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萬科在深圳召開股東大會,現場聚集了眾多中小股東,其中不乏王石、郁亮的“粉絲”。面對眾多支持者,郁亮不僅首次公布了自己在萬科內部立下的軍令狀,還透露了希望成為包括物業在內的多個萬億級上市平臺控股集團的目標。
在房企紛紛轉型的當下,除了萬科之外,包括復星、綠地在內的一批龍頭企業也在提出萬億平臺目標,不過與萬科不同的是,復星、綠地在金融板塊的滲透更深。
不達標就取消年終獎
郁亮首次公開承認,自己在內部設立了軍令狀,2015年的盈利目標是創造利潤200億元,否則包括一線老總在內的高管團隊將取消年終獎。
從財報看,近年來萬科的盈利能力有下降趨勢,2014年萬科的凈資產收益率和凈利潤率分別為17.86%和10.76%,分別比2013年下降1.8和0.5個百分點。“回報率下降,我們很憂慮,面對股東也很羞愧。”郁亮認為萬科有義務提高回報率,保持不變就是后退,所以正在修改考核制度。
他稱,結算收入增長沒有跟上銷售增長,影響了利潤,未來要加快結算周期,提高盈利能力是2015年的五大目標之一。
除了提升盈利,他還重點提到了合作。
去年第四季度,內地一線城市的地價與房價比已接近66%。郁亮直言,這是一個很高的數字,跟香港不相上下了,這使得去年全年萬科在拿地上都很謹慎。
郁亮表示,今年萬科的拿地節奏仍然會很從容,因為現在有38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足夠兩三年的開發,而且還沒有算未來與萬達合作的部分。
一位地產上市公司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項目開發周期一般是兩三年,如果儲備地塊只有兩三年,意味著必須通過不斷買地來補充儲備,否則就會斷檔。據此看來,支撐郁亮從容心態的,或許是將從萬達處獲得的合作地塊。
萬科加快研究物業上市
今年萬科年報發布伊始,《每日經濟新聞》就曾指出,萬科有謀劃物業板塊上市的意圖。截至去年底,萬科物業服務合同管理面積已達1億平方米,雖然該數字在全國250億平方米的存量面前占比并不高,但值得注意的有兩點,一是彩生活上市之前,管理面積也僅是1億多平方米;二是萬科方面表示了數量級增長的愿景。
郁亮坦言,“萬科物業正準備獨立發展,當然包括上市的考慮,本來希望把上市事宜放后面一點,但發現形勢不等人,所以現在正加快研究。”
現在擴張的成本已經不低,除了萬科,中海、彩生活以及相當數量的房企也在物業管理的存量市場上跑馬圈地。
郁亮稱,我們不去改變業主和原有物業之間的合作,僅是用“睿服務模式”改變物業系統。
他表示,目前主要接觸的是國有物業公司,因為物業這塊在國企看來是包袱,規模不大,符合抓大放小政策。
在與當前的物業上市股比較時,郁亮說,“別人做減法有減法的考慮,我們做加法有我們的考慮,萬科物業必須要市場化。”在他看來,不是只有戰略上有差異化才能成功,比拼的應是奮斗和扎實。
多家房企追求市值規模
綠地、復星、萬達等企業都在謀求多平臺企業上市,最終實現集團控股若干擁有高市值企業的目標,從而提升企業市值規模。
萬科雖然也和相當一部分的金融機構展開合作,但就目前來看,其主要的合作對象仍局限在業內,如與萬達合作拿地、合作開發。
郁亮表示,萬科將來要從單一平臺轉向多業態多上市平臺的控股集團,成為萬億企業,注意是市值,不是銷售額。
對此,郁亮解釋道,物業、物流、養老、社區商業等,都是目前可以看得到的模塊,“我希望萬科未來能夠有更多業務獨立上市,成為有若干個上市平臺、也是多業態上市平臺的一個控股集團,整個平臺加起來有1萬億市值”。
在多上市平臺的運作方面,綠地走得更遠,目前已手握四個上市平臺,其擴張邏輯為大金融、大基建及大消費。在金融方面,綠地的做法是依托相關產業政策以及旗下樓盤項目,打造金融產業服務平臺,推進集團大金融產業發展。
日前,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根據復星目前的戰略,公司未來主要有兩個輪子——以保險為核心的綜合金融集團,以產業為基礎的全球投資平臺。”
在其傳統地產板塊上,結合其金融資源優勢,將產品的方向從住宅開發轉向城市建設。在金融板塊,除了保險,復星還參與民營金融業、互聯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