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1

大資本下變味的香港媒體

2015-05-26
来源:界面

   本文由界面授權解救紙媒發布,作者吳婧,轉載請注明來源。

  本文原標題為:《大資本重塑香港媒體》。

  路過香港街頭一家茶餐廳,懸在墻上的電視正在播出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傳奇》,仍是那副“為什么大家都要害我”的表情,嘴里說的卻是流利粵語。時間已是晚上9點多,餐廳里客人不多,上菜大叔斜倚在桌邊,收銀阿姨從柜臺后面抻出脖子,看得津津有味。

  作為這座城市僅有的3家免費電視臺之一,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下稱TVB)幾乎統治了所有茶餐廳的電視屏幕,不過收視和口碑卻每況愈下。2015年4月底,TVB決定改變播劇方針,從原來的周一到周五改為一周播足七天,打頭陣便是《武媚娘傳奇》。

         众所周知,《武媚娘传奇》在内地播出时,因一众宫女大露大乳沟惹来观众向广电局投诉,最终面临停播命运,复播后却要将敏感镜头全部删掉以大头版本续播。而TVB以巨资买入,更破天荒连续星期一至日连续晚上9时30分黄金时段播放,而制作团队对大胸及乳沟镜头重新进行剪辑,并专程找来专业团队为范冰冰、周海媚及张钧甯等女星胸部加工“封胸”,上至衣服颜色、下至绣花图案全部进行了处理,可谓良苦用心。

  就在一年前,原本由本土劇霸占的TVB黃金時段開始引進外來劇目,首發陣容出現了張紀中版《西游記》和韓劇《來自星星的你》。

  《武媚娘傳奇》開播首周便問鼎TVB收視榜,但平均收視率只是不溫不火的24點(一個收視點代表約6.38萬名觀眾)。與此同時,在深夜檔重播的經典商戰劇《大時代》最高收視6.4點,創下TVB近10年深夜時段收視記錄。

  《大時代》以香港1960年代到1990年代的金融市場為背景,講述鄭少秋和劉青云主演的兩個家庭之間的恩怨情仇。它是TVB鼎盛時期的締造者和見證者,1992年開播曾創下41點的收視記錄。

  從《武媚娘傳奇》到《大時代》,劇目的突變折射出這家香港老牌電視臺的變化與窘態。有觀眾在TVB的官方Facebook上留言:“不停把老劇翻拍成電影、老劇重映,只剩下追憶了嗎?”

  往昔的輝煌難再重現,當下的發展疲軟無力,于此同時,外來資本、內地文化裹挾著巨資、闖勁和新鮮感涌入,生于斯長于斯的香港媒體,港味兒逐漸淡了。

  早在電視臺之前,香港的報刊已經歷數輪資方更替。

  2014年11月,恒大地產主席許家印收購了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創辦的新傳媒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新傳媒)74.99%股權,許家印為此付出了9.5億港元(約合7.63億元人民幣)。新傳媒創辦于1999年,旗下有5本雜志,分別為《東方新地》、《新假期》、《NM+新Monday》、《流行新姿》以及《經濟一周》,該集團亦有經營網絡媒體以及印刷業務。

  同年9月,香港《信報》創始人林行止夫婦將所持的《信報》剩余股權悉數賣給李嘉誠次子李澤楷,至此,香港文人辦報的歷史正式告終。

  文人辦報和商人辦報,曾是香港報業的兩大主流。1938年,憑虎標萬金油發家的胡文虎在香港創辦《星島日報》,到1953年女兒胡仙接棒,星島報業的版圖擴張至亞洲、歐洲和北美的華人地區,僅香港就有7份報紙。

  1959年金庸(本名查良鏞)創辦《明報》,秉著“不黨、不私、不賣、不盲”的“四不方針”,《明報》從刊載武俠小說的獵奇小報發展成公信力極高的嚴肅大報。

  及至1973年,“香江第一健筆”林行止和夫人駱友梅聯合創辦《信報》。彼時香港股市正酣,對財經新聞需求極大,《信報》迅速籠絡了精英讀者的胃口。

  1970和1980年代的香港,是僅次于日本的亞洲第二大報業社會,擁有60份左右的中文日報和5份英文報紙。按當時香港500多萬人口計算,每千人擁有報紙300-350份,當時世界平均數字僅為每千人102份。

  這樣的好日子并未持續很久。1990年代的香港報業被黎智英的《蘋果日報》攪得一片“血雨腥風”。蘋果以腥、俗、偏激為賣點,采用全彩印、大圖片,迅速攻占市場,其后更引發“割喉式”價格戰,導致不少報紙在財力耗竭后關門大吉。

  1991年,金庸將《明報》賣給于品海,后者接手后不久生意失利,《明報》再次易主,成為馬來西亞華裔富商張曉卿的囊中之物。2006年,年事已高的林行止夫婦將《信報》的五成股份售予李澤楷,到2014年,夫婦倆又將余下的股權盡數賣給李家。

  “金庸辦《明報》,可能幾萬塊就夠了,《信報》頂多幾十萬一百萬,到黎智英辦《蘋果日報》是5個億。”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文人哪有那么多錢?只有大財團、大商人才能辦報。”

  老一代報人及報業家族退出江湖,四面八方而來的財團執掌大旗。爆發于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蝕空了胡仙的資產,苦撐不濟,她只好將父親一手創辦的《星島日報》賣給了“煙草大王”何英杰的長孫、全國政協常委何柱國。而早在1993年,馬來西亞華裔商人“糖王”郭鶴年就買下了香港最大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

  報業資本換血,部分源于報業家族后繼無人或經營不善,部分源于財團對政治風向的準確把脈和擴張勢力版圖的野心。

  “資本進入香港報業是看重它的影響力。”蘇鑰機說,“對馬來西亞來說,香港就是進入中國內地的跳板。在香港有一個橋頭堡,對你在內地做生意、建立影響力和人脈都有好處。”

  “香港本地人投資報紙等媒體,本意也不是想賺錢。”蘇鑰機分析,“透過辦報,他們是想增加社會地位和社會影響力、人脈,特別是跟內地的聯系。香港報紙賺錢的很少,賠錢的很多,但問題是老板不在意賺錢,最重要的是不要賠很多。他有另外的生意去把它賺回來。”

  資方更替之后,林行止對“精神價值的追求”、《明報》的“四不方針”在資本的碾壓下支離破碎。幾家老牌報紙均遭遇了撤換稿件、更換編輯等經歷。以《信報》為例,新東家先是空降了一名原來的愛將擔任總編輯,一篇批評李嘉誠的文章亦被要求修改。

  財閥設置的雷區和競爭激烈的市場導致港報自我清洗、內容上日益“蘋果化”,名聲每況愈下。據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2014年發布的調查顯示,香港報紙的平均公信力從2001年的6.27下降至2013年的5.72。

  與此同時,來勢洶洶的免費報紙和新媒體更不斷攤薄傳統報業的利潤。根據蘇鑰機介紹,2014年首季,香港5份免費報的日發行量達240萬份,遠超13份收費報的發行總和100萬份。

  “趨勢很清楚。免費報已經飽和,收費報會慢慢萎縮。”蘇鑰機說。

  正是在2014年,原計劃于當年7月創刊的《香港晨報》因缺乏投資者最終“胎死腹中”。自1999年東方報業創建《太陽報》后,這座城市已經16年沒有新報紙(收費報)誕生了。

  報紙市場式微,盤旋在香港媒體上空的資本繼而盯上了發展空間更大的電視業。“你在內地跟人講,我在香港有個電視臺,哇,多么厲害,光是這一點已經夠了。”蘇鑰機說。

  或許是因為這一點,讓內地和臺灣的資本不顧亞洲電視(下稱亞視,前身為麗的電視,1982年更名為亞洲電視)的“積貧積弱”,爭先恐后地涌了進來。

  在漫長的幾十年里,除了建臺3年就夭折的佳藝電視,香港觀眾只有兩家免費電視臺可收看——成立于1957年的亞視和1967年建立的TVB。

  作為華人地區的首個電視臺,亞視亦有過風光時刻。其出品的《大地恩情》、《我和僵尸有個約會》等電視劇和游戲節目《百萬富翁》曾在收視上力壓TVB,亦培養了張國榮、萬梓良、楊恭如、沈殿霞等知名藝人。

  但在大部分的時間里,亞視的收視率一直被其對手TVB緊緊鉗制。從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亞視每日虧損達100萬元港元(約合80.3萬元人民幣)。

  1997年席卷亞洲的金融風暴讓香港經濟跌入深淵。第二年的經濟表現更是創下香港二十年來的新低——GDP下跌5%、租金物業價格減半、失業率飆升一倍,流動資金捉襟見肘,股市價格和成交額大幅下挫。與此同時,內地卻從這場風暴中幸免于難,1998年的經濟增長接近預測的8%。

  就從1998年起,內地資本蜂擁進入亞視,劉長樂和封小平等人拿下了亞視51%的股權,此后亞視股權不斷更迭。

  2009年,臺灣首富、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成為亞視最大股東。2010年,亞視股權比例變成了如下局面:內地地產商王征透過其堂姐夫、“建材大王”黃炳均持股51%,蔡衍明和香港興業主席查懋聲等人則共同持有48%。

  彼時的王征意氣風發,入股前甚至未看過亞視的賬目。他對《東周刊》說:“做房地產18年,做銀行也8年,我今年47歲,希望在職業生涯最后20年,在另一個范疇干一番成績。”

  但外來的和尚不一定會念經。早在2008年,亞視的日虧損額已達200萬港元(約合160.6萬元人民幣),王征入主亞視后,并未能力挽狂瀾,亞視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從1998年起,亞視的內地股東就試圖將亞視的目標市場擴展至珠三角地區,在節目質量每況愈下的情況下,更在立場和風格上不斷向內地靠攏,造成香港觀眾的強烈反彈。節目質量摻水導致收視下滑,廣告大量流失,繼而導致亞視無財力新制本土劇集,只好一遍又一遍重播舊作,此舉又引發收視新一輪下滑,如此惡性循環,到后來,一些節目竟出現零收視率。

  沒完沒了的股權紛爭也磨光了人們對亞視的信心,2014年底更爆出欠薪丑聞,人才大量流失。2015年4月1日,香港政府宣布不予亞視發放新的免費電視牌照,這家存活了半個世紀的華人電視臺將在明年4月1日壽終正寢。時至今日,王征仍未找到愿意接手這個“爛攤子”的買家。

  “亞視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調,之前都很艱苦,后來還弄了些不懂(電視運營)的股東,包括內地和臺灣的,股東之間又吵架。”蘇鑰機說,“大家質疑王征是不是真有心想把這個電視臺搞好。”

  不過,王征入股亞視宣告失敗的前車之鑒并仍未能抑制內地資本進入香港電視界的熱情。2015年4月22日,黎瑞剛旗下的華人文化傳媒投資公司入股TVB單一最大股東Young Lion。

  Young Lion財團由“殼王”陳國強、臺灣女首富王雪紅和私募基金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組成,于2011年收購了TVB創始人邵逸夫持有的26%的股份,成為TVB單一最大股東。

  新加盟的華人文化傳媒投資公司隸屬于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hina Media Capital,下稱CMC),發起方包括上海東方傳媒集團和國家開發銀行等,由黎瑞剛創辦并出任主席。有“中國默多克”之稱的黎瑞剛曾任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總裁,在內地影視、文化和傳媒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資源。

  2010年,CMC投資默多克的星空傳媒,2012年,又同美國夢工廠合辦東方夢工廠。黎瑞剛從不掩藏自己的野心。他曾對《商業周刊/中文版》表示,要把CMC做成一個像阿里巴巴一樣、世界級的媒體娛樂公司。此番入股TVB,CMC的版圖進一步擴張到了香港。

  就在黎瑞剛入股消息發布的第二天,TVB宣布王雪紅辭任非執行董事,由許濤繼任。后者是引力控股的董事總經理,該公司是華人文化一直以來的合作伙伴。

  “稱霸”香港免費電視三十余年的TVB,近來頻現頹勢。其出品的節目質量被指不斷下降,收視也長期徘徊在2字頭,2014年TVB凈利潤從前一年的17.38億港元(約合13.96億元人民幣)跌至14.1億港元(約合11.32億元人民幣)。前競爭對手亞視尚未斷絕生機,新的競爭者早已“磨刀霍霍”。除了早前獲批免費牌照的香港電視娛樂(隸屬于李澤楷旗下的電訊盈科),還有伸長脖子等待牌照的香港電視、奇妙電視和永升。

  未來10年,包括TVB在內的這5家電視臺合計將投入167億港元(約合134.1億元人民幣),而它們所瞄向的市場,也不再局限于香港一地。

  早在2012年,TVB就和CMC、上海文廣合資成立了翡翠東方,將TVB的內容發行到內地、并參與內地綜藝和電視劇的投資。

  “內地資本很大,跟內地建立關系網,營運上有一些便利,你到內地去拍劇、發行你的節目,合作更有效率。”蘇鑰機說,但他同時表達了對內地資本進入TVB的擔憂,“從理想角度看,香港媒體就純粹是香港人擁有比較好,其他背景的人進來會很復雜。大家比較擔憂你的報道立場會不會受到影響。”

  隨著內地經濟體量的迅速膨脹,香港GDP占內地的比重從1993年的27%降至如今的不到3%。內地資本的角色亦在發生變化:從1980、1990年代想要融入香港、從后者蓬勃的經濟發展中分一杯羹,到如今想要領航整個行業。

  2014年,樂視攜4K超級電視打進香港付費電視,主打電視機和付費內容捆綁銷售的模式。據樂視香港官方提供給界面新聞的數據,截至2015年第一季,其超級電視已在香港銷售約1萬臺,是同類產品中的銷量冠軍。在香港某論壇上,一名網友對樂視電視機的評價是:“便宜得嚇人!”

  “香港市場本身就是文化娛樂產業相當成熟的地區。”樂視亞太區執行總裁莫翠天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單個用戶的價值相當高,特別在付費業務這塊,甚至超過了個別歐美國家。”

  據莫翠天介紹,香港用戶已有二三十年的付費習慣,每個家庭每月在付費電視上的開銷在130-190元,而內地只有“十塊二十塊”。在樂視可見的范圍內,香港付費電視市場價值五六十億港元。

  為此樂視要投入3億元在香港購買節目版權,包括韓劇、歐美劇、好萊塢電影、香港及內地電視電影。“香港市場很成熟,但缺的是內容,我們要給消費者可選擇的內容。”莫翠天說。

  在他看來,香港的電視業和互聯網視頻簡直辜負了這個大好市場。“香港沒有互聯網視頻,從來沒有。包括Now TV、iCable到現在還是保留著非常傳統的商業模式,靠直播,根本沒有互聯網的用戶體驗,不能自由選擇、單點單播。”他所指的是香港目前有3家持牌經營的收費電視臺,包括香港有線電視iCable、Now TV和無線網絡電視。

  進入香港以后,這家視頻網站深諳本土化的重要性,以每集超過100萬港元(約合80.3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投資開拍了首部4K港劇,由本港明星應采兒做監制,從演員到語言全是本土化的。

  樂視看重的不僅僅是香港的市場。“香港是我們面對整個亞太市場的窗口,把在香港的成功案例復制到不同國家去。”莫翠天說,“我們希望能在今年底成為香港第三大付費電視臺,并在2016年做到第二大。”

  樂視的香港對手們還未做出反應,另一家視頻網站愛奇藝已和香港最大的數碼廣告公司pixels建立了合作關系。這家香港五大在線視頻網站之一目前擁有50萬名活躍用戶,背靠著老東家百度龐大的用戶數據庫,愛奇藝在廣告商方面占據了地利人和。

  “香港電視經營者面對著國內的這些巨企,無論公司規模、掌握的市場資源、以至不習慣顛覆性的營銷手法,都在面對極大的困難。”《星島日報》前行政總裁、新聞網站巴士的報創始人盧永雄發表了一篇名為《純搞本地電視好快死》的文章,分析樂視進軍香港帶來的威脅。

  這位資深傳媒人為香港的本土經營者感到憂心忡忡,“如果不用跨界跨地域的方式去經營,無論是想維持現有的市場占有率或者攻入新市場,都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今,跨地域與跨界的方式都出現了。那么,茶餐廳打烊后,于深夜趕回家的收銀阿姨,還會選擇打開電視收看《大時代》么?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