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控費 醫藥行業利潤增速將回落 上市藥企中報陸續發布
廣州日報訊 (文/表 記者涂端玉、張忠安)上市企業的中報陸續公布,本報記者梳理發現,不少個股今年中報業績預計表現不錯。
醫藥、白酒、食品等大眾消費類個股長期被看做是A股防御性品種。而在經過了前期市場深度調整后,多數機構指出,未來投資要結合基本面和成長性。分析人士表示,從投資的角度看,優質的醫藥股存在繼續布局的機會。
藥價放開后
傳企業欲提價被約談
“6月1日開始發改委放開了全國大部分藥品價格,看上去充分交給市場了,但價格提升卻很難。”業內人士表示,監管部門正在嚴格監測市面藥價波動,避免出現企業和醫療機構借藥價改革之機亂漲價、亂收費現象,維護藥品市場正常價格秩序。
相關統計顯示,6月份我國藥品價格投訴舉報數量在所有行業中排名第四,舉報投訴共442件,環比增加6.25%。記者獲悉, 近期已有廣州本土藥企因傳出旗下多款明星產品不排除漲價可能性的消息,而遭有關監管部門約談。
“其實同質化程度高的仿制藥都不敢輕易提價,因為很可能丟市場份額;真正敢提價的要么是獨家品種,要么就是毛利過低的低價藥,或者是擁有口碑和份額、自認議價能力高的藥品,長遠來看,藥品作為特殊商品逐步放開價格,并不會帶來普漲行情,而更可能經充分競爭后帶來藥價下跌效應。”該觀察人士稱。
無論從政策面還是市場情況進行分析,藥企正在告別高利潤時代,要開始努力賺“辛苦錢”或靠含金量高的創新產品做“獨門生意”。
投資布局
國信證券分析師鄧周宇也表示,在大幅調整后,市場重回尋找安全邊際和重視基本面,建議聚焦業績確定增長的醫藥股,如中報可能高速增長的亞寶藥業、福瑞股份、華海藥業、天士力、康美藥業等。一些增長穩定,估值較低的個股如東阿阿膠、白云山、雙鷺藥業等在震蕩市中是防御性較強的個股。
掣肘
行業增速料回落至10%左右
業界預計今年行業增速將回落至10%附近。一位觀察人士說,醫保控費、招標壓價兩道關卡就足以讓不少企業“欲哭無淚”,尤其是臨床反饋稍差、價格過高產品,業績或大幅下滑。
“醫保基金支付壓力非常大,此前有關部門已反復強調要嚴控醫保費用,政府的核心目的只有一個——藥價降下去,服務提上來。而對于藥企來說,醫保控費丟失的可能是量,招標殺價丟失的可能是價。所以營收、利潤要想保住都不容易,更別說增長。”觀察人士表示,同質化嚴重、替代產品多的化學制藥領域競爭將更激烈,擁有差異化核心優勢且受市場肯定者或能避免被波及,甚至實現放量增長。
業績
整體業績增速放緩
在整體業績增速放緩中,仍然有不少上市藥企業績表現出色。總體上看,生物醫藥股攻守兼備的作用仍然存在,且二季度基金等機構持股已向醫藥股傾斜。因此,經過調整后,為不少優質個股帶來新的布局機會。
記者從同花順系統提取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A股共有104家生物醫藥類個股發布半年業績預告,其中,預增和扭虧等報喜類公司數量有65家,占比為62.5%。其中,上海萊士、雙龍股份、吉林敖東、海普瑞等業績增幅都有望超過100%。已經披露中報業績的沃華醫藥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雖然只有3828.42萬元,同比增幅達691.70%。
投資分析
一位長期跟蹤醫藥板塊的券商分析師認為:“由于中國醫藥企業非常多,雖然總體上盈利放緩,但多數上市公司還是很不錯的,特別是有自己獨特的產品,有政策支持的企業。”
平安證券分析師鄒敏指出,從歷史上看,市場深度調整之后,正是戰略性布局優質醫藥股的好時機。
新藥研發企業
迎“大考”
廣州日報訊 (記者涂端玉)本報記者昨獲悉,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一紙“自查令”引波瀾,其要求各藥企進行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業界認為此番藥企內部自查將動靜不小,尤其是新藥研發多的上市公司如華海藥業、海正藥業、恒瑞醫藥、國藥一致等或迎來較大考驗。
據悉,列入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品種清單的共有1622個受理號,其中進口的有171個,新藥948個,已有國家標準503個,中藥共237個。按照自查受理號數量,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是:華海藥業(600521)、恒瑞醫藥(600276)、國藥一致(000028)、魯抗醫藥(600789)、海正藥業(600267)、雙鷺藥業(002038)、上海醫藥(601607)、復星醫藥(600196)、科倫藥業(002422)、中國醫藥(600056)。但就資本市場而言,以上多只個股昨出現飄紅景象,或不懼此藥企“自查令”。
據悉,該“自查令”要求企業在8月25日前上交自查電子版報告或撤回申請,并視情況開展飛行檢查。藥品審評過程中,發現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冊申請不予批準。包括:(一)拒絕、逃避或者阻礙檢查或者毀滅證據的;(二)臨床試驗數據不能溯源,數據不完整的;(三)真實性存疑而無合理解釋和證據的;(四)未提交自查報告的。對核查中發現臨床試驗數據真實性存在問題的相關申請人,三年內不受理其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