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7

網購特供家電功能縮水 服務滯后易引糾紛

2015-06-17
来源:通信信息報

  近來,在網絡上購置家電愈發普遍。但網絡購置家電真的安全省心嗎?據《廣州日報》日前報道,網購家電一直是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不僅質量問題嚴重、山寨普遍,還存在著售后服務難、維修費用高等痼疾。與此同時,網絡特供家電在外觀上與線下產品一模一樣,價格雖然便宜,但功能卻縮減不少,消費者需對網絡特供產品保持理性的消費心態。

  網絡特供家電功能“縮水”

  近兩年隨著家電電商的迅猛發展,以及消費者網絡消費熱情的提高,網購家電不再是一件新鮮事。但是網購家電也蘊藏著質量風險。據《廣州日報》報道,市民蘇小姐在網絡上購置了一臺消毒柜,可是碗柜的門有質量問題,無法正常關上。而蘇小姐一直與賣家協商無果,遭遇了維權難的尷尬。

  網購家電質量問題屢見不鮮,而網絡特供家電逐漸引起了消費者的注意。市民徐小姐表示,線上線下外觀一模一樣的產品但線上產品在功能上卻缺斤短兩。業內人士表示,徐小姐可能遭遇了網絡定制版產品。他解釋道,“同一個廠家生產的平板電視、冰箱、洗衣機等產品,供應給實體賣場和電商渠道的貨并不一樣。即使是同一款式的產品,‘電商版’在外觀設計、液晶屏類型、底座選材、能效等級、具體型號的尾數上也都會有不小差距。”

  網絡特供存誤導消費嫌疑

  網絡特供產品與線下產品質量不盡相同,甚至“偷工減料”,其實是市場環境所致。

  其一,在當下競爭日益激烈的電商市場,價格戰成為了主旋律,而家電市場利潤薄,如何省成本成為了電商頭疼的問題。從其他品類產品來說,“專特供”會給人一種“質量更好,檔次更高”的印象。但家電網絡市場恰恰相反,也就是說,電商模糊了概念,讓消費者誤以為是僅是線上線下“差別供貨”。

  《北京青年報》曾指出,廠家為愛打價格戰的電商渠道單獨定制“專供機型” 在行業內已是公開的秘密。廠家表示,“他們(電商)訂貨時往往直接給我們限定價格,直接就說你給我造出多少錢一臺的電視或者冰箱。”

  其二,對家電“特供”概念不明了的消費者,在不注意商品細節的情況下就會被電商忽悠。據了解,多數消費者在網購家電時,多關注產品外觀,很少會注意產品的各項參數。更別提拿實體渠道與電商渠道的商品貨比三家。消費者在被網絡的優惠價格吸引下,只要看包裝一樣,就會覺得“網購真便宜”,愉快地下單。

  其三,大多數消費者沒有養成網購收貨時先驗貨的習慣,這就給電商留下了“鉆空子”的空間。當消費者指出特供商品質量存在缺陷,或是功能“偷工減料”,此時,電商就會理直氣壯地指出,“我們又沒講商品型號與實體渠道一樣,重量尺寸等細節都是標明的嘛。”,將責任推給消費者。

  網絡特供商品雖與實體店專賣的不一樣,雖然是正品,價格也較為優惠,但質量的確會低一個檔次,消費者要慎重。

  亟待制定“特供”服務標準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5年一季度小家電投訴情況報告顯示,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12118件,其中質量問題占45.0%,是投訴的重災區。隨著消費者“觸網”的深入,如何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成了至關重要的課題。就家電市場而言,不僅需要提高產品的質量,還要在“特供”上明辨概念,勿讓消費者糊里糊涂地消費。

  首先,明晰“特供”概念。鑒于大多數消費者對“網絡特供”概念頗為模糊,因此,商家需在頁面或產品外包裝上標識以明示,如將功能、尺寸等參數、型號明確告知,讓消費者明白消費,以減少售后糾紛。同時,商家應改善售后服務,讓消費者的投訴及時得到反饋,利于快速解決糾紛。而電商平臺應該加大對名下商戶的監管力度,遇到消費糾紛時,要積極協調解決。

  其次,相關部門應當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對網絡“特供”的概念、范圍、服務標準予以規范,做到有法可依,杜絕給予賣家“鉆空子”的機會。

  作為消費鏈上的重要一環,消費者在買前需要線上線下貨比三家,尤其是購買電子產品,應該對產品的質量以及各項參數有所了解,而不僅僅是關注產品的價格。同時,在電商渠道購買產品,消費者需要將聊天記錄、付款證明等信息予以保存,以便日后遇到消費糾紛時,可以作為證據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言以蔽之,“網絡專供”不應該是粗制濫造、產品低質,甚至是各類山寨產品的代名詞,否則商家只能是失了民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利于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