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泛民敢接受民意公平檢驗嗎?

2015-04-24
来源:香港商報

  李明生

  以下,乃是站在泛民立場、出於泛民思維,來分析假如政改通過的後續發展。

  泛民幾乎肯定積極參選

  首先,立法會通過政改方案,泛民幾乎肯定會參選,不管過程是僅僅獲取個別泛民議員的5票,抑或得到某些泛民大黨10幾票的極多數支持。後者來說,泛民參選乃是當然之然,否則泛民大黨緣何支持通過?不過,即使沒有獲得泛民大黨投票支持,普選落實後,一眾泛民很大程度還是會參選的。畢竟,相信任何立志從政者,基本上都希望參政,從而實踐自己政治理想及抱負,除非由始至終一心充當反對派;而事實上,除了一般泛民,激進泛民很大可能亦會爭取入閘,其背後目的未必希望當選執政,而是旨在「搞局」並藉選舉平台來作政治宣傳。所以,無論如何,政改通過之後,泛民很大可能會積極參選,不虞消極地杯葛之。更何況,對上兩屆特首選舉,儘管未有一人一票普選,泛民還是派員參選呢。

  能否出閘 最終都利泛民

  確立了泛民必然參選之後,到了「入閘」階段,按照方案安排,泛民應可派出1至2人入閘(姑勿論泛民之間如何協調和推選最終人選)。與此同時,以泛民角度評估,建制一方理論上則會派出至少2至3人入閘--為何至少2至3人?因為規定了「出閘」限於2至3人,故此為達到最多3人出閘的上限,縮減泛民出閘的空間;否則,如果建制只派1人,則在下限2人出閘的規限下,另一出閘者豈非泛民莫屬?如果建制僅派2人,其實亦有風險。

  很簡單,倘若入閘的1至2名泛民參選人,在符合愛國愛港的前提下,並於各項民調之中遠遠拋離建制入閘者,則提名委員會就會陷入一個狀態:如果提名泛民出閘,泛民當然「得償所願」,並在下一階段的普選之中,與其他候選人一起直面全港選民互相較量;倘不,泛民人選符合條件卻不能出閘,則會嚴重凸顯提委們的選擇問題--從來,泛民的操作正是透過凸顯相關矛盾來爭取支持,這也是其本身的主要生存空間,而出現如斯狀況,就正提供了一個非常深層的矛盾,對泛民尤其是激進派而言,豈非愈是有利、愈有市場?所以,無論提名過程泛民能否出閘,兩個情況都是有利泛民。

  建制人選 或難壟斷出閘

  當然,以上必須建基於泛民入閘者在民意支持度上遠遠拋離建制入閘者。如前所述,理論上及實際上言,提名程序很大可能是1至2個泛民與2至3個建制的競爭局面。箇中重點,站於泛民立場,某一泛民最好能夠作為遠遠拋離的民意領先者,但其實退一步地,只須至少遠遠拋離建制最後1人已經足夠,因為提委們如果選此建制而捨棄該名泛民,已經足夠構成上面所談的矛盾狀態。即是說,反過來,泛民入閘者只要不是被建制2至3名入閘者遠遠拋離的話,不論其在民意上排名第一、第二、以至第三,其實都對提委會構成足夠壓力。如果泛民評定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則爭取普選又於其何益?

  再深入說,建制所挑選的2至3人,必須全數在民意支持度上壓倒泛民,這其實存在一定難度。而且,其中1名人選,很有可能包括競逐連任的特首梁振英--在泛民眼中,豈不一直揚言他遭民意唾棄?難道沒有信心在民意戰上一拼高下?再者,如果梁振英真箇獲得「祝福」,建制其他人選特別是有足夠實力的,又會否基於個人的政治考量,不與梁振英正面交鋒?就如美國民主黨希拉莉在奧巴馬競爭連任時,也選擇韜光養晦一直等了10年;台灣的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亦在民進黨強勢之下遲遲不宣布以至可能不參選。由是觀之,建制要找實力足夠的2至3人出選,從而壟斷最終出閘的2至3人,其實難度不低。如果建制最終出選的2至3人實力不足,泛民還是在民意戰敗下陣來,則基本是與人無由、政治實力嚴重不足了。

  也放眼以後所有普選吧

  而最重要的是,泛民應着眼的不單2017年這一屆,也應包括往後多年的所有選舉。因為一旦「袋住先」,普選制度是「袋穩了」,不虞回到選委會制度,更莫說將來可視情況進一步優化普選模式。那麼,在一人一票的普選之下,誰又保證任何一方可永遠勝選?在野的,總有一天有勝算機會,基本上這是完全開放且不能抹殺的。類似情況,實在俯拾皆是:在台灣,1949年以來執政的國民黨便曾輪替至民進黨;在日本,1955年以來執政的自民黨也曾輪替至民主黨;在新加坡,強如李光耀的人民行動黨亦會漸漸失勢。至於本港,普選制度一旦確立下來,即使泛民下屆不勝,誰又保證往後一直不勝?只要不太短視,或者不僅考慮自身利益,香港開放普選之後,包括泛民在內的不同人士,有朝一日總有勝出特首普選的機會,以至是激進派系甚而是「獨派」都不足為奇?

  其實,中央願意放權,無疑存在相當風險,這實體現了中央對落實香港民主普選的支持與誠意。對於泛民而言,通過普選不但有利民主,同時亦有利自身,絕對應該一試且甚可以一戰,實在沒有堅持反對的理由。泛民機會在前而不去把握,只能慨嘆一句愚不可及以及累己害人啊!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