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2

地方樓市“半年報: 沿海省份漲幅明顯

2015-07-24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在樓市3·30新政之后,全國樓市明顯升溫,不過,不同的區域表現分化十分明顯。廣東、浙江等沿海省份樓市增速大幅領先于全國,而一些中西部省份、能源省份增速則明顯落后于全國水平。

  廣東:樓市回升促經濟回穩

  廣東省統計局日前發布的上半年廣東商品房銷售市場情況指出,隨著多項房地產調控政策陸續出臺,調控效果逐步顯現,廣東商品房銷售市場持續回暖,銷售面積由年初的負增長迅速轉正,呈逐月快速走高態勢。

  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商品房銷售面積4827.4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5.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1.5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4622.67億元,增長31.7%,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8.3個百分點。

  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6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5026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也就是說,廣東商品房銷售增速領先全國21.6個百分點。

  合富房地產經濟研究院院長龍斌分析,今年以來珠三角樓市發展比較穩定。珠三角的深圳、廣州、佛山、東莞都是外來人口很多的城市,人口仍在不斷流入,整個珠三角城市群樓市今年的表現都不錯。

  數據也顯示,330新政之后,受益最大的正是珠三角地區。數據顯示,上半年,珠三角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30.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5.2個百分點。其中深圳市上半年銷售面積增長61.2%,比一季度提高47.7個百分點;東莞市和佛山市銷售面積增長70.2%和49.9%,分別比一季度提高45.7和28.5個百分點。

  在成交量走高的同時,價格也明顯上漲。上半年廣東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8.5%,銷售額增長40.3%,增幅分別比一季度提高22.7個和32.2個百分點。銷售額的增長明顯大幅領先于面積的增速,這說明價格上升勢頭十分兇猛。

  其中,深圳房價在2014年11月開始止跌,12月成為全國首個房價上漲的城市,2015年繼續扮演房價上漲的“領頭羊”角色。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的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深圳房價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漲幅均為最高,分別為7.2%和15.9%。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本報分析,深圳房價之所以上漲明顯,在于供求關系和市場預期發生了變化。深圳目前面臨供應乏力的尷尬,去庫存周期比較小,6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庫存去化周期僅為7.1個月,也就是說,未來深圳房價仍面臨著繼續上漲的壓力。

  樓市回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整體經濟的回升。廣東省統計局指出,上半年廣東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11.1%,比一季度提高6.5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拉動GDP增長0.6個百分點。

  區域分化明顯

  同樣得益于樓市回暖的還有一些沿海省份。例如,海南省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該省房地產市場銷售明顯好轉,各月房屋銷售面積連續攀升。上半年全省房屋銷售面積同比增長3.1%,盡管該增速仍落后于全國水平,但比一季度加快20.9個百分點。

  由于房地產是海南省的支柱產業,在房地產大幅升溫的情況下,海南的經濟增速也大幅回升。上半年海南GDP增長7.6%,比一季度加快2.9個百分點。

  浙江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2566萬平方米,增長49.6%,增幅分別比一季度、1~5月提升34.6和10.3個百分點。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2219萬平方米,增長55.5%。在房地產等產業的帶動下,上半年浙江第三產業增加值9647億元,增長11.4%。

  其他幾個沿海省份的樓市銷售也不錯。例如,江蘇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9.6%,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11.3%。上海上半年房屋銷售面積1014.74萬平方米,增長12.6%。

  相比之下,中西部的一些省份尤其是能源重化省份,樓市銷售增速則明顯跑輸全國。例如,陜西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108.16萬平方米,下降9.7%;商品房待售面積527.22萬平方米,增長9.7%。

  在內蒙古,由于房地產下行壓力仍比較嚴峻,上半年,內蒙古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同比下降了18.6%,降幅比一季度擴大了9.9個百分點。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由于在經濟發展、公共資源、產業布局、人口流入等方面的不均衡,本輪復蘇過程中,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了截然不同的走勢,在一二線城市迅速回暖的同時,三四線城市的影響相當有限。而一線大城市和南京、杭州等二線核心城市大多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因此東部的表現要明顯好過中西部。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