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

低價不是電商唯一核心競爭力

2015-06-05
来源:廣州日報

  改變電商粗放型發展生態,一方面要落實責任主體,進行內部治理;另一方面強化法律與行政監督,落實外部監管。與此同時,需要創設條件、優化環境,把電商間的競爭引向良性軌道,而不是一味打價格戰。

  國家工商總局近日下發通知,從7月份至11月份開展紅盾網劍專項行動,要求重點“嚴管”網購平臺,其中兒童用品、老年用品等將是整治的重點。國家工商總局要求落實網店實名制,網絡交易平臺在開展集中促銷活動時,要公開促銷規則等。

  消費者上網購物,除了精準選購、送貨上門的便捷之外,價格是最大誘因——同樣一件商品,官網比實體店便宜一大截也不出奇。當然,低價也被電商當作核心競爭力,無論是應市促銷,還是造節“血拼”,低價往往是屢試不爽的造勢手段,促銷戰無一例外都演化為價格戰。電商發展史,就像一部商品價格戰爭史。事實上,價格也是電商的優勢之一。一是,與實體店相比,電商省卻不少鋪租和工資等成本;二是,以量換價,電商有與廠家博弈的資本;三是,電商以低廉的價格獲得一些廠家、商家積壓的貨物。

  然而,商品利潤總是有限的。過猶不及,無節操、無底線的價格戰到頭來必然傷及消費者權益、威脅市場秩序。“先提價、后打折”、“先低價打折吸引消費者、后以無庫存為由不予銷售”、“單方面變更、撤銷促銷活動”、“貨不對板”等誤導、欺騙消費者的行為頻頻發生,飽受詬病,不是沒有理由的。去年,一位消費者參加某知名電商促銷活動,購買3臺60英寸智能電視機,實際測量屏幕只有45英寸,消費者將電商告上法庭,獲得勝訴。市場缺乏道德血液,不完全是電商誠信問題,把低價當作唯一核心競爭力也應承擔部分責任。

  如果說,粗放型工業需要轉型升級,走過混沌草創期、體量日漸龐大的電商也需要轉型,向創新要質量,向品質要效益,而不是永遠依賴價格這一手段。生態、流量、品類、貨源、策劃、服務、物流、品牌等元素,都可以成為電商的核心競爭力。以“品牌”為例,專心做品質,把品牌做好,不但可以避開與其他電商的價格混戰,甚至還可逆勢而動,將理性的價格曲線向外平移到一個“非理性”的價格曲線。以褚橙為例,市場上普通臍橙價格在每公斤8~14元,褚橙每公斤30~32元,跟進口臍橙同一價位,就是一個品牌塑造和故事營銷最佳商業案例。

  許多業內人士也意識到,電子商務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要突破瓶頸,實現一個新的突破。改變電商粗放型發展生態,一方面要落實責任主體,進行內部治理。平臺方和具體賣家之間有合同服務關系,平臺有權利也有責任對賣家進行管理,用扣分、賠償、封店等手段進行約束。日前,10家大型電商平臺共同簽署《電商企業落實經營者首問和賠償先付制度承諾書》,可以視為一種自律行為,有助于提升電商企業責任感。另一方面強化法律與行政監督,落實外部監管。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等法律體系,對虛假宣傳、價格欺詐、虛假產品等行為進行打擊,對物流、售后等服務環節進行立法,以切實全面保護消費者權益。與此同時,需要創設條件、優化環境,把電商間的競爭引向良性軌道,而不是一味打價格戰。

  放眼未來,從價格競爭到品質競爭,是電商發展大趨勢。誰能抓住先機,就能在分化、細化的市場中站穩腳跟,贏得市場。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