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2

寬帶提速進展緩慢 誰在拖後腿?

2015-05-11
来源:搜狐科技

  在國內寬帶速度太慢被媒體和用戶強烈吐槽後,工信部對於寬帶提速一事給出了正面的回應。來自工信部網站的消息稱,工信部5月9日發布了《關於實施“寬帶中國”2015專項行動的意見》。《意見》要求,加快光纖到戶建設,推進打造“全光網城市”。完善4G網絡覆蓋,推進4G加快發展,優化寬帶網絡性能,提高寬帶網絡速率。

  其實,早在五年前,工信部已經制訂了光進銅退(即光網城市)的政策,並下發了文件。時隔五年後,工信部再次明確打造全光網城市。究竟是誰拖了寬帶提速的後腿呢?采訪了幾位電信、聯通等運營商的離退休人員,得到了真相。

  具體來說,寬帶提速進展緩慢,技術和資金不是瓶頸。前期規劃不合理,運營商內部管理機制嚴重落後,人才缺失,這三大因素,拖了寬帶提速的後退。

  寬帶網絡規劃的硬傷

  在普通用戶認為,寬帶提速就是工作人員在後台動動鼠標,改一下寬帶速率值的簡單問題。據聯通離休人士張主任稱,早期寬帶規劃,是寬帶提速進展緩慢的硬傷。

  另據張主任稱,歐美國家早在2005年前後已經大規模部署光纖網絡,我們2006年正大規模上馬ADSL寬帶接入網絡。按照當時的規劃,光纖僅僅鋪設到了縣市一級的機房,很多鄉鎮機房,仍舊靠古老的銅纜作為中繼。大規模部署ADSL寬帶網絡後,國家才提出了光進銅退的策略,2008年才制訂了光進銅退的指導意義。各地集團公司接到發文,已經是2009年底了。

  在光進銅退政策正式發文時,ADSL設備利用率只有2成左右,昂貴的投資成本沒有收回。如果2010年就開始放棄ADSL設備,直接上光纖接入網,大量國有資產就會流失。為了保護國有資產,工信部文件中明確,最大限度利用現有網絡,逐步推進光纖入戶,並在現有條件下提高用戶寬帶接入速率。與此同時,中興和華為推出了超級ADSL,即ADSL2+,最大下行支持24Mbps,上行支持2Mbps。與此同時,聯通和電信開始有序部署光纖接入網,2012年左右實現了鎮駐地機房的光纖直聯。

  寬帶網絡規劃之所以會出現硬傷,一是因為規劃設計人員對網絡寬帶接入技術缺乏全面的了解,二是因為腐敗。中國聯通、中國移動曝出的腐敗案,都是因為設備采購回扣引發。國外通信設備制造商為了推銷過時的網絡設備,向運營商負責建設的高層受賄,這也是光纖網絡接入難以推行的重要原因。

  寬帶網絡早期規劃上的不合理,致使運營商最大限度的利用已經投資的ADSL設備,全光纖網絡建設只能逐步部署。由於規劃人員的思維過於落後,全國大規劃部署ADSL網絡,致使北京這樣的發達城市,寬帶速率甚至不及一些鄉鎮。當然了,保護國有資產是運營商正確的選擇,但前期過於保守的規劃,成為我國寬帶網絡接入水平嚴重落後的根源。

  市場運營機制先天弊病

  雖說三大運營商一直在提供市場化運營,但老國企的本色,讓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這兩大寬帶運營商飽受市場運營機制先天弊病的痛苦。以北京來說,兩年前各地已經大力推廣光纖寬帶接入網絡時,北京的主流寬帶接入還是ADSL,而且速率僅有4Mbps。

  北京寬帶接入市場的落後,僅僅是寬帶運營商市場機制滯後的一個縮影。來自山東聯通市場部一位離職人士王先生透露,市場反應過於遲鈍,也是光纖接入網絡推進速度慢的一個重要原因。為此,王先生還特地舉了一個例子。

  在山東某地(應當事人要求,隱去具體地名)的一個經濟開發區,寬帶普及率已經達到了80%以上。在聯通已經制訂了光纖升級政策後,該經濟開發區卻沒有列入光纖改造的范圍之內。由於上線率特別高,該經濟開發區仍舊使用ADSL接入模式,用戶投訴不斷,故障頻頻發作。

  談及需求如此大的經濟開發區為何沒有出現在光纖改造的名單中,王先生一臉無奈的稱:“光纖改造需求,是由市場經理向集團公司提出改造需求。為了拓展網絡覆蓋范圍,一些市場經理會把光纖改造需求,放在一些新開發的小區,需求大的區域反而被忽略。”

  由於集團公司無法洞察用戶需求,致使集團公司規劃人員難以正確的規劃光纖升級改造,這勢必影響光纖接入網絡覆蓋的進程,寬帶提速慢亦是必然。為了准確掌控市場需求,中國聯通推出了全業務無條件預受理,通過查看預受理情況來規劃光纖升級改造計劃。在預受理實際操作中,不少營業員拒絕向用戶開放預受理業務,導致集團公司無法掌控市場需求。

  一直以來,市場人員的薪酬都與業績掛鉤,這導致業務人員為了發展業務,忽略重點市場需求,運營商發展規劃也受到了市場人員的左右。“要想避免這一尷尬,必須讓網絡運營人員,根據各地網絡運營情況來做出網絡升級改造計劃,而不能讓市場人員左右網絡規劃,”這是王先生對寬帶提速進程慢最大的感慨。

  專業人才缺乏的尷尬

  人才缺乏,同樣是聯通和電信兩大寬帶運營商的痛。從表面來看,寬帶網絡規劃過於落後,市場運營機制的先天弊病,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因素。一針見血的說,專業人才缺乏的尷尬,也在拖寬帶提速的後腿。

  已經退休兩年的電信某市公司副總石先生透露:無論是中國聯通,還是中國電信,從來不缺乏高、精、尖的技術人才,缺乏懂市場,又懂技術和運營的複合型人才。在互聯網領域,阿裏內部流行員工轉崗制度,聯通和電信作為老國企,沒有轉崗這一政策,致使很多人才只精通自己所在的這一職業,難以培養出複合型人才。

  寬帶運營商專業人才缺乏的尷尬,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的飛信已經是名存實亡,騰訊的微信卻成為最火爆的應用。在寬帶接入領域,愛奇藝、樂視這樣的傳統互聯網企業推出了智能電視,已經拿到IPTV試點許可的聯通和電信,IPTV用戶數量卻拿不上台面。

  寬帶提速進展緩慢,也是專業人才缺乏的後果。試想,如果網絡規劃人員能夠根據後台運營數據支撐,分析出來哪一地區網絡上線率高,並優先升級該地區的網絡,寬帶提速緩慢的矛盾也不會顯露出來。眼下,運營商的人才,正如石先生所說,各人只精通自己所在的一個領域,從未思考通過後台技術分析出市場需求的問題。體制的弊端,限制了員工技能的全方面發展,最終影響到寬帶網絡的升級步伐。

  顯然,光纖接入普及和寬帶提速,是一個牽涉到多個環節的複雜問題。自2000年工信部正式下文推進光網城市建設以來,寬帶接入速度的提升成果並沒有讓用戶滿意。由於運營商的體制和前期規劃,嚴重影響了寬帶提速的進展速率,工信部再次發文加速光網建設,或許難以解決寬帶提速緩慢的頑症,因為工信部並沒有對症下藥。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