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叶檀:侠之大者,为国花外汇

2015-05-14
来源:网易财经

  一个国家高达4.68万亿的国有资产居然存在大量审计空白点,这是件可怕的事。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绝大部分中央企业都在境外(含港澳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遍布世界150余个国家或地区。仅在中央企业纯境外单位中,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已分别达到4.68万亿元、4.49万亿元和1200亿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表示,审计署对中央企业越来越大的境外投资基本上没有进行审计,存在着大量空白点。

  新华社报道,中纪委网站4月30日公布了一批央企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其中对中国石化、中国海运等企业的通报中都涉及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管问题。无力监管国有资产近乎唐僧肉,利益输送不足为奇,如两桶油海外资产运营中频频曝出问题,中石油系统多位负责过海外业务的高管被查,中石化在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中表示,有的收购项目资产投资回报率较低,有的多年没有产出。借助境外代理力量为己敛财,此次新闻坦承,参与海外腐败行为,国企上行贿“黑名单”。有12家中国企业上了世界银行的“黑名单”,包括大庆油田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国企。

  国企激励机制不足、使用便宜钱风险控制不严,将国内的潜规则运用到国外,国企高管亦官亦商使权贵肆意插手,甚至成了个别权贵的后花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效率一般较低,直接导致中国辛苦积聚的外汇打了水漂。中国经济贸易促进会副会长王文利在去年8月指出,中国在美国的投资大约是800亿美元,涉及各行各业,总体来讲,中国海外投资并不成功,中国有20000多家企业在海外投资,“90%以上是亏损的”。

  亏损有监管不善、主要内部人自查自纠的原因,也因为国企子公司、项目分散监管成本高昂,更有与当地法律不衔接,国企走到境外存在先天障碍,并不是所有地方都会欢迎巨无霸式的国企,注册地、股东结构等使双方难以对接。以VIE结构为例,一个好端端的企业为了规避有关规则不得不扭曲自己,搞个特殊股权结构,国企在某些不受待见的国家何尝不是如此,得改变正常的股权结构。

  第三方监管及时跟进很重要,今年4月,国资委宣布将由7家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按招标委托,执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2015年度集中重点检查项目和境外国有资产检查项目。这显然是不够的。中纪委及时跟进,在网站上通报对央企的巡视整改情况,但在人力上,中纪委也难以为继。

  最好的办法是釜底抽薪,让企业自己监管自己。鼓励民企大规模出海,鼓励国企以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方式出海,民企总不会自己流失自己的资产吧,他们对于风险控制、成本控制有天然追求,以期效率最大化,而不是领导最高兴。民企也有亏损,但他们亏损的每分钱都是自己的,有最大的动力尽快学好技术扭亏为赢,再不济也能止损。比如中航油燃油期货亏损事件,上报监管吧,就错过了最佳交易时间,不监管又出了大窟窿,如果是民企出此类事件的概率会小得多,知道不懂,不会拿自己的钱去碰期货。面对有产权的财富,民企是理性的。

  国企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走向境外,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就看有多少民企愿意进入PPP队伍“接盘”了。实行混合所有制就有民企股东,他们的眼睛会时刻盯着公司的运营状况,政府不多出一分钱就多了一支任劳任怨的监管志愿者队伍,不让监管还有损他们的权益。这是内生的监管力量,最值得信任。

  中国企业大规模出海,如果是让失去监管的国企出海,无异于让失去定心锚的船在恶浪里转,如果出海的企业一直亏损90%以上,他们不过是侠之大者,为国用外汇而已。

  正确的激励机制最重要,让最有竞争力的千万民企如饿狼般下山出海,中国企业才可能在全球市场上有较大的生机。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