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

粵港電商合作,香港電商企業圖什么?

2015-05-25
来源:南方都市報

  粵港間的企業合作,正有從制造業、服務業過渡到電子商務業的苗頭。近日,香港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帶著幾十名企業會員來到深圳前海考察,并與前海保稅港區管理局共同探討成立一個“港人賣港貨”的電商平臺。前海自被列入廣東三大自貿區之一后,管理局每天都會接待來自各地的企業和組織,但香港跨境電商組團過來,卻還是首次。

  身為高新技術行業,不用像制造業和服務業那樣,需要低廉的勞動力,那么電子商務企業此輪殺進來,圖的又是什么呢?

  從近期了解的情況來看,與以往把高端技術和人才輸入內地有所不同,這次香港企業反而是看中了國內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先進性,是來“搭快車”的。

  香港是購物天堂,零售業非常成熟,但線上電商卻一直做不起來。特別是最近一年相比內地跨境電商的蓬勃之勢,香港本土電商可謂波瀾不驚。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購物環境太方便,線下零售太發達了。“總有一間在附近”是香港便利店的廣告語,同時也是香港市民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可以說,下個樓,就能買到東西,網購的必要性不大。香港消費者真要網購,一般選擇的是eBay、淘寶、亞馬遜。其他就是一些團購網站,但團購的東西基本也就是餐飲、電影這類。

  此外,香港地理面積較小,電商突破空間局限性的優勢就體現不出來。不僅是香港,新加坡和日本這些經濟發達體,因為同樣原因,電商也不發達。反觀內地,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地域廣闊,但商業又欠發達,催生了巨大的電商市場。

  最后一點,可能也是最關鍵的一點,不論是香港還是其他國家地區,線上與實體店里銷售的產品價格幾乎是一樣的,電商體現的是購物的便利性,而不是讓消費者買到同款不同價的產品。不像內地,網購產品極具價格優勢。

  受以上諸多因素影響,目前香港電商生態呈現出與內地大不相同的景象:以專業化為主,不依賴平臺(根本就沒有大平臺)。比如一家企業做電商,其會獨立建多個網站,銷售不同的產品。而國內卻是通過平臺去銷售,且已經培育出幾家大型電商平臺。

  在與香港電子商務企業接觸中會發現,在他們眼中,目前全球電商發展最快、技術最好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美國,另一個就是內地。可以說,他們早就盯上了內地的電子商務市場。在深圳,已經出現多家由香港出錢、國內出技術的電子商務企業,他們在淘寶、天貓上銷售產品,在去年的“雙11”中,一家香資電商9分鐘的銷售額就超過了100萬元。

  如今跨境購又為香港電商打開了一道新的大門。作為自由港,香港的貿易體系經過多年發展已經非常完善。從事貿易的企業經驗豐富,他們與內地企業相比,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供應鏈:流程更順,速度更快,經手的進口商品種類也更多。

  不過看著這塊蛋糕想大快朵頤,香港的電子商務企業還要先解決平臺缺失的問題。跨境電商與之前的海淘代購不同,走的是陽光化流程,每一批貨、每一筆單必須報關。也就是說,內地的跨境購環節必須要跟口岸對接。如果每一個香港電子商務企業都單獨去對接,海關沒有那么多接口。因此從技術上來看,必須要先搭一個平臺,使數據流和信息流得到較好的管控。這也是海關為什么率先與天貓、京東對接的原因。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