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4

聯合國:國際油價走低拖累亞洲經濟

2015-05-19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聯合國報告稱國際油價走低拖累亞洲經濟

  如不采取積極的政策改革,增長下行的風險將繼續加大

  5月14日,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亞太經社會)發布了其最新的區域宏觀經濟展望報告《2015年亞太地區經濟和社會調查》,預測2015年亞太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將略有上升,從2014年的5.8%增至5.9%,增長速度仍高于全球其他地區。預計通貨膨脹率將進一步下降,并維持低位。

  報告預計,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至7%。印度的經濟增長速度從2014年7.4%增至8.1%;印度尼西亞的經濟增長速度也將從2014年的5%增至5.6%;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經濟提速有可能部分抵消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然而對于這兩個國家,這種前景主要取決于能否進行堅實和持續的國內改革。

  報告稱,亞太區域經濟的增速放緩主要是受到國際油價走低的影響,如不采取積極的政策改革,增長下行的風險將繼續加大。

  報告同時指出,由于亞太區域的經濟增長主要受國內和區域內因素影響,因此各國有機會改變增長態勢。預計在推動增長方面,私人消費和投資將比出口發揮更大作用,而出口的前景并不看好。

  亞太經社會建議區域內各國盡可能采取謹慎的貨幣政策,同時促進區域內經濟的包容性增長,將重點放在提高人口的平均生活水平、減少收入不平等并擴大機會平等。

  報告同時指出,亞太區域發展中經濟體與世界其他區域相比發展較好,但基礎設施短缺以及一些國家對初級商品的過度依賴制約著亞太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潛力,全球脆弱的經濟復蘇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全球貿易疲軟帶來了更多挑戰。

  在《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問及“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投行對于亞太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將產生的改善時,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李實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契合了亞太地區發展的情況,將推動各國貿易關系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各國間產能的有效利用。

  對此,亞太經社會官員、經濟學家奧利佛·帕蒂森博士(Dr. Oliver Paddison)表示,每年亞太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總額為8000億至9000億美元,正在籌建的亞投行對于滿足亞太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有很大幫助。雖然亞投行的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距離亞太地區的實際資本需求還有一段距離,但未來亞投行可以憑借累積的信用等級和良好口碑,吸納更多政府和民間資本投入到亞太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去。

  他同時指出,亞太區域的銀行有大量的儲蓄資金,但這些資金并沒有流入有需求的領域,而亞投行正好能進行導流以彌補區域內基礎建設的巨大空缺,從而拉動區域經濟發展。

  帕蒂森認為,亞投行可以推動PPP公私合作模式在區域內的發展,同時通過發行基礎設施建設債券刺激投資。

  此外,亞太經社會還強調了若干次區域的重要政策性問題,包括北亞和中亞經濟增長過度依賴自然資源和工人匯款,以及太平洋島嶼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就業和與氣候相關的挑戰。宏觀經濟失衡和嚴重的電力短缺是南亞和西南亞的重要關切,而東南亞則存在基礎設施薄弱和熟練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