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正在孟加拉訪問的印度總理莫迪,代表本國政府同孟加拉簽署了一項歷史性的領土互換協議,從而解決了兩國數十年來的邊界糾紛。按照協議,兩國境內所有的對方飛地都將屬於所在國所有,共涉及162塊飛地,總面積達2萬多公頃。這意味著,生活在這些飛地上的5萬多名居民將重新確認國籍,從而結束無人問津、缺少保障的日子。由於印度同幾乎所有的鄰國都有領土爭端,印孟領土糾紛的迅速解決難免讓人產生聯想:其他爭端能否復制印孟模式呢?
印度對孟加拉很大度
印孟領土糾紛的解決,固然得益於某些特殊因素,比如雙方交換的都是「飛地」——由於這些「飛地」都是坐落於對方境內,雙方都難以對這些地塊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并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所以從原則上說,交換飛地對雙方其實都有利。但這一點成立的前提是雙方的飛地面積大致相等,且資源稟賦相差不大,而現實卻是,印度在孟加拉境內的飛地總面積達1.7萬公頃,而孟加拉在印度境內的飛地總面積卻只有7000公頃,且印度飛地的水資源比較豐富,孟加拉飛地的水資源則比較貧乏。這樣的狀況,使得直接互換全部飛地明顯是一項不公平交易。正因為如此,雖然早在1974年印度時任總理甘地就與孟加拉時任總統拉赫曼簽署了《土地邊界協議》,而且孟加拉很快就批準了這個協議,但印度卻由於國內反對聲太強,導致協議未能在聯邦議會通過。到了2011年,印度時任總理辛格再次準備簽署這個協議,但遭到了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黨的堅決反對,協議再次夭折。如今人民黨已經成為執政黨,議會的反對阻力也就基本消除了。
印度政府為何要簽署這項令其「吃虧」的協議呢?印度《經濟時報》發表文章稱,雖然這個交易使印度在土地和水資源這兩個領域里成為一個凈損失者,但是從一個更寬廣的視角來看,印度卻是一個凈得者——因為它重塑了印度在孟加拉的形象。也就是說,印度政府算的是深一層的政治和外交帳,而非表面上的有形利益。
不過發人深思的是,印度政府簽署這樣的「吃虧」協議,國內輿論不僅沒有「賣國」的指責,反而整體反應良好。很難想像,這樣的協議會發生在中印或印巴之間。
印處理涉華問題有「心理障礙」
眾所周知,中印之間也存在著領土爭端,中國的藏南地區大片領土被印度占領著,而印度也聲稱中國控制下的阿克賽欽地區屬於印度領土。雙方已經於前段時間開啟了領土談判。既然是談判,就意味著雙方都必須妥協、讓步,誰都不能只認自己的死理。但從印度國內傳出的信息來看,印度輿論缺乏起碼的靈活性,要求印控領土「只能進不能出」的呼聲非常強。這與對待印孟領土糾紛中的大度心態形成鮮明對比。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這當然有歷史因素。當年,孟加拉是通過戰爭手段脫離巴基斯坦統治而實現獨立的。在那場戰爭中,印度的介入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基於地緣政治的原因,印孟雙方都樂於發展相互緊密關系。不過,更深層的因素則是,作為大國的印度在與小國孟加拉談領土問題時,不會因為吃點虧而產生「屈辱感」。這背后反映的是大國自信,自信是大度的前提。
與此相反,由於中印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以印度完敗告終的邊境戰爭,如今中國的崛起又讓印度倍感地緣政治上的壓力,這兩種因素都導致印度朝野在涉華問題存在著明顯的「心理障礙」。這個「心理障礙」就是弱國心態。表現在領土問題上就是,即便政府基於務實考慮想有所妥協,也擔心會被民間指責為「軟弱」、「賣國」、「屈服於中國強權」等,可供操作的空間其實并不大。
所以,雖然中印領土談判剛剛起步,可以肯定的是,這場談判的復雜程度與印孟之間的交換飛地不可同日而語。不要說指望印度在談判中表現得很大度不現實,就是合理的妥協都會比較困難。香港商報評論員 余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