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1

中華英才網張傑賢:58的收購喜憂參半

2015-05-12
来源:腾讯科技

  對於中華英才網的又一次轉手,其創始人張傑賢顯得異常平靜。“今天的中華英才網在經曆了多次的轉手後,更多的是傳達的資本的意思,而不是創始人的意思,也不是跟著中華英才網做了十多年的員工的意思。”

  就在上周五,58同城宣布完成對中華英才網的並購。這家身世沉浮的招聘網站迎來了繼美國招聘網站Monster和愛爾蘭尚龍集團之後的又一家買主,不過這次,中華英才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張傑賢於1997年創辦中華英才網,2004年辭去管理層職務退居股東。對於此次並購,早已退出的他持一種“喜憂參半”的態度。

  張傑賢告訴騰訊科技:“中華英才網終於有了一個本土的企業接盤,我覺得這也許是一個好事。”無論是2008年Monster正式接手,到2013年的尚龍接手,其實都是屬於外資背景的投資人在運營中華英才網。而從過往這些年的運作來看,他們都是非常不成功的。一個本土的互聯網公司接手,或許能給中華英才網帶來轉機。

  但另一方面,張傑賢也表露出擔憂:“58過去兩年雖然在招聘領域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在招聘方面的經驗,無論是跟中華英才網比,還是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比較,還是有非常大的差別。58上的用戶群體,都是以藍領為主,另外產品形態、團隊風格也會非常不一樣。”

  的確,58的招聘以藍領為主,中華英才則側重白領。如果兩相互補,將有助於占領市場。張賢傑認為如果按照姚勁波(微博)在信函中所說的保留中華英才的品牌獨立運營,58將一些流量、市場資源、資金等向中華英才網輸送,應該會是比較好的一種方式。但要想完全整合,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談起當年為何出走,張傑賢並不避諱。“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在經營和發展策略上與當時的投資人和董事會有比較大的分歧。”追溯當年,張傑賢“在二三線城市擴張”以及“開展派遣代理業務”的主張均被董事會否定。

  離開之後,張傑賢做起了投資,但由於投資太過分散並未收到太好的效果。最終在2010年,他選擇重新回到招聘行業,創辦了新的招聘網站——全職招聘網。但這次,他選擇先低調地完善產品。“因為多次創業,心態就不會那么急躁。”據了解,張傑賢再次創業的全職招聘網並未進行任何融資。

  以下為騰訊科技專訪張傑賢實錄:

  騰訊科技:58同城收購了中華英才網,您認為這對於中華英才網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張傑賢:到目前為止,我還無法判斷,我覺得只能是各占一半。

  首先,中華英才網終於有了一個本土的企業接盤, 我覺得這也許是一個好事。因為無論是2008年monster正式接手,到2013年的尚龍接手,其實都是屬於外資背景的投資人在運營中華英才網。從過往這些年的運作來看,他們都是非常不成功的。所以這個時候,一個本土的互聯網公司接手,應該說有更好的機會把它做好。

  但另一方面,因為58過去兩年雖然在招聘領域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在招聘方面的經驗,無論是跟中華英才網比,還是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比較,還是有非常大的差別。58上的用戶群體,都是以藍領為主,比如保潔、保姆、司機等,另外產品形態、團隊風格也會非常不一樣。

  騰訊科技:58的招聘是以藍領為主,而中華英才網的招聘主要以白領為主,您覺得58在收購之後能把這兩塊業務整合起來么?

  張傑賢:我認為58之所以去收購,就是看中了中華英才網在白領人群中的品牌影響力和客戶資源。但是58能否整合好這兩塊業務,我覺得還是存在不確定性。因為58針對藍領人才的市場定位,和中華英才網等這些針對白領人才的市場定位,是非常不同的。

  求職者去58和去智聯或者英才是完全不同的求職體驗,這兩類人群有著非常大的差異。

  舉個簡單的例子,這兩類求職者在填寫簡曆的時候都是非常不同的,更不用說他們自身的背景,企業在判斷人才時候的深度等等。如果是白領人群,企業可能會問更多關於個人過往背景的問題,面一個小時或者兩個小時;而針對藍領人群,企業就不需要問很多問題,可能只需要半個小時就能確定,因為企業更多關注的是這個人的技能技巧。

  所以我覺得他要整合這兩塊業務也是非常困難的。

  目前,我們看到姚勁波發出的信函中講的是,會保留中華英才網的品牌已經這個團隊的獨立運作。如果真的這樣實施的話,那么他們應該不會做整合,只會把58的一些流量、市場資源、資金等向中華英才網輸送,這應該是比較好的一種方式。

  如果真的把兩個有著完全不同的招聘群體的網站整合到一起的話,我覺得挑戰應該非常大,甚至於不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

  騰訊科技:您覺得現在中華英才網的發展方向和您創立時的初衷是否還一致呢?

  張傑賢:我離開中華英才網已經蠻久了,2011年所有資本層面上的聯系都已經結束。

  18年前我創立中華英才網的時候,我的初衷非常簡單,就是滿足企業的招聘需求和求職者的求職需求。

  而今天的中華英才網在經曆了多次的轉手後,更多的是傳達的資本的意思,而不是創始人的意思,也不是跟著中華英才網做了十多年的員工的意思。我不願意看到公司在經曆多次倒手後變得越來越沒落,客戶越來越不認可,我相信這也不是跟著英才網十多年的老員工們願意看到的。

  騰訊科技: 周五的時候,全職招聘網在中華英才網樓下舉了牌子“創始人接你們回家”。您又是怎樣想到再次選擇招聘這個行業來創立一個全新的網站呢?

  張傑賢:2010年我重新回歸到招聘領域,2012年推出了全職招聘網。這些年,我發現在互聯網領域裏變化最小的,就是招聘領域。無論是前程無憂、智聯招聘這些老牌網站,還是後來起來的新的招聘網站,今日如日中天的獵聘、拉勾,我覺得他們都是大同小異。

  為什么我們不能做出一些變化?為什么在用戶需求已經有很大變化的情況下,這些網站沒有變化。所以這是我重新回來做招聘的一個主要的原因。

  但是其實我也一直在摸索,並不是你想改變,回來就能夠改變。經過摸索,我們從產品形態到業務模式都跟這些同行、前輩們有很大很大的不同。

  騰訊科技:那么追溯到2004年,當時是出於什么樣的原因離開了中華英才網呢?

  張傑賢: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在經營和發展策略上與當時的投資人和董事會有比較大的分歧。

  比如說,我們當時面臨的情況是,需要去擴張,而在擴張的過程中,我們的利潤目標就要降低。我當時建議的策略是,如果要發展,就必然要犧牲利潤,就不能再以利潤為目標。但當時的董事會,由於手上的現金並不多,所以希望公司既要有快速的發展,同時還要有利潤。這就是一個矛盾。

  我們當時還要擴展區域市場,我們的同行都去到了各地的二三線城市。我就建議我們也去,當時我的意見是如果你今天不去,那公司就沒有未來。但董事會並不同意,他們認為如果去二線城市還不如把人力放在一線城市。

  我們當時還做了派遣代理的業務,也是三家網站中最早做外包業務的網站。但是今天你可以看到,這項業務已經成了前程無憂未來最具潛力的業務分支,已經占到前程無憂的30%了。但當時的董事會是不同意這樣的一個發展規劃的。

  所以就是在發展策略上有很多的不同。當然我們也去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到2005年,monster成為我們比較大的股東以後,他們實際上就把這項業務砍掉了。

  今天來看,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錯誤決定。

  騰訊科技:在你眼中,未來招聘行業會變成一個怎樣的格局?

  張傑賢:首先,坦率的說,那些老的網站,無論是智聯招聘還是前程無憂,我認為它們已經老了。當然這些網站也在變化,也在求變化。但實際上我們看到它們在招聘領域的變化是非常非常小的。

  第二,我們看到很多新興起來的垂直領域的招聘網站,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分支,但並不是今天才出現的,已經出現了十年的時間。 垂直型的網站在2003年、2004年早就出現了。包括房地產、金融、酒店、零售等行業早就已經出現這種垂直型的網站。

  但是垂直型網站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市場的空間非常狹窄。所以十年前出來的這些垂直網站,他們不僅僅是做一個行業,一個網站可能做了多個行業,那到最後就和綜合網站沒有差異了。包括拉勾,也開始做金融了,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市場規模有限。

  目前互聯網領域非常浮躁的一種情況,就是都需要依賴於投資人的投資來生存發展,所以要迎合投資人的話,單純靠一個行業一定是不會被投資人看好的。在投資人的壓力下,他一定要拓展多個行業,而一旦拓展多個行業,那就和綜合性的網站沒有了差別,最終都是一樣的。

  我們看到今天的網絡招聘行業,形成的最重要的格局就是,不論新老公司,形態都是一模一樣的,我們叫job board,招聘板、公告板。解決的問題就是:企業上這個網站,發招聘廣告,查詢、收納應聘簡曆;個人上去就是搜索職位,投遞簡曆,沒有其他的功能。

  全職招聘就不一樣, 你不需要去搜索職位,直接就根據你的行為,根據你的簡曆內容,我們給你做非常精准的匹配。我們取消了兩年前組建的銷售部門,花了十多個月的時間,一心一意地專門做這個產品。目的就是要把我們的推薦系統,包括語義分析這種有技術含量的技術,應用到招聘領域裏面來。六月份推出來,你會看到不一樣的全職招聘網。

  騰訊科技:您也是一個多次創業者了,您覺得這種多次的創業經曆對您再次創業有什么幫助么?

  張傑賢:最大的幫助就是心態,因為多次創業,心態就不會那么急躁。所有創業者想要成功,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忍耐,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各種各樣的挫折,能夠堅持。多次創業的經曆,無論成功失敗,都會使你得到能夠經得住挫折,用時間磨滅挫折感。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