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亞投行具開放性

2015-06-24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是中國逐步積累國際金融合作經驗產生出來的。在此之前,中國參加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與亞洲發展銀行的工作,在美日主導下開始認識國際金融管理,其后清邁倡議的外匯資金池措施,中國與其他國家貨幣互換協議,以至金磚五國發展銀行、絲路基金等,都是一步一步演化出來。其間在俄羅斯的反對下,中國未能牽頭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發展銀行,屬一挫折。但今次在美國反對、日本杯葛下,亞投行獲得歐亞非國家的踴躍參加,證明了中國在國際金融管理方面的大成功。

  亞投行的創始國,4月中有57個,將來還會有主權國和非主權地區的成員,總數當比美日主宰的亞洲發展銀行在創辦時為多。1966年該行創立時只有30個成員國。參加亞投行的歐洲國家比50年歷史的亞洲發展銀行還多1國。且亞投行有中東、中亞、非洲和南美洲國家參加,無論是國家數目與覆蓋區域都比亞洲發展銀行為大。顯然亞投行在立足亞洲方面比較深,國際化層面也比較大,已經不是單純的區域組織了。

  中國與亞投行的成功在於把不同陣營,乃至對立的國家拉攏在內,化除政治對立。例如,中國與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問題上頗有分歧,但菲越兩國都參加了亞投行。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和伊朗有問題,但一眾均參加亞投行。相反地,它們都沒有成為亞洲發展銀行的成員。俄羅斯也不屬亞洲發展銀行,卻協助創立亞投行。亞投行缺乏的是南太平洋島國,可能是它們缺乏資金。在亞投行創立大會之后,相信會有更多的亞洲和亞洲以外的國家參加,組織的性質便超越亞洲,成為可與世界銀行等互相競爭的全球組織了。

  中國在亞投行是最大股東和倡議者、創立者,可是,中國已放棄否決權,從而不仿效美國、日本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與亞洲發展銀行的傳統控制做法。中國強調亞投行是開放性的區域主義,并且身體力行,這肯定會對美日的霸權主義起著巨大的挑戰作用。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