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香港遭遇民主考驗

2015-05-04
来源:香港商報

   作者:城市智庫召集人、觀塘區議員洪錦鉉

  立法會即將就政改方案進行表決,香港的政制發展已進入關鍵時刻。到底市民能否在2017年投票選出行政長官,很快就有分曉。現在反對派的關鍵投票似乎沒有「轉機」,但也很難作準。各方人士已經一再呼吁反對派支持政改,筆者在此亦不厭其煩,略陳利害。

  反對派常常說,必須達到「國際標準」、「真普選」,否則就寧可原地踏步。對此,筆者想提出兩點意見:

  首先,普選沒有所謂「國際標準」,只能按照每一個地方的情況和族群特色,因時制宜。香港不是獨立國家,必須考慮國家的主權、憲制、安全,這是沒可能退讓的,占街事件的結果已經證明。如果反對派繼續圍繞這一點做文章,是沒有結果的,對市民也沒有好處,只會令選民失望。

  第二點,其實建制派也一直追求民主。建制派認為民主有「底線」,卻無上限,沒有「最民主」的方案。所有改進,都以落實普選為前提,如果沒有普選,仍是1200名選委選出行政長官,所有制度不變,盡管未必「不民主」,但無疑未如理想。

  香港接受英國殖民管治的百多年,市民從未有權投票選出港督,英國人始終占據港督大位。現在卻不同了,我們可以預料,當落實了行政長官普選,市民不僅可以一人一票選出心目中的行政長官,也可以不選舉某些人。如果以后特首不稱職,市民就能夠拒絕投票給他/她,改投其他候選人。這樣,特首就有選舉壓力,每事必須直接向市民負責。比起現在的1200名選委代議,監督問責效果更佳。

  所以說,普選是香港的大事。多項調查也表明,市民希望政改方案通過。因而某些反對派議員正處於關鍵的位置上,他們的一票,將決定香港一代人可否踏入民主進步的道路。反對派一直把「民主」掛在口邊,今天正是他們證明自己是否民主的契機。如果少數反對派議員為了政治表態、自己的個人觀感、執著、面子,而對香港的歷史性進步與民意取向置若罔聞,那麼市民損失的不止是2017普選,還是整屆立法會,因為這些議員的行為,就是對他們自身席位的最佳否定。正如前述,民主權利除了投票給誰,也在於不投票給誰,到時候,議員自然須向市民問責,票債票償。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