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5

香港“豬肉佬”短缺 盼改名提升形象

2015-05-19
来源:中新網
香港“豬肉佬”短缺盼改名提升形象(圖)

  阿朗(圖左)32歲,刀手年資12年,入行時人工低,但做人應看前景,現在做肉檔刀手有一門手藝、收入穩定,不用家人擔心,見識也多了。圖自香港《明報》

  據香港《明報》報道,在街市被稱為“豬肉佬”、“牛肉佬”的刀手將豬和牛分割成數十個部位出售,惟不少刀手將屆退休之齡,加上形象被矮化、工時長難吸引新人入行,10多名豬肉及牛肉業界人士恐日後青黃不接,昨日在立法會議員陪同下與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及雇員再培訓局會面,要求港府舉辦“肉類分割技術員”培訓課程,教導參加者認識肉類部位及切割肉類方法等。

  勞福局指局長張建宗認同加強業界培訓引入新血。負責跟進的雇員再培訓局稱,會積極與業界商討開辦課程的可行方案。

  業界預計欠缺500刀手

  業界請人困難,有80後“豬肉佬”說,每月有時僅得兩天假期,每日工作10多個小時,難吸引年輕人入行,但勝在收入穩定,又可有一門手藝。

  香港豬肉行總商會理事長許偉堅表示,目前約有1000多個豬肉零售及批發肉檔。他稱,香港豬供應由2007年每日平均約3600只,增加至每日平均4500只,但入行人數追不上市場擴張速度,連同牛肉業界,估計目前尚欠500名刀手。他續稱,香港刀手大多年近60歲,擔心日後無人承繼。

  日薪約千元 倡轉月薪制

  鮮肉業界稱刀手其實薪酬不低,該會的副理事長張惠材表示,為吸引新人入行,日薪已由數年前的650至700元,增加至現時的900至1000元,每日上班約10小時。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業界因人手不足,采用多勞多得的日薪制,期望舉辦課程後入行當刀手的人數增加,可改行月薪制,令刀手收入穩定。

  盼課程教學就業“一條龍”

  許偉堅表示,業界期望當局可以舉辦“肉類分割技術員”培訓課程,吸引新血入行,期望課程包括豬肉部位分類、屠宰等相關知識。他稱,日後可提供“一條龍”服務,為完成課程、技術達標的學員提供就業機會,不會“因為老不請”,又指業界會接受更新人士入行。

  王國興表示,“豬肉佬”分割豬肉屬“專業人才”,但形象被矮化,常被視為“厭惡行業”,難以吸引新入入行,希望日後可改稱為“肉類分割技術員”,提升從業員形象及改善文化。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