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劉家麗報道:本港樓價越升越有,不少市民心急入市,尤其細價樓方面,呎價及成交價屢創新高。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發表網誌,提醒市民深思細價樓呎價破頂現象,指大家參考的樓價指數,並不反映一手巿場情況,而過去年幾,發展商促銷單位的優惠,有時達到樓價雙位數,更出現一手樓呎價較二手樓便宜。他又指,未來落成量增加,值得巿民留意,市民不應心急上車。
陳茂波稱,在一手樓成交增加的情況下,未來供應量仍然可觀,估計未來三至四年的潛在一手樓供應量將高達8.1萬個單位,實用面積700平方呎以下的單位佔了近七成。而過去四年新增私人住宅地,合共可供興建逾8.7萬個單位,較近五年間一手樓總吸納量多出34%,而過去20個月的一手樓成交已經大增,一手樓的實際呎價試過較二手樓便宜,認為一手住宅供求失衡問題正逐步紓緩。
除了上述的潛在供應量外,私人住宅的動工量和落成量亦是房屋供應的重要參考數據。以動工量而言,過去三年的平均每年動工量為約1.67萬個單位,較過去五年的每年平均1.06萬個單位,大幅增加約58%。落成量亦自然相應增加。明年的落成量將會達到約2萬個單位,較過去十年的平均數高約七成。
小型單位帶動樓市上升
陳茂波在文中又講述現屆政府過去三年的土地工作。他表示,本港在03至09年暫停賣地,消化03年前供過於求的情況,但亦同時埋下現時供不應求的種子,形容現屆政府在增加土地供應方面在「追落後」。他認為,如果在土地供應方面的工作能堅持並陸續得到成果,供求失衡的情況便有望扭轉。
至於過去一年多以來,二手樓的樓價屢創新高,很大程度是由小型單位帶動。陳茂波指,小型單位帶動樓市不斷上升,40平方米以下的單位,去年的呎價升幅,是100平方米以上單位的一倍。他表示,這些單位的樓價較細,按揭成數較高,較容易被心急「上車」的巿民吸納,致個別單位呎價出現「破頂」,以至個別新界區單位呎價比巿區同類單位更高的現象,值得市民深思。
這亦與市民參考的樓價指數有關。他指出,市民普遍參考的樓價指數,只反映二手巿場的樓價,並不反映一手巿場情況。據報道,過去20個月發展商為了促銷單位提供的優惠,有時高達雙位數,而一手樓與二手樓有關的溢價已大幅收窄至10%以下,去年第二季和第四季,個別更出現一手樓呎價較二手樓便宜的情況,對此他提出,這是否跟發展商對後巿看法、持貨量、發展商之間的競爭,及未來房屋供應持續增加有關。
市場競爭令市民選擇多
有聲音認為,現時樓市存在發展商以「唧牙膏」方式賣樓主導市場,對此陳茂波又用數據向市民展示,個別發展商難以主導一手樓市場單位推售步伐及定價,指無論在政府官地,抑或鐵路物業發展和巿建局的大型項目,亦同樣存在競爭,而市場有更多競爭,市民就可以有更多選擇。
過去三年政府推出多幅中小型用地,讓規模較小的發展商較容易進場參加競投,增加巿場競爭。數據顯示,過去三年售出的84幅住宅用地,只有15幅(約18%)由坊間所謂四大發展商投得,其餘的則由40多家不同的發展商/基金單獨或合資投得。過去18個月推出的鐵路物業發展和巿建局的大型項目,亦未見有一個發展商獨攬的情況出現,項目多數由不同發展商投得。由此可見,私人住宅發展商的巿場競爭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