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7

FT:中國A股牛市并非歷史重演

2015-04-17
来源:FT中文網

  中國股市的瘋狂態勢已經引發業內熱議。周四,上證綜指大漲2.71%,再創7年多新高,距離4200點僅一步之遙。對于本輪牛市的演繹,我并不感到意外。

  一方面,作為經濟晴雨表,股市通常會提前6至18個月反映宏觀經濟的走勢,目前,不僅美國經濟的復蘇跡象明顯,歐洲經濟也出現了復蘇的端倪,美元升值趨勢似乎暫告段落。隨著中國政府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出臺,尤其是降準和降息的空間比較大,以及力推金融改革,年內經濟階段性回暖、改革紅利進一步釋放,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股市只是對經濟前景作出了提前反應。

  另一方面,大家應該意識到本輪牛市的長期性,這其中有兩層含義。一是,過往中國經濟發展主要依賴銀行信貸融資,信貸余額主要分布在大中型國有企業中,這類企業大都屬于強周期行業,隨著中國經濟的減速,這些行業普遍產能過剩,它們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日漸削弱。更大的問題在于,中國企業債務占GDP比重,已經是全球最高了,若繼續靠銀行信貸維持生計,則債務壓力會越來越大,僵死企業會越來越多。但中國經濟又不能只改革而放任經濟下滑。在“穩增長”的壓力下,就需要大力發展股權融資,滿足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需求,這些企業的成長性恰恰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因此,股市繁榮是一種倒逼式選擇。

  通過股市融資,既可以解決融資難問題,又可以降低企業總體的債務率,這是中國政府樂見其成的。可以說,中國已經步入了一個股權時代,股市的繁榮是經濟穩定的必要條件。

  二是,從中國股市最近兩輪牛市行情看(1999-2000年和2006-2007年),它們之所以行情演繹時間較短,主要是因為大都以周期性行業推動為主,這些行業與全球經濟關聯度非常高,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以及2007年下半年次貸危機的爆發,成為直接導致兩輪牛市終結的關鍵因素。而現階段看,目前美國經濟處于復蘇態勢,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大,同時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性逐漸降低,再加上本輪行情中,表現最搶眼的股票大都是來自于成長型行業,如互聯網、文化娛樂、醫療養老、節能環保及其他新興產業,它們未來前景看好、受政策支持,這些都意味著中國股市的繁榮時間會更長一些。

  此外,中國股市見頂一般都發生在PPI沖高、經濟過熱的階段。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且面臨通縮壓力仍然較大,政府對資本市場的鼓勵和忍態度也會加大。

  本周2015年第一季度經濟數據公布,其中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0%,比去年第四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鑒于投資對經濟增長拉動有限,整體消費處于偏弱的狀態,而且一季度還受到包括春節放假等各種因素影響,增速在7%完全在情理之中。另外,3月份中國出口出現大幅下滑,同比下跌近15%,中國月度貿易順差降至13個月內的最低點;鐵路貨運量、社會融資規模、發電量、房地產銷售數據表現不佳,這些都說明中國經濟處于下行通道中。

  至于未來經濟前景,中國經濟下行趨勢并未改變。對于“穩增長”的目標,在現有出臺的刺激措施下,如果不能達到預期,應加大政策力度,降低資金成本,包括降息降準,同時在增加補貼、減稅等方面加碼。預計未來中國經濟增速或降至6%左右的階段性底部,期間投資增速雖將明顯回落,但服務業占比卻會進一步提升,先進制造業、IT等行業發展速度也會加快。

  從全球經濟大環境看,除美國外,其他主要經濟體均處于通縮,這些國家政府會繼續采取量化寬松手段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而美國,很可能年內加息,這對中國是不利的。中國如何應對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不僅要保持貨幣政策相對寬松,積極的財政政策,同時也要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從內部看,目前中國處于通縮的臨界點,但政府可運用的工具并不少,因此,中國經濟穩定是大概率事件。

  從投資者角度而言,自去年11月本輪行情開始,股市漲幅較大,僅2015年內的漲幅接近30%,低估值股票基本已難覓其蹤,在此背景下,個股出現分化在所難免,投資者既要充分認識到目前股市泡沫的風險,又要明白歷史不會簡單的重復,這一輪牛市中表現出眾的應該是在成長板塊,在新興行業,而不是具有估值優勢的傳統的周期性行業。

  (來源:FT中文網 海通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 李迅雷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