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鄭達偉報道:「上車難」幾乎是普遍港人的生活寫照,其中有部分市民更將問題成因歸咎於內地買家,甚至認為當局應再次實施「港人港地」政策,以確保本地買家的「上車」機會。不過有消息指出,在今年首季每月住宅交易量當中,非本地買家僅占1.5%,情況遠低於引入買家印花稅前。
管制措施收成效
面對社會上有聲音要求當局應再次實施「港人港地」政策,運輸及房屋局署理局長邱誠武昨日回應時指出,過去政府推出多項管制物業市場措施,已成功令到本地私樓中的非本地買家占比大幅下降,故認為現階段未有實施政策的需要。他解釋,在今年首季每月的住宅物業交投中,非本地買家僅占其中1.5%,即平均每月約93宗,有關數字比起2012年引入買家印花稅前的356宗已有大幅下降,故相信有關措施已可有效控制非本地買家認購本地住宅物業的情況。另外,他又提及有關政府為租客提供租金援助的問題,認為措施難以直接惠及住客,反而會為業主提高租金帶來藉口,變相成為業主的額外租金收入。
峻瀅II內地買家最多3%
此外,近日大賣的長實旗下將軍澳項目「峻瀅II」,據集團投資董事郭子威透露,項目兩房單位仍是以本地買家為主,而內地客方面則只占2%至3%。有關「港人港地」政策實施的目的是為優先確保本港市民的住屋需要,同時亦達到平衡物業市場供需情況的效果,據悉,有關政策僅曾就2013年6月兩幅位於啟德的住宅用地招標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