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微眾網商銀行陸續開業 阿里突圍農村電商

2015-07-06
来源:經濟參考報

  核心提示: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前期微眾銀行、網商銀行進入市場的路子類似,都是基于現有的客戶基礎和數據基礎來投放產品,網商銀行的考核目標不是市場規模,也不是利潤率,而是所服務的中小企業客戶和普通消費者的數量以及客戶忠誠度,這一點和微眾銀行類似。更重要的是,網商銀行獨立開發“去IOE系統”,金融云技術能力、基于大數據的風控能力未來將會開放給其他金融機構,在技術上無疑將領跑。

  微眾、網商銀行陸續開業,兩家銀行的第一款產品不約而同地都針對個人小額貸款。網商銀行此前表示,產品利率將低于微眾銀行“微粒貸”。兩家網絡銀行的競爭似乎已箭在弦上,不過微眾銀行依托騰訊的客戶基礎將重點放在個人理財,而阿里則寄望于通過農村電商將網商銀行的客戶群下沉。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微眾銀行繼“微粒貸”后還將上線個人理財產品,未來也會和銀行合作推出由銀行資金共同參與的針對消費金融領域的信貸產品。記者注意到,阿里巴巴集團近來正在推廣“村淘”計劃,在農村鋪設電商網絡、物流網絡,在此基礎上隨時都有產生金融服務的場景,這也將成為網商銀行下沉到農村的突破口。

  事實上,網商銀行的客戶基礎正是基于大股東阿里的電商平臺客戶,加之螞蟻金服旗下阿里小貸客戶,大量的平臺交易數據以及前期客戶積累,意味著網商銀行在信貸業務投放方向上不至于“白手起家”。

  與網商銀行相似的是,微眾銀行的客戶基礎依托的也是其大股東騰訊的社交平臺,通過這一渠道輸出信貸產品或理財產品,帶動金融消費。“微粒貸”目前尚處于內測階段,“白名單制”將客戶的選擇權掌握在微眾銀行手中,隨著“微粒貸”客戶范圍的擴大,其風險容忍度也將逐步放開。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前期微眾銀行、網商銀行進入市場的路子類似,都是基于現有的客戶基礎和數據基礎來投放產品,網商銀行的考核目標不是市場規模,也不是利潤率,而是所服務的中小企業客戶和普通消費者的數量以及客戶忠誠度,這一點和微眾銀行類似。更重要的是,網商銀行獨立開發“去IOE系統”,金融云技術能力、基于大數據的風控能力未來將會開放給其他金融機構,在技術上無疑將領跑。

  據了解,傳統銀行對國外提供的IOE技術構架有著非常大的依賴性。“這套系統的優勢在于對數據有同步三次的備份,同時在客戶量和流量急劇增加的情況下,會設置一個觸發值,自動實現數據庫處理橫向擴展,不至于造成系統崩潰,該系統已經在前不久通過了監管部門的驗收。”網商銀行首席信息官唐家才告訴記者。

  除去技術實力,如何開拓市場也至關重要。在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看來,理想的合作模式是,直接把微眾的客戶變成合作銀行的客戶,微眾對于合作銀行而言就是產品供應方,提供平臺用戶,而微眾銀行這樣的平臺必須具備持續開發客戶的能力。如此讓渡自身資源換取市場機會,并非僅是微眾一家的選擇,網商銀行同樣有著類似的考慮。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目前,很多銀行錢多,但就算有心服務小微客戶,他們找客戶的成本也非常高。另外,他們識別客戶風險也要成本,所以,平臺化意味著網商銀行、微眾銀行將輸出自己的風控能力,幫別人貸款,并抽取一些分成作為收入。至少在零售銀行領域,解決小微及個人客戶需求上,互聯網銀行的確具有優勢。”

  郭田勇同時表示,網商銀行與微眾銀行未來的發展逐步會有區分。阿里做電商起家,生態圈中的商戶、賣家很多,在服務小微企業上,具有先天優勢;騰訊網羅的社交領域,掌握大量的個人社交數據,因此,微眾銀行在開拓個人業務上更有空間。

  對于這兩家網絡銀行而言,基于互聯網的消費行為和信用包括社交網絡信用,如何有效轉化為借貸中的信用管理,依然是行業內的難題。另外,在阿里平臺上存在著不少類似于刷單的數據造假,純粹的通過數據把控風險也未必能做到百分之百可控。

  在監管制度方面,遠程開戶還未落地,“面簽”無法突破的話就很難積累真正意義上的網絡銀行客戶。諸如微眾銀行的“微粒貸”,其貸款收付、結息等資金結算都要在財付通體系內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而言,該產品并非是一款純粹的銀行產品。

  另外,資金來源方面,微眾和網商銀行都表示同業拆借或者信貸資產證券化處理都可以獲得資金流動性,但在現有的銀行業監管標準下,純網絡化銀行依然將面臨資本充足率、流動性指標和撥備覆蓋等考核的挑戰,未來對網絡化運作的民營銀行差異化監管,監管層能給予多大空間,業內都將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