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環時:中國社會的承受力被低估了

2015-07-08
来源:環球時報

  原標題:社評:應對不測和爭議,承受力至關重要

  中國股市前兩周不斷暴跌,政府在上周末推出大規模救市措施,從本周前兩天的情況看,A股大盤的狂跌之勢似乎有所放緩,但創業板跌勢仍猛,滬市中也有不少個股繼續陷在跌潮中尋求突圍。股市的嚴重局面確為中國重新開市以來所少見。

  股市非正常暴跌必有原因,查清它們並做有針對性的改革和調整非常重要。然而從另一方面說,出現“股災”又是金融市場成長路上很難避免的一幕。不斷完善的監管並非總能跑贏風險的積累,曆史顯示,任何社會總會陰差陽錯導致各種危機的出現。而一個社會能否前進得平穩,一方面取決於它避免和修正錯誤的能力,一方面取決於它遭遇大小問題和危機時的承受力。

  總體來看,中國比較重視避免危機,對發現問題、將問題控制在爆發之前或者爆發早期很下工夫。這顯然是對的,這種思維對中國社會這些年保持大的穩定做出了貢獻。

  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當一個社會相對平靜的時間久了,“不出問題”廣泛成為社會治理目標之後,這個社會的承受力就會相應逐漸減弱,管理者和民眾就會對具體問題變得敏感。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這也許是另外一種“風險”的積累。

  中國是複雜的大社會,國際上以及內部有可能脫離國家調控機制的因素很多,這些年的總體形勢是穩定的,但具體問題乃至危機實際上層出不窮。僅2008年以來,中國經曆了西藏和新疆大的暴力恐怖事件,奧運會聖火傳遞遭到罕見破壞,互聯網輿論集中導致了一批公共事件,此外出了一批過去不可思議的高級別貪官等等。

  在這些事情爆發之前,都會有人認為它們一旦出現帶給中國社會的沖擊是很難承受的。但現實是,它們來了,造成了局部和一時較嚴重的麻煩,但中國社會大的穩定巋然不動。事實上每一個較嚴重問題的爆發在帶來沖擊的同時,也鍛煉、洗禮了中國社會的承受力。中國強大有一部分是因為我們穿越了這二十幾年從蘇聯解體開始的國際大動蕩,也經曆了國內一次又一次的“意外事件”,中國是什么都見識了的、也什么都應對了的國家。

  中國社會的承受力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這種低估在民間和政府層面都有。它的表現是,一旦出了某個問題,一些輿論就嗷嗷叫,普通事被喊成大事,大事被說成“天要塌了”。官方應對手段其實挺多的,但應對方式有時顯得緊張,從而又導致官方應對是否“正確”和“過度”的爭論。由於中國互聯網輿論場是分裂的,官方挺想讓大家都滿意的,但又不可能做到。

  社會的承受力問題和國家治理理念緊密相關,首先國家的治理理念應當越發清晰,其次具體措施應建立在對社會、人心深刻的理解基礎上。比如,社會對這一次股市暴跌的承受力到底如何,與政府出什么樣的救市措施,以及管理金融市場的理念、政策是否得當有密切關系。居安思危並不是一句過時的話。

  中國具有防范和解決危機的強大能力,我們還需讓自己和世人都相信,中國同樣能承受終歸要漏網跑出來的各種不測事件。這樣的中國不僅穩在當下,而且為穩在長遠儲存了寶貴的信心。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