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11歲的Facebook迎來商業上的成熟

2015-05-08
来源:钛媒体

  鈦媒體注:在國內社交網絡已經徹底從“人人網式”向微信遷移的時候,大洋彼岸的Facebook至今還保持著相對高速的增長幅度。這距離Facebook這家公司的誕生已經過去了11年。事實上,正如人人網一樣Facebook也並沒有避免“過時”的危機,從大學校園起家的 Facebook已經逐漸在年輕人眼中勢變的“過時”,但Facebook活躍度帶來的商業變現優勢,將來必然吸引到越來越多的社會中堅階層。一切都可以從財報中發現跡象,鈦媒體嘗試從財報角度分析社交網絡鼻祖Facebook如何走向成熟:

  顯然,Facebook 在從社交巨頭成為互聯網巨鱷的大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剛剛公布的 Facebook 公司截至3月31日的201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

  • 公司收入達到35.4億美元,同比增幅達42%,扣除外彙變化的因素後,增幅則高達49%。

  • 來自廣告方面的營收為33.2億美元,同比增長46%,不計彙率因素的話,則增幅為55%。

  • 移動廣告收入在整個廣告收入中的比重高達73%,這一比重在去年第一季度為59%。

  • 截止3月底,Facebook 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及有價證券總計超過124億美元。

  當然,並非數據都趨向正面。公司支出從去年第一季度的14.27億美元劇增至本期的26.1億美元,利潤從6.39億下滑至5.12億美元。不過,支出增長並不總是意味著壞事。Facebook 在第一季度的研發成本同比增幅高達133%達到10.6億美元,市場營銷和銷售支出同比增加了91%。

  縱向比較的話,Facebook 近3年的收入分別為50.8億美元、78.7億美元、124.6億美元,廣告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為84%、88%、92.1%,研發支出在3年裏則為13.9億美元、14.15億美元、26.6億美元,增幅從1%劇增至88%。再與 Google 做一番橫向的比較,Google在2014年的收入為660億美元,廣告收入為590.5億美元。支出為495億美元,其中研發支出同比增長37.7%達到98.32億美元。

  縱向比較的話,Facebook 近3年的收入分別為50.8億美元、78.7億美元、124.6億美元,廣告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為84%、88%、92.1%,研發支出在3年裏則為13.9億美元、14.15億美元、26.6億美元,增幅從1%劇增至88%。再與 Google 做一番橫向的比較,Google在2014年的收入為660億美元,廣告收入為590.5億美元。支出為495億美元,其中研發支出同比增長37.7%達到98.32億美元。

  相對已經進入平穩發展時期的巨無霸 Google,Facebook 至今還保持著相對高速的增長幅度,其在研發方面支出的巨大增幅也顯現出它的野心並非局限在社交平台的廣告業務上,而有著更長遠的規劃並通過技術演進的方式為自己的未來發展准備足夠的儲備——令人好奇而期待的是,在 Google、Amazon 等傳統互聯網巨頭紛紛涉足硬件市場時,Facebook 這家市值2360億美元的公司是否也會進軍硬件行業來最大化自己的用戶紅利?

  盡管在互聯網廣告市場上的份額還遠遠落後於 Google,如果不能和 Google 無處不在的強大搜索相比的話,那為什么不開辟新的路徑去占領市場?在見證 Friendstar、MySpace 等早期社交平台逐漸湮滅之後,Facebook 深知必須緊緊把握住互聯網的大勢,事實上,這家公司現在正是這樣做的——它們把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到了移動互聯網上。

  全球用戶最多的通信應用及社交平台上中,前三位是 Facebook、Facebook 去年以190億美元收購的 WhatsApp 以及 Facebook 推出的 Facebook Messenger, 這家公司在3月的每日活躍用戶高達9.36億,移動端的活躍用戶接近8億。

  成立已經超過11年的 Facebook 對青少年群體的吸引力顯然比不上Snapchat、Twitter 等社交應用,但是,Facebook 一方面逐漸成長為一家面向社會大眾群體的社交平台,另一方面,它也早早預感到類似的問題,並且通過收購 Instagram 等廣受年輕人歡迎的社交工具來為自己築起穩固的外圍生態鏈——WhatsApp、Instagram 等對 Facebook 的重要性就如同第一島鏈對中國大陸的戰略價值一般重要。

  也就是說,從大學校園起家的 Facebook 以後在年輕人眼中勢必變得越來越過時,但同時,它又必然吸引到越來越多的社會中堅階層。

  請試著想象一下,一個每月活躍用戶高達14.4億、移動端活躍用戶超過12億的網絡帝國在未來的互聯網廣告市場將擁有怎樣的話語權。與 Google+在實際上的發展失敗以及 Twitter 近期試圖通過一系列“微博化”舉措來加緊商業化等狀況相比,Facebook 的社交平台優勢在未來只會越來越突出,而這種優勢到最後也必然會轉化為商業上的豐厚回報。

  或許有些讓人意外的是,MySpace 其實僅僅比 Facebook 早成立一年,它在美國的國內流量上一度超過了 Google,卻最終落後於 Facebook 並倒在了成長為一家成熟大公司的路上——這個過程,它只用了5年的時間而已。

  現在,Facebook 已經茁壯成長了兩個五年以上,在下一個五年到來時,在早慧而頗具主見的紮克伯格的領導下,這家公司的情況又會如何呢?這無疑是值得大家期望的。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