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2

赴港求学退潮:高房租也是帮凶

2015-07-2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3/2014年度至2014/2015年度,內地赴香港讀書的學生人數僅增加了236名,遠低于往年2000人的增幅

 
  羅琦
 
  為了趕在8月份學區房租房高峰到來前敲定住處,7月20日,李超(化名)從江西南昌直飛香港,隨身還攜帶著一張8萬港元的銀行匯票。
 
  一下飛機,他便馬不停蹄地趕到銀行取現。這一天,是他和另外兩名赴港讀書的小伙伴跟房東簽約的日子。根據約定,他們必須在這一天交齊一年的租金加中介費,總共約17.5萬港元。房子只有409平方呎,即38平方米。
 
  每年,都有許多像李超這樣赴港的內地大學生提前到香港為開學做準備,因為他們知道,在香港租學區房得靠“搶”。
 
  不過,美聯物業沙田中心分行助理區域經理陳國良告訴《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根據他的觀察,今年內地學生高價搶租的情況可能有所退潮。原因很簡單,近兩年數據顯示,赴港讀書的內地學生增幅有所放緩。而這一現象的出現與學校、學生間的雙向選擇,以及學費、生活等成本太過“任性”不無關系。
 
  申請赴港就讀內地生大幅下滑
 
  拿到現金,李超直奔大圍地鐵站門口的一家地產中介公司,跟中介、房東寒暄起來。一小時后,香港房東收完錢滿意地走了,而李超他們也正式開始了“港漂”之旅。
 
  像李超這樣懷揣著夢想到香港求學的內地學生不在少數,根據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數據,自從2010/2011年度開始,內地學生赴港留學的人數呈現井噴式爆發,2011/2012年度至2012/2013年度單單一年之間,內地赴港留學學生突然增加2000人,令2012/2013年度的內地學生數目升至10963人。
 
  截至2014/2015年度,內地赴港學生人數達到11610人,即過去5年內每年都有約577個學生從內地到香港讀書,其中不乏各種高分狀元、就讀研究生院的學生等。
 
  不過,這種內地學生井噴的趨勢可能不會再持續下去了。內地學生和香港高校的雙向選擇關系開始變得微妙起來。
 
  首先,內地學生申請赴香港高校就讀的人數開始出現大幅下滑。根據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嶺南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接到的申請表格,今年香港理工大學的申請人數由去年的3500人減至2300人,跌幅達34%;香港浸會大學的申請人數也下跌了40%,由3900人減至2300人。
 
  香港浸會大學發言人稱,申請來港的學生人數持續下跌的一方面原因,是內地學生外出升學機會增加。另一方面,是香港高校自身招收內地生已接近飽和,更傾向于接收對高校評估有利的國際學生。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盡管各大高校在招生的時候并沒有硬性規定內地學生不得高于某個比例,但由于教育界對大學的評級中,有一項是考核學生國際化比率,令不少學院的院長更傾向于招收國際學生。
 
  這就很好地解釋了,2013/2014年度至2014/2015年度,內地赴香港讀書的學生人數為何僅增加了236名,遠低于往年2000人的增幅。今年7月20日剛放榜的香港中文大學總共錄取了305名內地高考生,比去年錄取的306名學生還少了一人。

  同一學區房租金5年翻番
 
  在香港生活花費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房租。
 
  為什么不住宿舍呢?原來香港本地大學宿舍位置不足一向被人詬病。數據顯示,2012/2013年度,八大資助院校宿舍位置只有33500個,但申請宿舍位置的大學生就多達56000人,接近40%的學生分配不到宿舍。
 
  宿舍一般只給本科生,對于大多數學校來說,只能向內地學生提供最多2年的宿舍,有的學校甚至只提供1年,對于本科有4年的內地學生來說,住不上宿舍只能租房了。
 
  加上此前幾年內地生出現井噴,令香港幾所大學附近的學區房租金大幅上漲,且出現高價搶租的現象,租金更是一路飆升。
 
  據一名地產中介介紹,來自杭州的“土豪”學生一行10人組團到香港,立刻簽下位于香港沙田市中心的3套房子。陳國良對記者稱,7月份沙田中心分行的租房成交量達到60宗,其中有70%都是內地學生來租學區房的。
 
  最夸張的是,沙田中心新寧大廈的一個實用面積288平方呎(約26.7平方米)的兩房單位,月租達到13800港元,相當于每平方米租金為517港元,創下了同一小區每平方米租金最高紀錄。
 
  不過,根據陳國良的觀察,今年內地學生高價搶租的情況可能有所緩解,由于今年房屋供應量相對充足,在已經成交的租房合約里,大部分成交價都是符合市場價格的。另根據美聯物業分析,隨著內地生赴港讀書的人數升幅放緩,加上今年報讀人數出現下跌,預計內地學生搶租熱潮將會有所減退。
 
  李超則剛好趕上這波熱潮退去之時,他以14000港元的價格,租到了一個在大圍地鐵站附近的兩房單位,約38平方米,并成功邀請兩位小伙伴與他拼租,但房東要求李超必須交齊一年房租,否則不會租給他們。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對記者稱,由于過往存在不少違約事件,這些學區房的房東通常要求學生在簽約時交一整年的房租,這些房東占比不會超過20%。
 
  然而,李超根據自己的找房經歷告訴本報記者,要求交一整年房租的房東遠遠超過想象。
 
  林園(化名)是2010/2011年度進入香港浸會大學讀書的學生,她當時租了一套約60平方米的三房單位,月租才7700港元,而且是每月繳付。她告訴本報記者,當時也有同學住過李超所租住的房子,月租也不過8000港元。5年之內,這些樓齡略老的學區房的租金幾乎暴漲一倍。
 
  學費緊追美英一流大學
 
  除房租以外,在香港求學的其他費用也不可忽視,比如不少課程的學費就在一直加價。
 
  一名留學顧問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由于香港的生活成本極高,近年來只增不減,已經接近美國、英國等一線留學地點,所以很多內地學生寧愿多花一些學費,到英美等國家走一圈。
 
  以李超就讀的MBA項目為例,光是學費就要45萬港元,加上他和小伙伴們拼租的小房間,一年房租8萬港元,以及其他雜費,一年花費高達53萬港元,折合人民幣約42.4萬元。
 
  這一花費與其他歐美一線名校的MBA項目已相差無幾。
 
  英國劍橋大學Judge商學院網站顯示,該校MBA的學費是44960英鎊,加上伙食費3500英鎊,住宿費3500至9000英鎊,總共一年的花費約55000英鎊,折合人民幣約53.1萬元。
 
  自2013年開始,香港八大高校的自資碩士課程就開始瘋狂加價,在2013/2014學年,香港有150個全日制及兼讀制的碩士課程加價,幅度在0.5%至40%,讓有志進修的學生感到壓力山大。
 
  以林園所就讀的香港浸會大學國際新聞文學碩士為例,她在2010年入學時所繳納的學費總共是88000港元,而根據學校網站最新公布的學費,這一課程一年學費已上漲至120000港元,漲幅達到36.4%。
 
  就生活成本來說,香港也常年位居高位,令很多內地學生感到荷包緊張,人力資源咨詢公司美世(Mercer)公布的2015年環球生活成本指數調查顯示,香港的生活成本全球位居第二,調查更以一杯咖啡價格為例,香港的價格要達到60港元,是全球最貴的咖啡,比倫敦的約合30港元貴了一倍。
 
  李超在簽約結束后,馬上又登上了回深圳的地鐵,因為他覺得,在茶餐廳隨便吃一頓50港元的套餐,再住一晚700港元的三星級酒店,實在有點太過于“奢侈”了,接下來他面對的還有兩年的香港學習生活,更多的花費在等著他。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