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4

歐佩克或繼續增產 油價年內上漲接近尾聲

2015-05-18
来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在今年的石油變局中,不僅有石油輸出國組織可能的增產,更有伊朗在國際制裁結束重歸石油市場后的市場開拓。美歐央行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增加了全球資金流向的不確定性,而這一切均給石油價格蒙上未知的面紗。難怪盡管身為歐佩克產油大國沙特的石油部長,阿伊米都在本周表示,油價的漲跌,只有真主才知道。不過,很多國際機構和石油分析師們的研究認為,油價近幾個月的漲勢已經基本終結。

  從2014年6月開始,國際原油價格已累計下挫超過60%,而在今年初見底之后,至今已經反彈超過40%。油價是否跌勢已止并將重回上升通道成為今年市場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

  在今年石油變局中,不僅有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佩克)可能的增產,更有伊朗在國際制裁結束重歸石油市場后的市場開拓,美歐央行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增加了全球資金流向的不確定性,而這一切均給石油價格蒙上未知的面紗。

  難怪盡管身為歐佩克產油大國沙特的石油部長,Ali Al-Naimi都在本周表示,油價的漲跌,只有真主才知道。

  不過,石油分析師們說油價的表現好于疲弱的基本面。供應繼續超出需求增長,而需求受到疲弱的全球經濟的抑制。

  “近來多種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暗示,油價近幾個月的漲勢已經基本終結。”澳新銀行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稱。

  市場份額大戰:歐佩克或繼續增產

  在油價的基本面判斷上,產油國供給不但是從去年開始的油價下跌的主因之一,其下一步策略更將直接影響未來油價走勢。

  歐佩克本周公布的最新月報稱,若歐佩克保持4月原油生產速度,預計今年原油日供應過剩量將達到152萬桶,與上月數據反映出的供應過剩規模一致。

  長期以來,歐佩克以確定成員國原油出口配額的方式控制國際油價維持在相對較高的價格區間,但美國頁巖油產量的持續增長已在全球原油市場上與歐佩克產出的常規原油形成博弈,不斷侵蝕歐佩克的市場份額并導致國際油價持續走低。

  國際能源署(IEA)5月中旬表示,歐佩克捍衛其原油市場份額的行動才剛剛開始,該組織可能進一步增產。

  在5月14日發布的月度市場報告中,IEA稱歐佩克正在通過增加供應,挑起石油戰爭,來保護其原油銷售。在其壓力下,美國頁巖油“瞇了下眼”,俄羅斯等國的表現好于預期。

  在去年的暴跌之后,國際油價今年開始反彈。如今,美國WTI原油已經較1月底部反彈了50%。IEA表示,油價反彈加上生產成本的下降,可能會讓頁巖油生產商“暫時喘一口氣”。

  不過,前路依然險惡。一個月后,歐佩克成員國將再次召開會議確定未來的原油政策。科威特原油部Ali al-Omair表示,這一次,歐佩克國家維持產量不變的態度比去年11月還要團結。

  IEA在報告中稱:“現在就下結論說歐佩克已經贏得市場份額大戰還為時過早。歐佩克國家去年11月宣布維持產量只是計劃的第一步,他們最終會進一步增加產量,并通過大量投資增加產能。”

  受伊朗和伊拉克增產影響,4月份12個歐佩克國家的產量環比增加了16萬桶/天,至3121萬桶/天,為2012年9月以來新高。

  4月,伊朗的產量增加9萬桶/天,至288萬桶/天。伊拉克增加10萬桶/天,至380萬桶/天。沙特、科威特和阿聯酋的產量也都維持在30年高位。IEA預計,5月份歐佩克的原油產量很可能維持在3100萬桶/天。

  國際石油市場的伊朗因素

  每天300萬桶產量、高峰時期出口量每天250萬桶,擁有全球第三的石油探明儲量的伊朗,一直是國際油氣市場的“高富帥”。在伊朗結束制裁重回國際市場的大背景下,4月的9萬桶/天增量事實上只是一個小小的前奏。

  5月6日-9日,第20屆德黑蘭國際石油、天然氣和石化工業展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開幕。由于伊朗核問題解決的希望越來越大,今年的展會規模也明顯比去年更大。1200家伊朗國內企業和英國、意大利、德國、奧地利、中國、新加坡等29個國家的600多家企業參加了此次油氣展。雖然此次油氣展上唱主角的外國企業依然是這些年來伊朗在這一領域仰仗的主要對象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國,但是伊朗人的目光并沒有遠離那些因為考慮到伊核問題將要解決、想要重回伊朗油氣市場的西方企業。

  伊朗國家石油公司此前宣布,該公司正在與來自德國、荷蘭和意大利的石油業巨頭,就雙方在石油開采領域和石化領域重新展開合作進行商談。

  更早之前,伊朗石油部向一些外國油企散發了條件更為優厚的新版合同。

  德國商報刊登的對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的專訪顯示,贊加內對伊朗未來恢復原油產量非常有信心。他稱,三年后伊朗原油日產量將從目前的380萬桶升至570萬桶。

  伊朗國家天然氣公司總經理阿拉奇在5月14日在接受伊朗媒體訪問時稱,該公司在剛剛結束的第20屆德黑蘭國際石油、天然氣和石化工業展上,與一些來自歐洲的企業進行了洽談。阿拉奇稱,目前的會談主要是圍繞對伊朗國內天然氣開發項目和天然氣管道項目的投資展開。伊朗石油部目前也是確定了一些急需投資的重大項目。

  美國減產速度不夠

  毫無疑問,在上面一串連鎖反應中,全球石油的供應仍然超過消費。

  盡管美國原油供應增長速度已放緩,鉆井平臺數量也快速下降,但是其供給減少的影響被年初以來歐佩克原油產量增長50萬桶/天至3100萬桶/天所抵消。如果整個二季度歐佩克都維持當前產出水平,那么即使美國原油產量增速進一步放緩,主要預測機構對原油市場平衡的預測會顯示,二季度全球原油庫存將以比一季度更快的速度上升,并至少持續攀升到今年年底。

  當然,增產的不僅僅是歐佩克,事實上,全球原油生產商都在拼命增產。

  IEA報告稱,今年4月全球原油供應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0萬桶/天。由于一季度來自俄羅斯、中國、哥倫比亞等市場的原油產出“驚人地強勁”,IEA將非歐佩克國家的原油增產數量預計提高了20萬桶/天。調整后,非歐佩克國家今年的原油產量將增至5780萬桶/天,占全球供應的60%。

  據彭博社的報道,德國商業銀行大宗商品研究主管Eugen Weinberg表示:“IEA的報告講述了一個復雜而悲觀的原油市場故事,原油多頭幾乎找不到任何值得高興的內容。”

  多頭尾聲:油價面臨下行風險

  貝萊德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Russ Koesterich指出,在供需以外,石油現貨和期貨市場的價格存在巨大的脫節,現貨價格顯示供過于求,而期貨價格顯示前景美好。金融市場本身的因素是本輪商品反彈的關鍵,空頭回補是驅動因素之一,但是有新的多單被吸引進來。

  公開數據顯示,自年初以來,布油凈多倉已經翻倍至2011年開始收集該數據以來的新高。貝萊德認為,近期商品價格趨勢反轉的風險在增加,由于做市商機構減少,市場吸收沖擊的能力減弱,前方或迎來大幅波動。“能源市場尤其是原油,似乎面臨的調整風險最大。”貝萊德在其報告中指出。

  德意志銀行也警告稱,能源價格的上漲顯露出“疲態”,美國原油庫存接近歷史高位,現階段央行們進一步刺激經濟的可能也很小。“進入夏季,我們認為油價將面臨下行風險。”

  歐佩克最新的報告顯示,歐佩克國家認為油價在未來長達十年的時間里都不再會回到100美元水平。這也讓該組織開始考慮再次通過限產來影響市場。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歐佩克在近期的策略報告草稿中預計,到了2025年,即使在最樂觀的情況下,全球油價最多為76美元/桶。而在悲觀預期下,油價可能會降至40美元/桶以下。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