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1

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回顧:名家論道

2015-09-09
来源:香港商报

  【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圆桌对话】

  貴州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縣長楊德振在圓桌對話中向大家介紹了侗族獨特的民俗民風,他說玉屏縣的定位是黔東南區域性中心城市以及西南旅游集散地,玉屏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各類資源豐富,有橡膠龍頭企業,歡迎橡膠下游產業進駐玉屏。

  貴州六盤水市副市長范三川在圓桌會議中談到,六盤水市爭取從五個方面融入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長江經濟帶。他說到,完善立體交通等基礎設施并建設良好生態,同時要建設好一個開放平臺,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轉型升級,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進一步重視創新人才。

  貴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陳朝倫談及高鐵經濟給貴州帶來的發展機遇,他說,貴州已經進入高鐵時代,貴陽是一帶一路的節點城市,在這些前提之下,投資貴州尤其是投資貴陽是正確選擇,其中投資貴州旅游業更是明智選擇,投資貴州綠色產業是理想選擇。

  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楊建國作為圓桌對話嘉賓,他建議在一帶一路戰略中,貴州要通過產業集聚轉移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其中創新、平臺、服務是三個關鍵點,而企業走出去重在引人引智。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葉辛擔任“貴在行動”圓桌會議的主持。作為在貴州插隊十年的上海人,葉辛對貴州也非常有感情,當年由他的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蹉跎歲月》、《孽債》播放時曾達到萬人空巷的效果。

  圓桌對話主題為“一帶一路 貴在行動:貴州區域經濟競爭與協同優勢”。對話由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主持,侯云春、楊建國、馬長青、陳朝倫、范三川、楊德振共同對話。

 

  【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保育鈞:誰率先取得技術突破就能掌握主動權

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鈞先生演講

  非常辛苦了,耐心的聽我講15分鐘。首先感謝我的老領導陳錫添總編,以及陳寅主席親自給我打電話叫我參加這個論壇,而且叫我報題目,想了半天,因為我是一個跨界的人物,老媒體人又是研究民營經濟,所以就想了這個題目,我們的新聞媒體要為新技術革命鳴鑼開道助力。提三個觀點,四點建議。第一個觀點全球經濟低迷甚至衰退,中國進入了一個新常態,要轉型升級這麼一個情況之下,我認為誰在新的技術革命方面率先有突破,誰能率先走出,就能取得持續發展的主動權。這一點給現在的媒體宣傳是很不滿意的。媒體上講的都是廢話太多。究竟給出一條路子。前提是什麼,前景如何。我講的第一個觀點,現在全球低迷,中國進入新常態怎麼走出困境,要靠誰的技術革命有突破,才有可能走出困境,持續健康的發展。

  第二個觀點談談研究馬克斯、恩格斯以百倍的熱情來關注新的技術革命和技術進步。現在對於談馬克斯就是物產階級專政。我們恰恰忘記他們高度熱情關注技術革命。他們研究商品。所以馬克斯、恩格斯非常關注新的技術革命進步。我們的馬列主義不能空喊口號要關注新的技術革命。

  第三個觀點解決認真研究鄧小平複出之後為什麼首先宣導開科學大會。

  先談三個觀點。現在全球都碰到問題,日本碰到問題,中國也碰到問題。研究大家都在喊,美國由美國的辦法。美國研究大西洋條,用碎片化,用區域政策來製造新的矛盾。我們拿出的辦法提倡和諧發展,共同發展。如果我們技術方面沒有發明創造,還是靠引進,誰跟您搞和諧,所以無論如何,現在要看到這個前景。現在中國幾百年來,現在在技術方面有些進步,有一些還在世界上不是太落後,但是要看到我們的差距太大。現在動不動談全世界第二名,按人均一除多少,沒有多少。更主要我們的高新技術,核心技術在人家的手裏,汽車滿地跑,兩千多萬輛汽車。核心技術有多少。都是人家的。我們的手機很多,晶片是誰的,人家的?中國無論如何看到自己的差距,媒體要敢講,不要每天沉浸在自己第二,第二成本很高。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對貴州有很印象。今年5月15號貴陽市陳剛同志到北京去在金融博物館講了一下貴州的大資料,這個之前大資料的交易中心,這是全國的第一家,他在北京做了介紹。有一本書叫《塊資料》,而且開了不少的會,貴州的後發優勢在新的技術革命方面,新的技術運用方面,可能通過這點有可能後來居上。談到後來居上,我就想到陳先生1962年《人民日表》發表了文章,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日銀,只要在新的技術進步方面,就有可能後來居上。

  現在美國新的變化很值得我們注意,大家都在提“創客”。今年五月份總理到中關村創業一條街去看一看。現在美國出了一種“極客”,那是跨接。我們國互聯網,人家提出來穀歌、蘋果、亞馬遜,正以全新的產業思維和天馬行空的休息規則進入許多國家的傳統行業。我們搞新的技術和行業,人家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的行業。穀歌本來是搜索引擎,現在製作無人駕駛汽車,通過隱形眼睛治糖尿病。我們現在的阿裏巴巴、雲計算也熱起來,現在也看著大家在新的技術革命方面,新的苗頭很值得我們注意。比如新的軟件、硬件、智慧製作這個方面,新的材料,3D列印。智慧製作,機器人製造業績瞄準了,人家已經發現了中國是機器人的大市場。在這個情況下我們有緊迫感,看到中國要真正成為世界的第二,恐怕主要靠在技術革命方面取得突破才行。

  第二個觀點要談談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不是一句口號,要堅持到我們的實際生活當中。我們的經濟建設新的技術革命,我們過去談馬列主義,但馬克斯關注每一個新的技術進步,商品賣好價錢必然提高技術進步。他們高度熱情讚賞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創造的成果超過人類有史以來財富總額的多少倍。而我們在這個方面,我們的媒體要高度的關注每一個新的技術的進步,多宣傳這些新的東西。現在充斥媒體報導的都是領導的講話,一些奇聞軼事。我現在每天看15份報紙以上,主流媒體實在不太好看,非主流媒體還能介紹一些東西。科幻小說對雨果來說是很不容易,豐富人們的想像力,創造力,中國人領導的思想就是我的思想,領導的意見就是我的意見。你的意見跑哪兒去了?同志們翻一翻恩格斯晚年到美國旅行,他對美國社會充滿生氣活力讚賞有加,其實恩格斯是非常主張思想非常有活力。

  第三個大家真思考、理解、研究鄧小平同志複出之後第一個大的動作是召開科技大會。77年半解放就提出來我管科學教育,文革造成損害最大的是科學教育。在座各級黨委77年、78年以後進學校的。科技大會就是解放生產力。後來加了“第一”兩個字,解放生產力,解決人。現在中國的創新,剛才幾位嘉賓講到了,但是沒有點破,現在同樣的問題解決生產力,解放科技人員的問題。現在專利很多,世界第一,但是真正轉化科技成果的有多少?沒有,什麼原因,體制制度的問題。科技人員、研究人員和創業的企業家不完全是一回事。今年柳傳志陪客克強總理講了這個問題,傳志講光靠科研人員還不行,還得我們的企業家,研發人員是他的路子,真正敢冒風險是我們的企業家。這個要很好的研究小平同志那個時候就提出來要解放科技生產力,到現在為止我看還沒有解放出來。什麼原因提四條建議。

  第一個建議,在機構調整的宣傳報導中,轉型升級的中要處處體現出科技進步來。我們的記者也講了不少,怎麼轉,怎麼升。不是從中低檔變成中高檔,高的就是技術含量,科技含量。所以說我們轉型升級不要合上眼睛,升級在哪兒到那兒,升的過程當中,幾個臺階是什麼,要說清楚。比如說智慧製造的問題,新能源的問題,3D科技,轉移升級的宣傳報導中,也要把科技引進去。

  第二,最近8月26號,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修整草案,總理提出來科技成果轉化之後的收益當中,科技人員可以分50%。把科技人員當人來看。這方面過去不得超過20%,好的成果轉化過來之後很困難,要付出很大的腦力。辛辛苦苦搞的創造沒有他的份,誰願意幹。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兆頭。抓住這個機會,通過立法來承認我們科技人員的矛盾,承認知識產權是私有產權,這一條我們做得很不夠。現在因為《物權法》當中對私有財產的保護,不能一起保護。98年我們提出來,建議修改《憲法》,保護私有財產。99年繼續提出來,現在保護私有財產跟國有財產保護不是一個等級,國有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所以《物權法》的時候,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是做得很不夠,因為意識形態的障礙,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既然平等競爭,一視同仁,這是1997年提出來的。所以要促成法律的平等,對創新人的知識產權要一起保護。現在為什麼打假不願意打,為什麼不願意創新,我一創出來給人剽竊之後沒有積極性了。所以我們要從關心科技助威、鳴鑼開道推動立法的進步。

  第三條建議,介紹創新轉型升級當中,要促成我們的企業提高研發費用問題。我們現在世界五百強當中,中國的企業當中研發的費用平均不到銷售額的0.85%,而照例說科技型企業至少是銷售額的5%,沒有投入,怎麼能產出。在這方面中國的民企華為做得最好。所以我們要引導企業要眼光放長遠一些。和第二條建議是緊密聯繫在一切,產權保護之後才能投入。現在為什麼不願意投入,投了之後打水漂了。

  第四個建議我們的媒體要關心科普宣傳。最後“三體”得了獎之後,我們的媒體非常的冷漠。梁啟超也寫國科普作品。魯迅也寫國科普作品。科普作品是啟發人們的智慧和想像力的作用。在這方面,我覺得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素養,要大家一起來關注科普。從這方面來吸引讀者、觀眾擴大我們的影響,這樣就對得起我們的時代了,謝謝大家!

 

  【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石小敏:中國經濟轉型期可能會持續若干年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石小敏先生演講

  首先感謝會議的主辦者邀請我來到美麗的貴陽。最近這段時間,因為中國經濟開始越來越困難,到一些地方去,聽到的感覺很好,但是非常散。前不久去了一趟深圳,深圳感覺比較好。他沒有那麼多的壓力。而深圳恰恰是含一個六七年就這樣投資拉動的增長模式,深圳是比較超然物外,大的建設中心已經過去了。花很大的氣力去搞高新技術,現在深圳的日子非常好過。

  今天待到貴陽,聽說貴州的經濟,剛才宣傳部長講挺不錯,感覺也有自己很多的特色。我覺得貴州的經濟很值得研究,過去一個很窮的省,這幾年在很大的過程中,為什麼相對比較均衡,而且培養了自身的潛力,到底是什麼原因。剛才聽統戰部長說,最近三四年的時間,整個貴州民營經濟提高了10個百分點,這若干點組成了貴州經濟發展的基石,比其他地方比如東北要好,困難相對沒有那麼大。會議組織者建議題目是轉型的前提,中國經濟向創新型經濟發展,向消費主導型經濟轉型。但是實際上各地大的困難是很難轉過去。轉不過去,從傳統的模式脫身出來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尤其是2014、2015年,中國的經濟和全球經濟發生了很多大事,這些事使得中國的經濟走勢問題成了一個熱點,成了一個熱點話題。前兩天剛剛開的20國財長會,也表達了這樣的憂慮,中國經濟的轉型、調整要有一個很困難的時期,若干年這樣的時期,這個轉型很不容易。而樓繼偉長在清華引起不曉得爭議,他說中國有50%概率掉入陷阱裏,這是我聽到的中國的官員比較憂心的話,中國轉型這個話題,其實很大程度上首先你要認清原來模式的弊端。儘管原來的模式帶來了很大的發展、增長。但是現在弊端越來越顯著,弊端在哪兒要分析透,才能下決心才能棄舊重新,這個認識是一個前提。我們過去曾經對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有過很深刻的總結。打倒四人幫的時候有一個總結,主要是兩句話,文革是一場浩劫,這是政治的總結。文革中有多少領導幹部,多少知識份子,多少民眾在文革中受到了政治上的打擊。還有另一句話:就是文革叫做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這句話是講經濟的。為什麼文革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呢?其實我們後來大家忙於搞改革建設,對於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反思不但是當時的認識很深刻,我們文革十年,當時貫徹十年期間貫徹毛澤東深挖洞,廣集糧,不稱霸,十年總共累計投資2千億元,那個時候值錢,三塊錢相當於現在的二三十塊。當時固定資產投資2千億元,80%投入大小三線建設去了。我們貴陽這個地方是大三線的地方,現在還就有很多的軍工企業,投資沒有投到城裏,所以文革十年當中,我們另一個現象就是知識青年大批的上山下鄉,城裏沒有工作機會。

  我們2009-2014年212萬億的投資,而前個六年只有49%。我們後一個六年是前面的3.3倍多,這是數量上的概念。第二個概念投資的方向,我們知道,2003-2008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期,當時增長速度快最高是14%經濟增長率,企業的效益好,人民的收入提高快。通貨膨脹相對比較溫和。是一個黃金時期。也是中國從一個製造業向製造業大國邁進,經濟總量向著全球第二的大跨不邁進的這樣一個時期。這個時期我們的主基調是什麼呢?朱鎔基那個時期鋪墊的一個體制和基礎,主要是跨國公司向全中國,向中國大規模的轉移製造業。當時經濟增長的主基調招商引資製造出口。整個投資的主要熱土是開發區建設,總部經濟。但是2008年以後,我們的主要國際市場受到了挫折,外貿進出口開始出現的負增長,這個時候主要投資轉到另一個方向,就是以城鎮化為主題,以內需為主要的這樣的一種投資。所以4萬億代表政府的趨向,用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第二個投資主要從原來的主體向外稅服務,專項基礎設施加房地產。所以如果估計一下,用內需這一塊基礎設施加房地產這一塊的投資額占到後一個時期大概近80%左右。相當於前一個年用與這方面的投資量有多少,大約是5-6倍,就全國而言。而這一塊的投資是要靠國內的消費市場來實現良性迴圈的,來消化吸收的。而國內的消費市場這六年(2009-2014)政府消費總共增長1.1倍,投資增長5-6倍。這是我們經濟遇到困難的一個總的途徑。而這個投資形成一個中國特色的鏈條。上游部分鋼鐵、水泥、製造業。這一塊兩三年陷入產能過剩的困局。末端部分是房地產開發,這一塊從去年以後出現越來越無力、疲弱的勢頭。中間這一段所謂各種政府投資平臺,主要搞土地儲備和基礎設施建設。而真正的主角是地方融資平臺,規劃專案、審批、要素配置,特別是土地和資金的配置是他們來做的。(16:40)

  其實這個背景是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的最深刻的東西。文革之後打倒四人幫之後,我們的經濟調整了。實際上鄧小平當時啟動改革之後,經濟的調整主要是反向走,把主要的投資用到城裏,讓老百姓的收入提高得快一點,實惠多一點,慢慢走出了文革的困局。當時實際對文革的總結蠻深刻的,現在我們面臨這樣的模式轉型。我們的模式是什麼模式呢?這個模式前一任領導人胡錦濤和溫家寶當時講了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的,是不協調、不均衡、不可持續的。現在三四年,四五年過去了。從2011年開始講這個話,現在這個模式不是很容易。我們簡單的從投資的角度描述一下。我們都知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國的投資比較高,從上個世紀末以來,中國的投資率越來越高,中國的消費率越來越低。目前中國的消費率目前維持在35%以下。中國的毛投資率就是不扣除折舊,扣除折舊淨投資率,直接用投資額的比起當年的GDP的現價從03-08年平均49%點幾提高到了2009-2014年71.9%,不到72%,這毛投資率提升了將近20個百分點。中國後一個六年解決2009-2014年這個發展模式社會總投資是多少,根據統計局公佈的數位一共是212萬個億,我們通常說4萬億,這只是一個標識。用投資拉開經濟增長。第二個告訴你政府的投資主體的方向是真正,起這麼一個作用。

  這六年中間,我們從全國算總帳,我們的投資效率以前的三塊錢產生一塊錢的效益到投入十塊錢產生一塊錢的效率。是不是貴州也有自己的特點,沒有陷入這個困局,真是值得很好的研究。

  現在有一部分活水開始向資本市場湧流,資本市場恢復性從兩千點到三前點緩慢的回升。中央領導人對互聯網經濟的一些肯定,對自貿區的一些討論,對一路一帶的一些闡述,有不少熱點,熱點被描繪成了改革牛,恰恰這個時候股市開始從一個交易很疲軟的狀態下開始熱起來,交易量從每日的三四千億開始向三萬億、兩萬億的增長。我們的金融行業到今年以來,在股災發生之前,GDP的增長都是30%左右,某種程度填補了GDP增長的困難。(16:49)

  第二個問題帶來的後果是什麼?我們只說一條就是債務。中國的債務是硬債務,各種估計不一樣。國內國外相對比較認可、一致的大數是150萬億左右,大約相當於GDP的240-250%的水準。這一塊融資額裏面有一塊是高利貸,各種各樣的高利貸加起來估計至少也得三四萬億,高利貸的存在是中國和市場經濟國家非常不同的特點,高利貸的迅猛增長和迅速擴大,大約在2012年之後。當時我們的模式出現的疲下,從房地產和土地轉讓的視角來講,一般來說,從發達國家來說,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利率是下降的。特別是2008年以後,像美國、日本都是接近零利率。我們反而高利貸上升。為什麼?就是因為中國的借錢這一塊政府和國有企業比重太大。特別是認為政府手裏有很多資產,資產可以覆蓋債務。手中有很多土地,他們可以借高利貸。所以我們2012年以後變成了整個金融系統通過理財來為需求者,特別是融資平臺,房地產商安排高利貸。這是發達國家歷史上很罕見的。特別是2013年我們社會融資量超過了正常的貸款了,而高利貸和正常貸款不一樣,我們正常貸款對國有部門和政府部門可以還本不還期,高利貸必須是按規定的期限連本帶息一塊還,迅速加大了壓力。所以我們2013年6月20號銀行市場上出現了一次“痙攣”。當日的拆借利率平均加起來飆升到13%。這是整個資金鏈條突然發生一次痙攣。這就是還本付息的利益加速增長。這個過程我們也可以理解,因為在2012年儘管領導人認識到這個模式不可持續,但是無力調整,它已經形成一種慣性。加上2012年為了處理政治上的事件。經濟的轉型一定程度上是沒有太大的力量,這個過程在2014年才開始。2014年是近來轉向很關鍵的一年。2014年我們最高領導人提出了新常態,表達了對過去婉轉的告別。緊接著國務院出了43號文,不允許地縣兩級融資平臺繼續借高利貸。明確的舉措跟以往的模式改變。2014年還發生了幾件大事。一件中國的房地產出現頹勢。前年中國的土壤轉讓和13年相比下降接近30%,到了四季度全球的緣由市場下降到50美元。中國經濟增長維持7%比較困難。但是由於財政部、國務院不允許地方融資平臺這種模式再隨意的借錢,再擴大融資,一定程度的拎緊了這方面的龍頭。資本市場是乾枯的。

  總之這是一個過程,引起了股市這樣的過程。總之我們認清過去模式的局限性,給我們帶過輝煌,能不能長久,能不能持續。這些年之所以有2003-2008年那樣輝煌的發展過程,實際上跟我們長期的改革有極大的關係,尤其是朱鎔基當總理的志氣,改革上打了很多應戰。比如國企改革,三四千萬國企職工下崗。朱熔基總理為此背了巨大的駡名。住房改革,打走私,外匯改革,比如銀行改革。現在看起來當場的硬仗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做出的。為後來的改革做出了巨大的發展。我作為從事改革三十多年的人看來,主要是給農民建立了社會保障,大的硬的需要動真格的改革,其實很少見。相反我們在很多地方有所退步。我們很多的壟斷,我們政府決策的部分太多,政府的投資太多,政府恰恰不是以利潤為目標,往往是政績。我們的投資有那麼多收不回成本的專案,中間還有那麼多的腐敗。

  實際上從經濟學資料上面臨很大的債務。150萬億的各種債務,很大一部分是還息不還本的,大概一年在35-40萬億。所以中國很大程度上解決自己的債務。樓繼偉部長為什麼那麼憂慮,年初時的一萬億外債八月份已經3.2萬億。我自己個人算沒有20萬億過不去,這幾年要有一些安排,安排得好,我們過得去。下決心把真正弊端的環節動手改革,這是根本前提。這樣的前提是我們順利轉向創新型經濟和消費型經濟的前提。過去中國三十幾年的發展風風雨雨,現在回想起來,我感覺每一次遇到巨大困難的時候,實際上我們都靠新的帶有衝擊力的改革開放使我們釋放了新的發展空間。所以我衷心的希望中國的經濟能夠很好的按照三中全會市場決定配置資源體系的作用,按照四中全會建一個法制的國家,對已有的弊端進行新的改革,我覺得中國經濟還是有希望的。謝謝大家!

 

  【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劉建華:中國如何成為創新經濟強國

香港城市大學航貿金融中心主任劉建華先生演講

  尊敬的張部長、陳社長,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很榮幸參加經濟論壇,我想就創新也做一點我的看法和提出一些點。

  很明顯,打造創新經濟強國已經是我們國家在新常態下進行經濟轉型的步驟之一,這是很重要的課題,今天講的跟剛才韋傑夫講的有點呼應,他是從金融、管理這方面來做的。我一做一些研究,也做技術性的東西,我對這方面比較瞭解,結合起來,對我們怎樣打造創新經濟強國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議。

  如何打造經濟強國,我想從三個方面結合的要素,結合機制,和我們的策略三個方面用三個問題。我跟韋傑夫唯一兩個用PPD的,一個是我們習慣了,我們表述認真,第二個下午搞這么長的時間,大家光是聽著講,百聞不如一見,百聽不如一看,看一下注意力集中一點。講起來更有效一點。第一個問題關於要素中間很重要的就是創造、發展、技術。這些東西一定要有嚴格的法律體系和制度來保證,否則我們的創新是沒有基礎的,價值也是沒有的。

  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創新投資的效益到底怎麼樣?我們研究報導更多的是投了多少,而沒有報導投了以後產生了多少?還有一個我們的老本行--人才的培養。沿著這個方面講講我的感受,由於時間關係,我還是比較喜歡用中文的東西提煉一下,基本的意思還是不能急於求成。要想真的有很重要的創新,還是要有長遠的計畫。

  第一個大的方面,創新以創造為基石,這個已經得到了很大的共識,創造和創新很多的時候我們覺得是一樣的,實際不一樣。創造更多講發明具體的技術和一些器件,一些事可行的,創新把創造發明的東西和新的思想轉換成有價值、油市場的事業,一些產業。這兩個不完全一樣。我用在商學院的離子說明一下,說明創造與創新的關係。就說現在蘋果智慧手機是創造還是創新,它是一系列的創造具體的技術,包括移動通訊創造的具體技術集成起來變成市場上可以產生巨大的市場效應的創新。創新是創造的集成。所以我們所說的創新是要以創造為集成的。

  剛才韋傑夫談到的愛因斯坦,他能夠發現很大的科學知識和發明。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開發其他的東西。當然失敗的例子,就是科學家本身很難去搞創業。這個就形成了西方對創造對技術進行保護,進行合理的法律的支撐,這是很重要的。除了金融以外,你必須要認可的知識產權的保護。今年年初有一個報導,中國的專利數量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但從專利所產生的價值來說,世界排名是倒數第幾位。一個專利發明以後,你可以申請,但是由專利產生的市場價值,產生企業發揮更大的價值。

  我講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創新要依靠創造,把兩個結合起來,由企業家、投資金融家合在一起搞創業,還是其他的模式。這個我就要用以色列的例子。今年五月份我在北京開的國際知識轉讓大會,碰到了以色列代表團。他們講的非常有意思,對我很有啟發。他是需要兩種不同的土壤,兩種不同的機制,用以色列來說,他是用科技興創的思路,他由國家出錢,培養一批非常優秀、先進無財的科學家,那樣的人才,發明一些新的東西,找到世界上最有影響的科技。另用一部分培養一大幫指導金融,同時又是企業家的。他知道怎麼把發明創造的東西轉化成市場上的價值進行市場轉化產業化,這是兩個體系,兩種不同的土壤。一個是國家出錢找出最優良的種子。另外一部分耕耘的企業家最好的種子種下去以後變成很多的賣錢,那樣在於賺錢。所以是兩部分的人,兩部分的土壤。

  下面很重要的一個就是人才的培養。如何培養?我們剛才聽到了貴州這邊也是辦大學,大學城可以結合這個培養一些比較有特色的人才,當然是科研、科技方面的。研究生這些本身是西方的,我們中國以前都是狀元、秀才。我們很少搞研究生學位。所以這個上面我們要迎難而上。西方目前也在糾結,就是企業家的培訓和科學家的培訓。西方的大學培養科學家上面比較長足,比我們先進很多。我下面有多少研究生畢業的,老闆給錢說不行,在這一年之內,一定產生多大的回報,這個回報不可能,我教的時候怎麼研究出新的東西,不知道怎麼去賺錢。用了之後,本來可以長足的,可以縮短的。但是後面都是上千萬上億的東西都不用搞,花多一點時間多等一下可能得到更大的回報。

  最後我在商學院教書也教了三十多年,教企業家的人自己不一定能辦企業。我看了很多辦財會的教授沒有在會計公司幹過。萬有引力,牛頓從自由落體發現了萬有引力,找出一個重力曲線。這說明了什麼道理,商學院經常用的例子,自由落體,企業家知道怎樣走出複雜的自由落體曲線,他是知道的。一個企業家把公司變得非常成功,但是到底是什麼規律,可能該需要教授,還是像牛頓這樣的科學家發現。所以一個是會把事情辦成功,一個是知道用什麼樣的方法辦成功。所以到大學學的方法,不是學怎麼做一個事情。最有名的會計師說你坐在下面聽怎麼把帳做好,你如果知道一個公司裏面財會怎麼做,你可以找到新的。所以我想在培養人方面也是用這個。

  最後一點,以色列的模式,德國的模式,美國的模式。以色列的創新型公司規模不大,創新的公司不像美國的通用電器那些,但是很多重要的大的發明中間一些核心的部件都是以色列生產的,以色列公司並不大,但是產品非常精。最近我就發現,我們在搞一個紅外光譜儀,世界上三家企業生產,一個德國、一個美國、一個加拿大。所以以色列不是很大,但是能夠在核心技術上面,他重視這個。所以不要一窩蜂去。就講這麼多,謝謝!

 

  【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江紹高:創新公益 為西部地區建設全面小康努力

中國扶貧基金會副會長江紹高先生演講

  尊敬的廣智部長、陳寅主席,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謝主辦方的邀請,能有機會聽到各位嘉賓的真知灼見。上午我們親自感受到了國際酒業博覽會的隆重開幕和精彩的論壇,下午參加全球商報經濟論壇。我們在上午的開幕式上也體會到了我們貴州的酒業和我們全球的酒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看到了我們酒文化和酒產業的發展態勢。下午這個論壇科技強夢、創新引領未來,自主技術變革與區域經濟發展為主題,非常好。前面幾位元專家高度講述了這個主題對我很有啟發。我作為中國扶貧基金會的一員,我想講得微觀一點,借此機會講創新公益為西部地區全面小康建立助力談點看法。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黨的十八大描繪出了全面小康社會的清晰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十三五時期是我們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間結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各級黨委和政府努力補齊短版,科學的謀劃好十三五時期的扶貧工作。經過多年的減貧工作,全國還有七千多萬人需要脫貧,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區。這麼多人口脫貧,每年要1200萬人,每個月脫貧100萬人,任務非常艱巨。

  扶貧開發貴精準,就是扶貧物件精準,專案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步精準,派人精準,要在六個精準上想辦法見真效,出實招。最近我看了這樣的文字報導,貫徹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精準扶貧的新措施,產業扶貧,返鄉農民工就業搬遷扶貧,教育扶貧、醫療健康扶貧,社會保障扶貧,黨建扶貧等等,把精準職別、精準幫扶文章做足。媒體上看到這樣的報導。2012年貴州省啟動了抽資1600億元,涉及到200萬人口的扶貧生態移民工程。這應該說是減貧的大手筆。除了讓群眾幾乎不花就能夠住上新房,貴州配套工作,恢復生態,幫扶移民投身鄉村的旅遊,園區服務,做好社保、入學等方面的工作。幫助移民融入新的生活。這應該是很大的手筆完成這個任務。減貧政府是開發的主體,強化社會活力也至關重要。社會參與全面小康建設,應該有更多的作為。

  相對來說,我國的社會組織起步較晚,但發展得很快,根據民政部的統計,到今年3月底,全國共有社會組織61萬多個,同比增長10.9%,其中社會團體31萬多個,基金會4190個,民辦非企業單位29萬多個,民間組織活動領域廣泛,基本涵蓋了所有專業的範圍,如教育科技、文化衛生、扶貧濟困,公益慈善、氣候變化、醫療養老、兒童婦女權利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等等。全面小康是中國夢的大格局當中,在今天的神州大地,全面小康與中國夢互相激蕩,凝聚成全社會的力量。

  中國扶貧基金會在1989年成立,累計抽扶貧資金和物質達133億多元,受益的貧困人口和災區的民眾超過兩千多萬人次。中國扶貧基金會的項目主要在以下領域。救災、災害救援和災後重建領域全力實施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久遠專案。在農村生地和社區發展領域持續實施小微信貸。教育扶貧領域改善學生基本條件為目標,持續開展愛心包裹等專案。健康扶貧領域改善農村貧困地區兒童健康為條件為目標,持續開展了愛加殘,母嬰平安等專案。積極相應國家的號召,開展國際遠足,印尼海嘯,今年的尼泊爾強烈地震的緊急救援等等。

  中國扶貧基金會先後兩次被民政部評為公益組織,努力畏葸不地區的全面小康建設助力。我們關注貧困地區的農民生計,推動鄉村發展,主要探索實施小微信貸,美麗鄉村專案,電商扶貧專案。關於小微信貸扶貧,我們的模式脫胎于諾貝爾和平獎的銀行模式,在貧困地區實施,根據本土特點進行了創新。經過19年的發展,項目已經覆蓋了全國17個省147個縣,其中80%的都是國家級省級的貧困縣,今年七月底有效客戶超過28萬戶,累計發放小額貸款110萬,貸款金額106億元,20萬貧困人口直接受益。根據2014年資料統計,小微信貸平均的單筆貸款為11332元,69%額度低於1萬元,目前的有效客戶當中,有21.53%是這次全國進行的貧困戶,在貧困村當中有42%的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作為標準低收入的扶貧手段,通過小額信貸的扶貧方式,激發農民自我發展的能力,支持農戶的發展產業,創造收入,改善生活。

  小額信貸在貴州六枝特區在2012年就啟動的。今年8月31號在六枝地區累計放寬1.3億元,覆蓋的客戶是1.5萬,受益的貧困人口達到5萬,現有的貸款餘額1600萬元,有效的客戶是790戶,通過縣農業產業的發展,實現了脫貧。

  第二關於美麗鄉村扶貧。中國扶貧基金會一直在村莊的整體脫貧與發展作為重點工作領域,並近來了長期的探索,從2004年四川大涼山地區的發展,2008年開始探索以村莊集體經濟,建立村莊經濟合作社為平臺,結合村莊的人才、資源推動村莊的產業發展。到2013年我們總結基礎,啟動了美麗鄉村的計畫。這個計畫到今年八月已經在四川、湖北、陝西、貴州的五個村莊開展了美麗鄉村建設。專案的援助總規模達到了5500萬元,美麗鄉村的建設重點村莊的空間、產業規劃。結合村莊組建經濟合作社。第三以點蓋面,第四強調以村民委本。美麗鄉村的專案首批三個事實村莊,貴州的臺江縣訪臺村,樓山地震災區的兩個村,雪山村和鄧赤溝村,已經完成了村莊的基礎設施,兩個村莊的主道產業能住宿,招待旅遊的客人。貴州省臺江縣反排古村落的發展項目,是2013年9月啟動的。昨天陳書記告訴我們,貴州的發展當中一個是生態環境,一個是文化傳承。我木這個項目主要是村莊有兩項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文資源很豐富。我們投資不低於400萬元,資金由中國民生銀行捐贈。400多,兩千多人,地理位置片偏遠,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經過一年多的工作,現在正在發展改變。反排村發展苗寨人文的旅遊,村莊劃分為苗寨吊腳樓和生態觀光區和文化體驗區。第二組建完成了反排專業合作社,並在合作社成立了反排苗族、旅遊協會等,建立了財務管理制度。日前的管理制度和手水準儀分配制度,組織人員外出參訪,有兩個協會已經開始對外營業。反排村主要是村政設施村莊的建設,公共建設設計,舊村的改造我們也期待國際政府共同努力,把反排建成環境優美,村民收入穩定,反排苗族文化有活力的苗寨。

  第三點是電扶貧,用好互聯網,推進電商扶貧,通過互聯網+農業,把貧困地區綠色、油脂的農產品賣到城裏,賣個好價錢,城裏人也歡迎。能夠享受到放心、健康的食品。有統計資料現實,我國農產品交易有四萬億,而去年全國農村電商銷售超過1400億元,同時農村也有7700萬人存在網上購物,發展速度也是很快,增速達到41%。所以農村互聯網+農業,關鍵是特色農業,要有品牌、地理標誌的農產品,才有可能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走出去。

  2014年以來,中國扶貧基金會實施電商扶貧專案,立足於互聯網、電子商務、新媒體的功能。在本地資源和產業促進農戶和市場有效的連接,探索市場化的中國貧困地區的產業扶貧模式。截止到今年5月31或主要是婁山地區,地震災區的產業重建當中,支持雅安市的飛水村,漢陽縣的永新村。依託淘寶眾籌以及蘇甯的易購,數量還是有限,交易就是90多萬元,線下的產業是上千萬元。將近為500戶種養、種植的獼猴桃,車厘子人均增收426元,截止到今年七月底,我們圍繞產品發展,社區組織建設管道連接管理以及品牌管理等關鍵的業務模組進行模式化的探索,目前正在進行模型的驗證。

  為了更好把電子商務,點上扶貧搞好,我們成立的北京科技農業公司,這個組織統一品牌,名為山品公司,爭取以這個品牌連接支援貧困地區的發展以及農產品的電子商務業務的開展。

  此外在健康、教育扶貧方面,開展了傳統的慈善專案。振寧苗族自治縣了項目。2015年8月共投資260萬元。還在威寧縣投入1162萬元為49所學校1.2萬人次的品分校學生提供了營養大餐。2014年5月威甯縣事實兒童發展計畫,著力改變孩子的身體、心理狀況。為11所學校提供了現代化設施的愛心廚房,為4所小學英、體、美教育。心理扶貧要求與新的扶貧形勢對我國的工作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將繼續緊扣機構的宗旨,積極研究與思考國家與西部地區各地新的扶貧措施銜接,通過持續不斷的創新扶植模式,優化扶貧專案,把有效扶貧的事做深,做細。同時通過基金會的努力,動員更多的社會資源投入到更多的扶貧創新當中來。實現全面小康的偉大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後我想表達中國扶貧基金會在貴州省西部地區的時間,尤其是美麗鄉村建設,電商樂觀扶貧和小額信貸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在此請允許我代表中國扶貧基金會和捐贈人支持扶貧事業的國際政府和有關部門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時也希望一如既往得到政府與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謝謝大家!

 

  【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韋傑夫:創新,打造能力排除障礙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員韋杰夫演講

  各位領導、各位貴賓,特別是各位新的貴州朋友,我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參加今天的全球商報論壇。得考慮有沒有哪一些障礙要排除。

  大家知道中國目前的經濟面臨著轉型的時刻,從固定資產跟對外出口為主轉型到各種消費服務業為主的新的發展模式。要實現這麼一個轉型,那很明顯,關鍵在於創新。

  我不是特別瞭解貴州,但是我相信像貴州這種西部省份,創新應該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本來西部的省份比沿海的省份比較多多少少缺少一些資源,包括資金方面的資源等等。但是通過新的能力,像貴州西部的省份才能更有效得法會自己的自然的優勢。那麼到底怎麼建立這樣的新的健康的全面的知識創新的生態系統。我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這個例子我們跟著潮流的創新。我查了一下,中國目前有26個城市省份稱自己要變成國家金融中心,我自己是從事金融我對這方面比較感興趣。26個城市省份都要做國際金融中心,再加上還有兩百多正在規劃、討論,但是按照國家排名,前50國際金融中心中國有5名,那麼中國可能還可以發展多一個兩個三個,但是在前50名排200個中國的城市是不太現實的。但是過去十年有這麼一個潮流,每一個城市都稱自己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這種的創新我覺得還是有一點浪費。

  所以為了要建立這樣一個促進創新的生態系統,一方面當然是可以投資一些前提條件的資源,比如說教育、研發領域得到這些資源。同時我們應該要確認有沒有存在著什麼樣的障礙,比如過時的一些法律法規、制度等等這些很容易改進的。還有我們要注意一點,我們在建立生態環境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不要以為自己在促進創新,反而我們等於是拉創新的後腿。

  障礙,我舉一個例子,一種是如果當地經濟有過多的壟斷企業,那麼要創業的人就覺得沒有希望,到別的地方去算了,所有壟斷企業是一個問題,不合理的法律法規我們剛才提到的,某一些政府干預,有的時候政府干預能促進創新,有的時候干預能變成一個障礙。當地的文化和習慣對壯心也是一個障礙。大家說這個我們試過了,或許大家說我們這裏不這麼做,所以就覺得創新是無用的。還有一種過去美國的例子,就是Mark Goble基金會的例子。為了此外科學創新,我們社會經常用的一個方式是設立一個基金會,然後科學家為了支援他們的試驗專案,可以申請資金,有一位美國的物理學家奇拉特1948年描寫了這個問題,通過基金會的方式,可以讓創新的腳步慢下來,這個好像是一種矛盾,奇拉特生於1898年,1938年移民到美國,1939年勸愛因斯坦寫了一封非常有名的信給羅斯福總統,要開發能資源和核子彈。在1959年他獲得了和平應用原子能獎,然後1961年出版了一本,收集過去幾十年寫的科學幻想軟體要說,這本書叫《海豚之聲》。這是奇拉特跟愛因斯坦一起寫的那封信。

  他提出的問題不要問怎麼促進創新,而問怎麼阻礙創新。那麼就設立一個金額比較大的基金會,然後用高薪聘請社會上最好的科學家做基金會的領導委員會成員,然後讓他們決定應該給哪一些科學家資金去開發他們的研究項目。做出來的結果是社會上最或的科學家,不要再做實驗室,他們都在開會、討論問題,慢慢所有的科學家都會隨著這些人的愛好去做實驗,所以這樣做,慢慢的科學就會慢下來,科學的發展就會停止。他寫這個是什麼意思?是說科學也要靠社會給的一些資源,但是科學創新必須個人發揮個人新的想法,所以不能為了讓促進科學創新而做出一些負面的結果。

  最後就是打造一個健康促進創新的生態系統。更有效的教育、培訓、研發是一方面。適合本地企業的發展的金融體系,這個對西部的省份特別重要。例如視窗跟中小企業的融資,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包括依法治國的環境。簡便創業,簡便註冊新公司的規定和流程。合理的稅收制度,稅收是必然的,但是要合理,給新的創業一定的空間去發展。最後地方要考慮怎麼吸收留住優秀的人才,可能是通過建立吸引人的文化環境。

  謝謝各位!

 

  【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侯永志:提高生產力靠創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戰略與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演講

  各位下午好。剛才主任講了我的演講的題目就是區域經濟繁榮的根本基礎是技術進步。我想講幾個觀點,一個是新常態下經濟的增長,各地為此展開了新的競爭,競爭的特點有很多。第二個觀點想說一下區域競爭在中國發展中的作用。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區域競爭實際上也有負面的作用。新常態下區域競爭應該圍繞生產力展開。下面的觀點就是提高生產力的根本就是再生技術創新。最後我想說技術創新是離不開政府的。這是我的邏輯線條。

  首先我們說各地都面臨著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根據上半年的統計資料發現了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各地的年初制定的目標普遍高於上半年的經濟增長。這和過去不一樣,過去的預期目標往往低於實際的增長,現在是實際的增長是高於預期的目標。所以我們總的結論,當然也有些地方不錯,比如貴州,增長是高於預期的目標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地展開的新一輪的競爭,競爭的特點設立新區,從1992年到目前,到2015年的4月份,總共全國設立了13個新區,從1992年開始。現在實際很多地方都在設想、構思,設為新區。那麼周圍我們應該說中國的區域競爭是值得肯定的,區域競爭實際上加快了中國的經濟發展,調動了處於潛在狀態的發展要素。比如過去很多的生產要素處於閒置的狀態。這是經濟增長的最大的對立。

  另外通過區域競爭,使生產要素發展比較高的行列。增加值比較高的。當然區域競爭也有一些負面的影響,生態的、資源的、產業結構的問題。沒有達到最佳的狀態。這是區域競爭的負面影響。十八大以來,國家制定了三大新的區域範圍。三個就是一帶一路,一個就是長江經濟帶,還有新經濟,我理解為新的特徵核心的特徵強調協同發展。過去的區域發展有協調發展,協調發展強調一種狀態,就是看區域發展的結果怎麼樣,是不是差距很大,分工是不是合理,是一種發展的結果。而協同發展應該是強調各地政府之間共同的行動。我覺得這是和過去不一樣的。儘管我們說更多的需要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更多需要地區之間的協調行動,共同的行動。但是國家還是需要區域競爭的。因為在中國是一個大國,人口多,發展要發揮兩極性,都是大家認同的。我們強調的局部利益服從全體利益,但是局部利益永遠存在的。可以看一下永遠不可能把局部利益消滅。

  另外看到一個現象,區域在全球的經濟增長低迷的情況下,實際上其他國家也在搞園區,這也是區域競爭也是一個普遍現象。但是因為區域競爭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在新時期的區域競爭特點是什麼呢?應該是由過去的低成本為戰略的特徵讓位提高生產力為戰略的競爭。過去的區域競爭圍繞降低成本,大家都能理解,環境、資源的東西,提供比較優惠的政策,工人的工資很低,實際上是一個低成本戰略。但是這種戰略的消極影響是明顯的,那麼將來把競爭的主線變成了提高生產力,這也能達到低成本所能達到的效果。對資源的消耗減少,勞動者也會得到很多的回報。就是提高生產力的重要性,我想不需要太多的強調,大家都知道,很容易理解。

  提高生產力靠什麼。我感覺有這幾點,一個是大家說要改革。我們說改革有助於提高生產力,生產要素的更高的利用。另外使我們的生產要素配置更加的合理。另外我們能看到,商業模式的創新,也是能提高生產率,使我們的生產、消費、流通銜接得更好。這個實際上有利於效率的提高的。但是我想強調的是,技術創新才是我們提高生產率的支柱性的支撐,商業模式的創新沒有技術實現不了,互聯網很厲害,電商發展得很迅猛,如果沒有電腦這個東西,沒有互聯網就實現不了。這是我們說提高生產率的關鍵是提高技術水準。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生產力的未來》,生產力的未來強調大因素決定市場,一個是我們強調的環境,體制問題。另外一個我們的知識積累和技術進步。這個就是我們講的影響生產力的多重因素。

  我想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技術創新的重要性。我看了一本書,這本書《反對資本主義》,這裏面有幾個很有意思幾篇文字。它說我們經濟發展是有三種無效率,第一種無效率是配置的無效率。因為市場競爭不充分,配置資源要素沒有得到很好的配置。第二種在經濟危機的時候,生產要素、人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運用,在閒置狀態。另外一個就是X無小時,企業內部運營管理使效率損失。我覺得需要說的是美國一個教授研究一個非常的結論。就是把三種無效率分別比做跳蚤、兔子、大象。這個配置無效率是很低的,但是中國可能高一點。還有一個發現,對美國來說,配置無效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1%,X無效率超過50%。我們企業內部的效率是改進管理、改進工藝流程,都離不開技術。

  我看了一個材料,就是關於發電技術,熱力發電,舉一個例子,裝機容量800兆瓦的機組為例,用亞零件技術和超零件技術,技術的進步對我們發展是多麼的重要。

  最後想說我們技術創新實際上離不開政府的。政府有幾點作用,一個是推動改革,通過改革建立創新,生態系統,這是政府做的事情。另外在創新生態系統中,我們要看到政府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我看到一個要素有三個螺旋,三個是研發者的系統,一個是企業,一個就是政府。現在講產學研把政府忘了,這不是特別完善。

  我也看到美國一個研究,政府在技術創新中到底起多大作用。這個研究把創新因素分為七八個,排在第一位的是市長。所以我們在講創新的時候,多考慮一些因素,創新系統還是應該更完善一點,也就是說在產學研之外還要考慮政府的創新工作,好,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洪虎:結構調整為經濟發展提供內在推動力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吉林省原省長洪虎演講

  尊敬的論壇主辦方各位負責人,尊敬的論壇的各位主講嘉賓,尊敬的論壇各位來賓,先生們,女士們,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謝論壇邀請我到會發言,預祝論壇順利進行。

  論壇主題為科技強夢,創新引領未來自主技術變革與區委經濟發展。論壇選擇在貴州召開,恰逢其時,貴州省經濟連續四年位居全國前列,實現十二五規劃翻番目標,科技貢獻率超過44%,全面深化改革做了許多探索,各項社會事業取得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有較大的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貴州省呈現出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景象有很多經驗值得總結。

  明年是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2020年中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走全面深化改革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舉措。貴州省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期,進入後發趕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設的重要階段,具有後發優勢的可以走一條推進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路子。跨越式發展是指夠發展地區在認識和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從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直接運用和借鑒國內外便發展的資源和經驗,高起點的推薦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實現中心城市整體躍升的發展方式和途徑。

  簡單的,放眼全球,放眼中國,充分利用資源流動的特點,遵守市場規則的前提下,實行走捷徑、抄近道的方式。科學技術發展階段的跨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是社會發展最有活力的因素。科學技術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整體上始終是不前進,但是又是不均衡發展的。有些技術發展得很快,更新換代的週期很短,有些技術發展相對緩慢,更新換代的週期較長,作為人類共同智慧的結晶,科學技術的一個突出特徵就是共用性。當然有些技術共用要履行知識產權轉讓的手續。

  當前電子技術資訊網路技術發展很快,比如鐳射磁片代替磁帶,飛速法系的資訊網路技術其運用深入到社會各個領域,後發展地區廣泛採用這些技術,不必亦步亦趨照搬先發展地區走過的路,重複科學技術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把握準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市場需求的前提下,跨越老的發展階段,高起點的從新的階段起步,直接採用更先進的成果,跟上世界因科技革命的步伐,直線發展階段的跨越。

  產業發展持續的跨越,經歷的時間長短不同。印行的產業層出不窮,老的產業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重要作用也在不的變化,這是產業發展的持續。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不必拘泥於延佑的產業格局,把傳統產業的文章做足才考慮新興產業,而是根據市場預期的變化,及時調整產業方向,及時發展高層次性的新興產業。關注其自身的發展階段和預期。特點是資源油污替代產品,早做產業結構調整打算。對於產業T度轉移的理論不能做絕對的理解,局部的轉移,非均衡的轉移,比較容易實現的向臨近地區的轉移。後發展地區承接的產業視當地的環境和有所選擇,對有些產業來說,可能整個區域還不具備發展條件,但是這個區域中的一些局部,特別是中心城市可以營造出十一之這些產業發展的特性。我們常說的產業轉型不是理解為原有的產業轉型,更要增加向新產業轉型的意識。

  經濟佈局空間的跨越,是指產業企業,包括集聚的人群從不適合或者不利於其發展的區域位置轉移到更有利與發展的區域位置。對一個企業、一個產業和一個地區的發展來說,其所處的區域位置非常重要。一個產業在一定的區域內,形成企業群體就會發生產業集聚效應。一些地方靠近金融貿易、交通發達的大城市其發展更快一些。在經濟發展中不能固守舊的區域佈局,而是根據特點及其變化引導企業和產業向最有利於其發展的區域轉移。對一個城市來說,要在盡可能發揮老區作樂同時,積極重視發展新區,開闢企業新的棲息地,營造新的發展空間,充分發揮各類開發園區,高新技術園區作用。

  改革開放進程的跨越。必須具備良好的體制條件,才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決定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後發展地區與先發展地區的差距往往體現在市場化的程度上,也是改革相對滯後。如果只是跟著沿海先發展地區後面亦步亦趨的推進改革,就很難實現趕超。後發展地區可以直接吸收先進地區的經驗,以更大的力度推進改革開放,以更快的速度集聚各種資源,激發經濟的活力,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促進經濟發展的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都需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和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途徑來解決。一般經濟發展都需要一個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但在現代市場解決條件下,資本在越來越大的範圍內流動,使一個地區在發展經濟時,不必只限于本地區的原始積累,更加廣泛的利用域外資金。貴州省更加充分利用國家的特殊扶持政策,更加積極的發揮各種實驗區、示範區的作用。大膽進行改革開放的探索,取得先行先試的效果。

  人才培養使用的跨越。跨越式發展需要靠高素質的人才來實現,高素質的人才哪里來,本地區提供。但不能只靠本地區發展,對事業發展的成敗和興衰起關鍵作用的人才有一些靠區域外的引進,把引進資金和技術、智力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區內各種資源優勢,加快人才隊伍的培養。要廣泛吸引人才,特別是海內外的高科技管理人才。要改革用人制度,大膽起用現代知識和創新知識的新人。要千方百計創造各種條件,營造有利於人才發揮作用的環境。

  上述五個跨越歸結起來就是制度創新和結構調整,通過制度創新創造好的環境,為經濟發展提供外在的動力。通過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的科技進步和創新,為經濟發展提供內在的推動力。只有解決好這兩個推動力的問題,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謝謝大家!

 

  【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陳寅致辭:中國經濟正處於新舊轉換的關鍵時期

陳寅社长致辞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參加全球商報聯盟,攜手貴州省、省政府共同舉辦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這是貴州的魅力感召,也是全球商報聯盟之榮幸,在此我謹代表全球商報聯盟向諸位的蒞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謝意。

  眾所周知,中國經濟正處於新舊轉換的關鍵時期,面對製造業去產能化,房地產去泡沫化,金融體系去杠桿化等諸多重大的考驗。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創新成果化為產業,以微觀活力支撐宏觀穩定,持續保持經濟中高速發展。這是國家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環。也是今年論壇主題科技強夢,創新引領未來的含義所在。由全球商報聯盟發起,在全球擁有廣泛影響的全球商報經濟論壇,已連續舉辦了五屆,今年是第六屆。論壇的宗旨是聚集全球執政、工商學術精英的智慧,對當年中國經濟領域的發展趨勢進行研討,為國家繁榮,社會發展,中國世界的和諧進步貢獻積極的力量。

  黔貴大地,綠水青山,現代化步伐的足音鏗鏘,貴州省抓住機遇,奮發有為,近年來通過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在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及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方面,成就斐然,令人矚目。國家主席習近平不久前考察貴州時充分肯定了貴州實施大資料一系列科技創新方面的成就。

  全球商報聯盟組織的經濟論壇,觀點犀利,特色鮮明,引導輿論觀眾重點,有利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促進學術研討和政策制訂的有機結合。今天的主講嘉賓,他們把握當前的經濟熱點,展開頭腦激蕩,在之後的環節,大家將聽到更多重量級嘉賓的精彩發言。我們相信,通過舉辦全球商報和經濟論壇以及隨著展開的一系列考察活動,借助全球商報的報紙、網路,以及其他媒體的廣泛報導,海內外對中國經濟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必將對貴州的資源優勢,投資政策有更為全面的瞭解,有望帶動貴州的產業水準,推動貴州經濟社會實現又批又好的發展。

  最後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諸各位嘉賓身體健康,謝謝各位。

 

  【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張廣智致辭:貴州充滿無限商機

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廣智致辭

  尊敬的陳寅先生,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好。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商、學術界的精英工具爽爽的貴陽,我謹代表貴州省委省政府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各位的光臨表示誠摯的感謝。

  我們貴州區位便利。近年來貴州堅持發展生態兩條底線,堅持加速發展,加快轉型城鎮化帶動的住戰略,實現了經濟總量增速連續4年位居全國前列的成績。當前我們正在以守底線,奔小康為總體思路。完成既要轉又要改的雙重任務。努力實現全省經濟發展的歷史性新跨越。

  大家可能注意到,剛才我說到貴州基本省情的時候,降到了一個交通區位便利,這個很多沒有到貴州來的同志可能不太瞭解情況。貴州原來相對閉塞交通不便可以說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再不像從前想像的地無三尺平的貴州。比方說今年已經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市市通民航機場。高速鐵路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已經連接廣州、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而且建設的速度還在加快。今年之內將陸續連接重慶、昆明等重要城市。大家想想,這樣的交通狀況就使貴州交通閉塞的歷史已經徹底結束了。

  全球商報聯盟成立以來,秉承共建平臺,共用資源、湖東互信、跨地區媒體合作,以跨諮詢為財富,與時代共繁榮開創了海內外跨國家、跨地區媒體合作的先河,在這個關鍵時期,讓創新成果變成產業活動,以微觀活力支撐宏觀穩定,以創新帶動需求過大,才能推動產業升級的新引擎。本屆論壇科技強夢,創新引領未來,自主創新變革與區域發展為主題,嘉賓圍繞經濟新常態下科技力量尤其是重大自主創新技術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進行思想交流和觀念交鋒,為百家之治商應對之策,搭合作之橋。我們充滿期待。

  朋友們,同志們,開放的貴州笑迎四海賓館,茁起的貴州充滿無限的商機,我們熱切期望各位嘉賓深入認識貴州、感悟貴州,把新貴州展現在世人的面前,努力在這片熱土上實現互利共盈,共同發展。

  最後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于今日在貴州省貴陽市正式開幕,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廣智以及全球商報聯盟主席、香港商報社長、香港經濟導報社長陳寅致開幕詞并與在場主禮嘉賓合影留念。

  會前,陳寅社長(左)與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廣智會晤

主禮嘉賓合影留念

  【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論壇即將開幕,會議以專題形式對當前中國發生的“科技驅動發展”進行研討,并邀請自海內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工商領袖、學界精英及傳媒巨頭參與,旨在聚集全球政治、工商學術精英為中國與世界的和諧進步貢獻力量,預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

活动准备就绪

 

  全球商報聯盟貴陽論道 陳寅當選主席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張麗、許入介、伍敬斌貴陽報道:昨晚,全球商報聯盟第六屆年會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年會由聯盟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香港商報副總編輯張介嶺主持,理事長陳錫添作年度工作報告。年會選出新一屆聯盟主席、理事長、副理事長及秘書長。香港商報社長、經濟導報社長陳寅當選為全球商報聯盟主席,香港商報副總編輯張介嶺當選理事長兼秘書長。年會上,聯盟新任主席陳寅發表履新感言,提出聯盟未來發展構想,獲得與會成員強烈共鳴。

  聯盟不斷發展壯大

  全球商報聯盟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陳錫添向大會作年度工作報告。他首先回顧了聯盟發展歷程。8年多來,全球商報聯盟舉辦過多次大型活動,受到海內外各界認可。2009年10月,聯盟聯合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以及河南省政府,在鄭州成功舉辦了首屆全球商報經濟論壇,為聯盟發展搭建起一個新平臺。2010年12月,聯盟聯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在香港成功主辦2010全球商報經濟論壇暨亞太工商界領袖峰會,海內外500多位名流翹楚出席,130餘家海內外媒體參與報道,影響宏大。

  此後,聯盟於海內外多次舉辦合作論壇,均取得驕人成績。2013年全球經濟展望與區域經濟合作論壇大獲成功,不僅得到中央駐澳門聯絡辦大力支持,更得到澳門特區政府及當地商會、社團的大力支持。論壇主題鮮明,觀點犀利,開放互動,特色鮮明,深受歡迎,取得轟動效應。由此,聯盟品牌形象及影響力得到迅速提升。

  此外,聯盟還積極為成員單位招商引資牽線搭橋。

  新屆聯盟架構產生

  經過8年發展,全球商報聯盟已成為全球經濟傳媒舞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受到各國或地區政商界廣泛關注與大力支持。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金利來集團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四洲集團董事長戴德豐,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主席朱蓮芬等十多位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受邀擔任聯盟名譽主席和顧問。

  經聯盟成員投票表決,香港商報社長、經濟導報社長陳寅當選為全球商報聯盟新一任主席,香港商報副總編輯張介嶺任全球商報聯盟理事長兼秘書長。本屆年會還選舉產生了12位副理事長,他們來自於五大洲,在當地皆有一定地位與影響力。

  陳寅發表履新感言

  年會上,陳寅主席發表了履新感言。首先,他對聯盟前任主席黃揚略和前任理事長陳錫添多年以來對全球商報聯盟所作的貢獻表示崇高敬意和感謝。他們不辭辛勞,搭建了如此好的平臺,為全球商報聯盟做好服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陳寅表示,作為新任主席,深感責任重大,將盡職盡責與諸位同仁一起同心協力,進一步將全球商報聯盟打造成世界華文媒體的一流品牌。聯盟將在保證質量前提下進一步擴充陣容、加快提高實力,以創造更具覆蓋規模和權威的全球商報聯盟緊密型架構,推動聯盟實力上升至更高層次。此外,未來聯盟還將加強成員間互動交流,促進資源共享,成員之間還可積極探索在經營方面合作可行性,開展跨區合作,特別是探索在融媒體領域合作,並發揮聯盟理事會作用,爭取商界更多支持,鞏固聯盟經濟基礎。

  為推動整個聯盟新聞交流、進一步提升聯盟新聞隊伍採編和新聞寫作水平,陳寅表示,聯盟計劃藉經濟論壇平臺,舉辦全球華語財經新聞獎評選活動。

  另外,全球商報經濟論壇已成為聯盟品牌活動,陳寅表示將延續這一盛事,總結以往籌辦經驗,爭取一屆比一屆辦得好。

  陳寅最後表示對未來充滿信心,全球商報聯盟在各方支持下已走過8年多,不斷成長壯大,希望各成員恪守聯盟宗旨,為今後工作攜手出力,使聯盟發展更上新臺階。

  之後,來自世界各地的理事會成員進行熱烈討論,探討聯盟未來發展。

  陳寅:打造世界華文媒體 一流品牌

  9月8日,全球商報聯盟第六屆年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隆重召開,會議選舉了新一任全球商報聯盟主席、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並宣布新成員加盟。香港商報社長、香港經濟導報社長陳寅當選為新一屆全球商報聯盟主席。此外,由全球商報聯盟發起的貴州經濟論壇將在今日舉行,來自海內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工商領袖、學界精英和傳媒巨頭將聚集一堂,共同把脈經濟熱點,解析投資機遇,展開頭腦激蕩。

  圍繞全球商報聯盟未來的發展,融媒體時代的報業轉型和機遇,以及創新驅動科技的論壇主題,陳寅社長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香港商報記者 顧安安 張幸

  聯盟影響與日俱增

  在昨天舉行的全球商報聯盟第六屆年會上,香港商報社長、香港經濟導報社長陳寅當選為新一屆全球商報聯盟主席。作為新任主席,陳寅表示,深感責任重大,將盡職盡責,與聯盟諸位同仁一起,同心協力,進一步將全球商報聯盟打造成世界華文媒體的一流品牌。

  陳寅介紹,全球商報聯盟自2007年成立以來,秉承「共建平臺、共用資源,多邊協作、互動互信,時代報章、同創輝煌」的宗旨,已吸引全球66家華文財經媒體加盟。如今,全球商報聯盟的會員已遍布美加、歐洲、東南亞、澳洲、內地及港澳臺地區,並先後成功舉行了多次年會暨經濟論壇,發揮了服務讀者、帶動投資的作用,已經形成品牌效應,影響力日益提升。

  陳寅告訴記者,隨著全球商報聯盟影響力不斷擴大,今年又有歐洲商報(法國)、泰國亞洲日報、泰國京華中原聯合日報、貴州商報四位新成員加入,聯盟成員數也由成立之初的18家增至66家。對於聯盟未來發展,他表示,今後,全球商報聯盟還將從全球化、影響力的角度出發,加快發展以財經類報刊為主體的商報聯盟成員,在未來兩至三年內,使成員總數突破100家,以創造更具覆蓋規模和權威的全球商報聯盟緊密型架構,推動聯盟實力邁上更高的層次。

  融媒體時代思考變革

  陳寅社長在會上對於新媒體力量的迅速崛起表示了高度重視。他說:「目前,聯盟成員仍以傳統的平面媒體為主。新媒體的崛起把傳統的報章雜誌拉入混媒時代,新聞網站、電子版、手機報以及客戶端,正在開出一條全球資訊傳播的新路。」不過,他指出,雖然傳統媒體採用了多種新媒體技術和應用,對網絡傳播更加重視,但大部分僅是形式上的融合,沒有達到內容上的融合。

  在陳寅看來,新聞操作理念必須改變,必須更加尊重讀者、客戶,為他們提供更多參與度高的內容是十分重要的。他指出,新興媒體的發展規律之一,是優先發展用戶和網絡,突破規模臨界點,才能引發正回饋,實現指數級增長。要贏得用戶,需在媒體融合產品中始終堅持「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實現「以用戶體驗為核心」,任何融媒體產品,都要首先考慮在手機等移動終端上的用戶體驗。「對於全球商報聯盟的大部分傳統媒體來說,面對新媒體衝擊,應認清形勢,及時總結轉型成敗的經驗教訓,結合自身優勢找到適合的出路,抱團取暖度過嚴冬。」

  新常態需創新思維

  對於即將召開的全球商報經濟論壇,陳寅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說:「目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已經從兩位數的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這種經濟減速的『新常態』,讓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注重提質增效。」他指出,過去中國經濟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進入新常態發展階段後,中國經濟需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經濟轉型,以創新驅動探尋新的經濟增長點,追求速度、質量和效益的統一。

  縱觀世界,創新是現代經濟增長的唯一動因。陳寅指出,面對製造業「去產能化」、房地產「去泡沫化」、金融體系「去槓桿化」、環境保護「去污染化」等諸多重大考驗,加快實施創新驅動型發展戰略,促進創新成果孵化為產業引擎,以微觀活力支撐宏觀穩定、以供給創新帶動需求擴大,持續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這是國家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環,也是今年論壇選題「科技強夢創新引領未來」的意義所在,同時還代表了近期投資的主流方向。

  攜手貴州創雙贏

  陳寅表示,此次論壇選址貴州舉辦,是看重了貴州獨特的經濟區位和發展後勁。貴州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西南重要陸路交通樞紐及示範區、創新區,同時它還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處在「一帶一路」效應的輻射區,蘊藏著無限商機。

  他指出,雖然這是在貴州舉辦的首屆經濟論壇,但香港與貴州之間的合作不陌生,貴港之間經貿往來密切,兩地的對接、交流和合作可謂是情深誼長,相信通過舉辦論壇、研討會和系列考察活動,全球商報聯盟報紙、網絡的廣泛報道,海內外不僅對中國經濟熱點話題有更加深入認識,同時對貴州的資源優勢、營商環境和投資窪地有全面了解,必將帶動貴州對外開放水平,促進貴州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推動貴州經濟社會實現較快發展。

  聯盟成員謀劃未來探索新路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蔡易成、朱輝豪貴陽報道:在全球商報聯盟第六屆年會的交流互動環節中,來自海內外的聯盟成員分享了各自豐富的辦報和發展融媒體的經驗,紛紛為全球商報聯盟的未來發展建言建策,並探討了在全媒體融合時代如何利用現有的平臺把各自的優勢資源整合起來,結合國家的戰略發展,發揮媒體應有的作用,彰顯出平臺的社會和經濟效應。

  探索新媒體時代路徑

  內蒙古商報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希曉在會上表示,在新媒體強勢崛起的時代,聯盟成員之間應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探索符合新媒體時代發展需求的有效路徑。他表示,在全球商報聯盟的大家庭中,利用如今發展起來的互聯網技術進行深層次的合作,各方共同努力把各自的優勢資源整合起來,並進一步強化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充分把新媒體所沒有和忽略的功能結合起來,謀求聯盟的最大化、最優化的發展。

  李希曉建言,在一些自然資源優勢比較集中和突出的地方,比如內蒙古,聯盟的觸角應延伸至此,利用全球商報聯盟的平臺優勢,宣傳當地的商業文化。他並建議,下一屆的年會到內蒙古舉辦。

  向多元化邁進

  加拿大大華商報副社長韓斌認為,全球商報聯盟的未來發展應更具開放性和國際性,向著多元化的道路邁進。韓斌指出,在加強國際的交流合作中,可邀請一些成功企業家和知名人士參與進來,為當地的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

  菲律賓華商縱橫傳媒社長黃棟星表示,聯盟成員之間應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把各自的優勢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各自尋找蘊藏著的無限商機,利用平臺互相分享資源,謀求全方位的發展。他建言,在實質操作上,可設置優勢項目,彰顯社會效應和經濟影響力,並在此基礎上,為當前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戰略做好鋪墊,發揮媒體應有的作用。

  加拿大商報多倫多社長門宗偉建言,聯盟成員間的交流合作應更加密切和頻繁,發揮平臺自身的優勢,更多地分享成員所在地的資訊。

  國際地產雜誌(美國)副總編輯金立冬表示,全球商報聯盟的平臺有著眾多在海內外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媒體,而當下中國正在實踐的「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正是展示平臺的最好機遇。他建議,全球商報聯盟應與中國各地政府形成良好互動,這樣才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國在新戰略新思路下的全新面貌。

  尋求傳統媒體轉型方向

  德國華商報記者王偉華表示,全球商報聯盟可著力於打造一個權威商業平臺,不僅要鼓勵中國大企業走出去,更要關注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通過給一些行業未來的走向提供前瞻性的思路,以及多吸收各行業有影響力的成員加入聯盟,為中國各地政府的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出謀劃策,從而形成自己特有的品牌效應。

  華商時報(比利時)主編姚偉表示,受當下日新月異的網絡以及手機等新媒體的衝擊,很多傳統媒體的廣告收入下降,都面臨著轉型的壓力。她認為,全球商報聯盟或為傳統媒體的轉型提供了新思路,中國正在宣導「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海外華人媒體或可借助這個千載難逢的契機對接國內,通過全球商報聯盟各成員資源的共用,為海內外的經濟文化的交流搭建橋樑,從而尋求傳統媒體的轉型方向。

  貴州商報總編輯程慕松表示,貴州經過這些年的高速發展,高速公路以及高鐵覆蓋面日益完善,旅遊業正迎來井噴式發展,其中所帶來的商機不容忽視。貴州商報通過加入全球商報聯盟這個平臺,將有利於整合更多資源宣傳貴州。

  對於傳統媒體如何轉型的問題,澳門商報總裁助理方華表示,通過全球商報聯盟的平臺,各報可共用熱點新聞,以應對新媒體多元化的衝擊。

  商報聯盟又迎新成員

  【香港商報网訊】在本屆全球商報聯盟年會上,又有四名新成員加入聯盟,分別是貴州商報、歐洲商報(法國)、泰國亞洲日報以及泰國京華中原聯合日報。至此,全球商報聯盟成員已由成立之初的17家,增至66家。

  開創跨區域合作先河

  全球商報聯盟由《香港商報》、《深圳商報》發起組建,是非政治性、非宗教性和非牟利的機構,秉承「共建平臺、共用資源,多邊協作、互動互信,時代報章、同創輝煌」的宗旨,在和平發展的旗幟下,以新聞為紐帶,化資訊為財富,與時代共繁榮,以求共同發展、平等發展、和諧發展,從而服務社會、服務商家、服務不同國土、不同膚色的億萬讀者。

  在聯合與共贏的時代趨勢下,全球商報聯盟通過現代化的資源分享理念和全新的運作模式把不同國家和地區商報的局部影響力集聚起來,形成整體化優勢和國際性特色,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傳媒舞臺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來自全球包括美洲、歐洲、大洋洲、亞洲等不同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內地的60多家商報及雜誌,以共同一致的視角,加強不同社會形態之間的溝通和理解,搭建了一個覆蓋全球的商業資訊網絡和商業創新平臺,為身處不同地區的億萬讀者提供更多具有國際性、權威性和時效性的經濟資訊,共用聯盟的優勢和成果。

  全球商報聯盟的成立,開創了海內外商報跨國家、跨區域合作的先河,為資源分享、資訊互補構建互動平臺,也標誌著全球商報聯盟進入了和諧發展的新階段。

  全球商報聯盟成立8年來不斷發展、完善、壯大,並受到各國政商各界的關注與支持,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金利來集團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四洲集團董事長戴德豐,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主席朱蓮芬等十多位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受邀擔任聯盟的名譽主席和顧問。

  自成立以來,聯盟先後組織、舉辦了第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採訪、中國城市印象大賽、「2009金融危機下的中國商機與媒體互動」(河南鄭州)、「2010亞太工商界領導峰會」(香港)、「2011全球商報國際經濟和合作論壇」(加拿大)及「2013全球商報經濟展望與區域經濟合作論壇」(澳門)等大型活動,邀請了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名嘉賓出席,一百多家海內外媒體參與活動報道,影響宏大。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