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成交銳減 股市錢都去哪了?

2015-08-15
来源:香港商报

  曾幾何時,中國股市的高峰期日成交量達到了2.4萬億。「股災」之后,上周中國股市成交量創下7000億的新低。本周一大盤指數大漲5%,然而成交量也只恢復到1.2萬左右。成交量如此大幅縮水,投資者是否對股市失去信心,轉而將資金投入其他領域?另一方面,實體經營成本的增大與利潤的微薄,令到資金并不願投入實體經濟。不入實體經濟、不入股市、債市亦不見動靜,那麼社會上的錢到底去哪了?資金外流、存入銀行、流向樓市?分析人士紛紛臆測巨量資金的可能去向。

  股市要重新活起來,需要人氣,需要成交量的配合。如何重新盤活股市?專家表示,股市的現狀是監管層違背市場規律的結果,目前,監管層應該逐漸將「有形之手」收回,恪守裁判者的本分職責,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并加速推進IPO註冊制改革。專家預測,未來貨幣政策將繼續寬松,且財政政策將變成主角。香港商報記者 伍敬斌

  「有形之手」應逐步退出

  股市要重新煥發活力,需要人氣和成交量的配合,在目前成交量不斷萎縮的背景下,政府應該怎麼做?余豐慧認為,政府最好什麼都不做。他表示,股市的現狀就是政府的「有形之手」干預過多所導致。政府應逐漸將行政干預退出股市,并且不要造輿論。中國股市的監管層從此前牛市開始之時,到「救市」階段,都出現不少失誤。首先,牛市之初,監管層對高杠桿配資視而不見,輿論還鼓吹「國家牛」、「改革牛」;而股災發生后,又限制買賣股票,把「板子」打到做空機制上,最近又任意改變市場交易規則,一刀切封殺場外配資,導致地下配資氾濫。一句話,監管層對於出現的問題都是采取「堵」的辦法,而沒有采取疏導的辦法。主要原因是中國監管層還沒有形成敬畏市場的觀念。

  趙曉則認為,對於政府的批評是有道理的,但也屬於站著說話不腰疼。因為批評總是很容易的,比如在場外觀球的人批評總是輕而易舉,但是場內的球員踢球會有自己的策略和方式。在前一段時間,資本市場,面臨崩盤威脅,即將導致政治,經濟等危機,那時政府進場干預市場我認為是合理的,至於救市留下的一些壞的影響需要后面慢慢修復,起碼比一次崩盤要好得多。說到底,發展是硬道理,要維護穩定和發展。

  去杠桿化為首要

  黎友煥表示,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造成這次的股市泡沫的原因有很多,大量杠桿融資推動的過度投機是主因。因此要讓中國股市重新煥發活力,當務之急是先要讓過度投機的股票市場去杠桿化。融資融券交易是國外市場普遍使用的一種成熟的交易機制,但中國的融資融券業務卻呈現出兩極分化的不協調發展態勢。這具體表現為融資業務發展得過快而融券業務的發展卻停滯不前。交易機制的不健全為投機者大量杠桿融資帶來了便利,投機交易過度活躍,使股票的價格和價值嚴重背離,造成了這次股市泡沫。現在政府要做的是抑投機去杠桿,使股票的價格能合理反映出其內在價值,讓股市重新回歸到合理、健康的水平。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政府去杠桿化的目的還沒完全達到,或許會采取進一步的動作促進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股民炒股日趨謹慎

  成交量的大幅縮水似乎表明一度火熱的中國股市已經風光不再。數據顯示,盡管7月新基金募集規模達2237億元,僅較6月下降5.6%,但其中有2000億元的規模被業內人士認為是來自證金公司的「國家隊」資金。剔除這2000億元后,7月新基金募集規模僅237億元,創近13個月新低。財經評論人余豐慧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這說明大家都不在股市「玩」了,只剩國家隊在里面自娛自樂。

  成交量落差如此懸殊,那些錢都去哪了?有人猜想或許流入了其他領域,如實體經濟或者債市。然而,實體經濟如今仍然不濟,資金流入實體可能性不大,而債市也不見動靜。

  著名經濟學家趙曉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或許并沒有太多資金走出股市,除了放棄股市的一部分資金,大部分資金可能仍沉澱在賬戶里面,沒有投入實業或進行其他交易。目前股市可能存在很多空倉,有投資者認為股市仍然有機會,所以沒有離場,但又不看好目前的行情,想待跌到堅實的底部,再進行下一步的操作。這種觀望的心態使得空倉的存在,資金并沒有走出股市。

  部分資金或流入樓市

  余豐慧亦認為,資金的一部分可能仍留在股市,只是行情不好不再交易。而那些退出股市的資金,在別的市場中一時間還沒反映出變化。前段時間樓市復蘇,所以不排除退出股市的資金,將會提高其他消費的可能,只是時間還不到。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綜合研究開發中心主任黎友煥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則認為,股市日成交量從高峰時期的2.4萬億降到現在的7000億左右,可能相當一部分資金出逃到了國外。與中國股市持續下挫不同,美國經濟延續溫和復蘇的態勢,美聯儲或將在今年9月加息,吸引了各國資金流向美國,其中也包括中國。其次,部分資金從股票市場回流至銀行。近期股市波動幅度大,股票市場較大的市場風險促使部分資金再次回流到銀行尋求更為穩定的收益,證據是多地的銀行存款餘額開始止跌回升。最后,部分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繼今年5月樓市回暖以來,7月樓市整體火熱,全國房地產成交有較大幅度上漲,這與股票市場的低迷相互驗證著,相當部分的資金已從股市流向房市。而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的家庭股票投資與購房行為密切相關,2015年第二季度持股家庭的購房比例有所上升,而未持股家庭的購房比例略有下降。這進一步印證了股市資金撤出流入房市的結論。

  不管錢都去了哪兒,成交量的下跌都說明了股民們對現在的股市更加謹慎。近日,有不少分析指出,在成交量沒有擴大的情況下,空倉的股民持幣待大盤企穩,如今還有倉位的股民不要加倉,持有調查。多家組織均表明成交量巨細是決議股市反彈是不是有用的關鍵因素,主張出資者耐心等候。

  量縮或為回歸正常

  不過,成交量如此低迷,也許只是股市回歸正常的一個過程。有論者稱,盡管市場給人的感覺非常低迷的感覺,但這應該是對比前段瘋牛市時得到的錯覺。其實,市場去杠桿化的過程,就是成交量將回到正場☆況的過程。在目前市場規模下,成交正常化的量應該是多少?該論者認為,可以根據多年來市場規模變化與各種成交量變化相對應的行情取得直觀的「經驗」。

  在2007年的牛市行情中,全部A股的成交金額每天基本都在1000至2000億元之間,市場由此就保持在不錯的熱絡程度。那波行情在最高峰時沖過3000億元,之后成交量就無法再創新高,行情也隨后回落,使之成了天量。而2007年市場規模,兩市上市公司是1300至1500家,而且許多航母型大公司正在上市的路上。以此類推,如今A股上市公司接近2400家,以小盤公司為主,家數增加了60%至80%。考慮到有杠桿資金的情況下,成交量如果在3000億元左右,就已經可以讓市場處於相對活躍的狀態了。

  當然,A股歷來以高換手率著稱於世,漲得好靠的是資金的源源不斷入場推動。而且在一波行情中,高企的「同向波動率」會讓所有股票都被「掘地三尺」,業績不夠題材來湊,最終就會漲幅大同小異,甚至是績差股遠遠跑贏績優股,只是時間上有先有后而已。因此,人們對市場熱絡的感覺,幾乎就是市場全面開花,牛氣沖天。像眼下的僵持狀態,就會讓急性子的投資人失去了應有的耐性。也許只有當上市公司被股價有所「綁架」的時候,股市的所謂資源配置功能,也許才有其發揮的餘地。眼下股市炒作卻常與再融資掛鉤,在股價藉助題材高漲背后,就是再融資的獅子大開口,而這正是股價難以發揮其應有作用的最大障礙。這種做法造成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也是讓市場成交量高出正常水平的原因之一。

  劉勝軍:證券市場需要改革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認為,此輪暴漲暴跌,代價是沉重的。即便成功救市,硝煙散盡,中國卻付出了高昂的制度成本:法律的嚴肅性受到傷害,監管規則給人留下可以隨意修改的不確定感,投資者風險自負觀念倒退,政府與市場的邊界重歸模糊。

  這一切不能不說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進程中的制度退步,未來可能需要花費巨大的代價和時間才能修復。25年來,中國證券市場一直被人詬病,這已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大「痛點」。他建議,政府要敬畏市場、尊重市場。

  人造牛市不可取

  劉勝軍認為,股票市場不是工具,不應該被賦予幫助企業脫困、去杠桿、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的使命,它承受不起。股市只是價值發現和交易的場所而已。即便牛市可以刺激消費、去杠桿,也應該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人造牛市,欲速則不達,反受其害。政府應加速推動IPO註冊制改革,這是中國股市實現制度新生的前提。註冊制改革的本意就是「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證監會不再判斷發行人的價值、不再調控新股發行節奏。審批制導致的市場自發調節功能的喪失,是股市亂象之根源。不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必定是:剪不斷,理還亂。

  吁各方干預離場

  此外,監管者要摒棄「父愛主義情節」,恪守裁判者的本分指責。證監會的職責是保護投資者,具體方法是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充分的資訊披露和風險提示。證監會不應該關心股價高低,更不應該影響股價走勢,最不應該干預市場參與者的微觀行為。當然,兩融機制能否實行逆周期的監管,是本次危機提出的新課題。

  在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方面,劉勝軍認為,政府(官員、官方媒體)不應對股價漲跌進行明示或暗示,以減少對投資者預期的干擾。在發生股價暴跌時,政府不應輕言救市,只有在真正出現金融系統性風險時才能考慮救市。救市應該在法律和制度框架內進行,不宜隨意破壞法律和規則的嚴肅性,更不能為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所綁架。此輪暴漲暴跌,政府和市場都交了高昂的學費。危機過后,應該問責。問責的目的是「懲前毖后」。通過對有關責任主體「越位」與「缺位」的嚴肅問責,可以澄清監管者的定位、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市場參與者的權利和義務,形成未來制度建設的可預期框架,最終形成一個規則透明且穩定、人人守法的市場,這樣的市場才是有效率的股票市場。

  幣策或將繼續寬松

  8月3日至4日上午,2015年中國人民銀行分支行行長座談會召開。會議分析了目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研究部署下半年重點工作。會議指出,下半年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更加注重松緊適度。有評論認為,下半年偏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將持續,定向降準以及PSL定向擴圍到更多的金融機構都可能成為央行的政策選項,甚至不排除央行創設一些新的工具來重點改善中長端利率,在MLF(中期借貸便利)之外,不少市場人士也判斷LLF(長期借貸便利)可能將出臺。

  趙曉表示,未來貨幣政策在寬松的同時也將加以一些配套政策,比如前一段時間的交易稅。 雖然市場上流動性不缺乏,但流動性仍會繼續增長,中國會需要更多的「池子」,來裝載流動性,否則會帶來波瀾。而其中一個重要的「池子」會是資本市場。以前有樓市吸收流動性,但是樓市現在已滿足不了流動性的需求。資本市場將成為替代樓市的「池子」。如今政府又推出15萬億,或將使經濟回升,企業業績或許好轉,也將推動利潤方。所以,目前股市成交量比較沉寂的情況或許在未來有有所改觀。因大部分資金處於觀望狀態,未來若是經濟回升,業績向好,或許股市的人氣與成交量將回升。所以,要挽回股市人氣,政府應該多重并舉,并非做一兩條工作就能達成。

  余豐慧認為,目前中國市場并不缺資金,故而下半年的貨幣政策超度寬松的形勢可能會有所改變,大放水幾乎已是不可能。資金流出股市,可能會流入一些比較有前景的實體經濟或房地產中,這對中國下半年的GDP數據可能幫助更大。

  黎友煥認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在7月30日召開的會議中,強調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不變調,保持公共支出力度,繼續減輕企業負擔,引導和撬動更多民間資金增加投入。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合理的流動性,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據此預測,政府對財政政策抱有較大期望,今年下半年或許會出臺相關措施穩定經濟增長,財政政策將成主角。而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承擔起保持流動性的重任,并配合財政政策的實施,以確保經濟實現持續穩定增長。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