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刊記者/許戴佳
4款產品的SPF(防曬傷功效)標示值均為30。而測試結果顯示,自然堂表現較佳,高達32,妮維雅也有28;曼秀雷敦與碧柔則遠離標稱值,僅有24、21。
夏日炎炎,為抵御紫外線侵襲,是該入手防曬裝備了。
中國的防曬產品須經嚴格審批,獲得特殊用途化妝品批準文號方可上市。但批文就是良心產品的保證嗎?
2015年5月,《消費者報道》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自然堂、妮維雅、曼秀雷敦、碧柔等4品牌防曬霜,測試其防曬傷(SPF值)、抗曬黑(PA值)功效。
4款產品的SPF標示值均為30。而測試結果顯示,自然堂表現較佳,高達32,妮維雅也有28;曼秀雷敦與碧柔分別為24、21,與標稱值不只一步之遙。
碧柔、曼秀雷敦防曬傷功效與標稱不符
消費者耳熟能詳的SPF值,體現的是防曬品抵御紫外線曬傷皮膚的性能。
“一個沒有任何防曬措施的人,如果待在陽光下10分鐘后皮膚變紅,使用SPF30的防曬品后,表示可延長30倍的時間,即300分鐘后皮膚才會被曬紅。SPF值越高,產品防曬傷的功效就越強。”廣州萊德璞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的唐工程師向《消費者報道》記者解釋。
“SPF值是多名志愿者人體測試的有效數據平均值。但因個體的差異性,同樣的陽光強度與暴曬時間,每個人的曬傷程度有所不同。所以,產品標示的SPF值與實測值之間有一個允許誤差范圍,當低于標示值的83%,就屬于標稱不符。”中國衛生部化妝品評審專家賴維進一步解釋。
即標示SPF30的防曬產品,實測值低于24.9,就是與標稱不符。
本刊此次的檢測結果顯示,自然堂的表現最佳,高達32,妮維雅也有28;曼秀雷敦與碧柔則遠離標稱值,分別為24、21。
圖為4品牌防曬霜SPF值
“防曬霜的SPF值實測值與標稱值不符的情況并不少見。在實驗室每年的資質認證測試中,也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上述檢測機構的唐工程師告訴記者,“其中不少是已經拿到特妝文號(特殊用途化妝品批準文號)的產品。”
對此,美國建明工業有限公司個人護理部銷售總監劉建中表示:“特殊用途化妝品的審批制度,確實將許多條件不成熟的企業剔除出局。但獲得批文后的企業,只需每4年提交資料備案,無需復檢。所以,有部分企業將穩定性最佳的產品送審。但上市產品效果能否跟審批時持平,就看企業的良心了。”
防曬劑用量是問題關鍵
對于影響SPF值高低的原因,素有“化妝品警察”之稱,以分析各品牌化妝品成分、鑒定產品效果在業界享有聲譽的美國專家寶拉?培岡向《消費者報道》記者指出:“防曬劑的用量才是問題的關鍵。”
“防曬劑的添加量越大,防曬效果自然越好,但使用后會有油膩、厚重、泛白的問題。有些企業的技術落后,不能平衡防曬與膚感的問題,就會選擇減少防曬劑的用量。”寶拉·培岡表示。
此次送檢的碧柔防曬潤色隔離乳液SPF值跌至21,與標示值30相距甚遠,其產品成分表只注明了氧化鋅、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2種防曬劑。而SPF值最高的自然堂,添加的防曬劑高達7種。
對于該測試結果,劉建中認為:“一般情況下,僅僅添加氧化鋅、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這2種防曬劑是很難達到SPF30的,因為每種防曬劑發揮功效都有一定的飽和值,當達到飽和值后,再添加也不能提高防曬效能。”
碧柔的生產商花王公司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在研發過程中,已攻克添加較少種類的防曬劑達到高SPF值的技術難關。”
對于《消費者報道》的送檢結果,公司在與多方機構進行確認,究其原因尚未明確。
為此,《消費者報道》記者采訪了曾主導建立通行全球的防曬劑檢測標準的德國化工企業巴斯夫。但在記者向其詢問有關防曬技術的研究進展時,對方卻以“這項技術還處于敏感階段”為由,拒絕回應。
針對巴斯夫的回復,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巴斯夫以吞并同類公司的方式,早已占據全球大部分化妝品原料的供應市場。全世界一半的化妝品品牌都是其客戶時,不敏感的問題也變敏感。
劉建中指出:“以國內現階段的技術水平,要達到高SPF值并不是什么難題,防曬劑的成本才是壓在企業頭頂的大石。”
而同樣添加了5種防曬劑的妮維雅與曼秀雷敦,SPF值也有差距,分別為28、24。
對此,劉建中解釋說:“高的SPF值需要多種防曬劑的復配,這在業內早已達成共識。但不同的防曬劑組合,也會有差異,防曬劑與油脂的組合也會有影響。適宜的配方組合需要長時間反復實驗才能得出。”
“除了防曬劑用量得當,良好的均質分散技術也可以確保高的SPF值。”自然堂研發部相關負責人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