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1

歷史次高價 iBond 5每手賺550元

2015-08-1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訊】記者程澤杭報道:第五批通脹掛恥債券(iBond 5,4228)昨日正式掛牌,開報105.35元,曾低見105.35元,其后升至最高105.7元,最終收報105.5元,成交17.72億元。不計手續費,每手賺550元。但有分析認為,iBond 5更適宜做長線投資。

  iBond 5共收到59.7895萬份有效申請,申請的債券本金總額達357.2487億元。由於iBond 5的最終發行額為100億元,故錄超額認購2.57倍。昨日開市價基本與市場猜測相符,i-Bond 4昨日在新一批iBond上市后跌0.1元至104.7元。

  首日交易沽盤為主

  新iBond掛牌首日成交創新高,共有1680多萬個單位成交,金額逾17億元,較上一批iBond(4222)首日成交額15.48億元高出14%。有券商表示,約50%客戶選擇即日沽出iBond 5,今年較去年多了約10%至20%客人沽出,估計因本批iBond上市日價格比往年高,以及多了客人選擇短線投資所致。

  但二手市場吸納情況并不踴躍,有券商指,零售投資者如欲趁低吸納,多在上周暗盤低價時已買入。自上周五開始,投資者已可透過銀行的場外交易市場(OTC),或券商的暗盤市場沽出債券。綜合上周五銀行OTC價及券商暗盤價,OTC價逾104元,券商暗盤價則高逾105元,個別暗盤更一度升至105.8元水準,撇除手續費等成本,每手帳面賺約580元。

  有市場人士分析指,政府通脹掛恥債券違約風險低,市場上以港元計價、回報與iBond相若的投資產品不多,加上iBond雖是浮息,但息率仍較外匯基金票據及美國國庫債券為高,因此吸引尤是混合型資產管理的機構性投資者,在104至105元水準購入。

  長線收息是不錯投資選擇

  事實上,根據以往經驗來看,目前105元屬理想水平,升至106元水平機會不大,若未來本港通脹維持在3.5%的水平,長線持有iBond收息也是不錯的投資選擇。

  美聯金融集團財富管理總監鄭明輝認為,iBond原意作對沖通脹,炒上落空間不大,加上這一批iBond獲分派手數不多,建議投資者長線持有以作收息。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建議,投資者可選擇在首日趁高價沽出,或是持貨到尾收息,但應避免中途轉手。

  iBond 5沽盤須謹慎

  自香港政府開始發行第一批i-Bond起,選擇短炒賺「茶錢」,上市首三日是最佳放售時機。有券商分析指出,按照過往經驗,iBond通常首三日的上市價會較高,打算「賺茶錢」者最好伺機而放,隨后價格便會轉趨平穩,難以大幅飆升。不過市場普遍認為,如果投資者看好未來三年通脹,便毋須理會二手市場價格,靜待收息。

  但究竟該不該沽,什麼時候沽都取決於能否將利益最大化。有時首日表現好的iBond從長遠來看反而不能給投資者帶來最大利益。舉個例子,過去幾批iBond中,首批iBond掛牌當日表現最佳,升逾6%,一手即可賺670元,而第三批iBond表現較遜,首日僅升3.15%。但若論迄今總回報率,第三批iBond卻是最高,假設以昨日價格沽出獲利加上4次派息883元,年化回報率達5.75%。而已經收回的第一批iBond共派息6次,持貨到期滿的散戶三年共收息1355元,回報率僅為4.34%。

  其實這是一個簡單數學題,綜合往年iBond的派息紀錄,第一、二批iBond均派息6次,持貨到期滿的散戶共收三年利息分別為1355元和1243元,平均每批iBond一手可收1299元的利息。但若假設當年投資者購得兩手iBond1,掛牌首日即沽出,所獲收益可達1340元,已超過需等待3年的一手投資者。當然,不論是持有一手還是多手,投資者均可長線持有獲得更大收益,只是在首日價格高的情況下放棄沽盤機會,恐怕要付出三年的時間成本來等待。

  長期持有iBond 5收益更樂觀

  不過這次iBond 5情況特殊,第五批iBond的開市價格亦屬高價,但由於認購熱烈,每人最多分得兩手,若以目前105元的水平沽出,分得兩手的散戶只可賺1000多元,多數僅購得一手的散戶若沽盤則更不劃算。筆者也看到網上有新聞說香港一大家人賣了iBond 5賺足錢去旅游,但提醒還未沽出的散戶:若家里人數不多,抽到的iBond5數目有限,不論是否為了抵御未來三年通脹,長期持有本批債券收益更樂觀。香港商報記者 程澤杭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