社交網站,這個神奇的組織采取自下而上的滲透模式,將龐大的鄉村“化整為零”,從各地大學生村官和致富帶頭人當中選出20多萬站長,深入調查當地居民需求,再負責將農產品以網站為渠道推廣出去。從農村電子商務到農村互聯網金融都有涉獵的“村村樂”,目前已經被風投估值10個億。

  餐飲、旅游、招聘等O2O模式在一線城市競爭已趨白熱,在鄉村卻是廣闊空間、大有可為。中國鄉村的互聯網化進程已經從PC時代進入了移動互聯時代,在農村智能手機的互聯網使用場景也越來越豐富。

  逃離北上廣不再只是“沖動”。大量回鄉農民工、返鄉大學生和部分大學生村官,開始運用互聯網這一便捷的平臺,銷售農村土特產品。把盲目的生產逐漸轉向依靠市場來定位,觸發農業發展方式的進一步轉變。

  帶來城鎮化布局的改變

  互聯網下鄉是復雜又艱巨的工程。相較城市,農村電商的發展更有賴于物流環節的完善,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農村市場分散、用戶網購習慣未形成、網購環境不成熟等特征也是普遍挑戰。

  但是,相比自上而下的行政之手,利益驅動的“新鄉村運動”從來不乏民間智慧。以電商下鄉為代表的市場力量將越來越凸顯其作用,以最快、最接地氣的方式融入鄉村,帶來消費、觀念、就業乃至生產方式、城鎮化布局的改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部巡視員謝揚曾表示,不管是哪種模式,不管這個地方發達還是落后,只要有網絡的溝通,它的生產和銷售就能打破各種交通的阻隔。“以前的觀念是農村變成小城鎮,小城鎮變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變成大城市,以后這樣的城鎮化模式思維也都要轉變。房子蓋在哪里,開發商布局在哪里,可能都要隨著電商模式的改變而變化。”

  數據資料顯示,近年來農村的網民數量在不斷地攀升,在2013年已經達到了1.77億,占比網絡人數高達到28.6%。而2016年這一數據將突破4600億元。誰又能不為這樣的市場放手一搏?

  北京晨報記者 劉映花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