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張 敏
在經濟增長整體放緩的大背景下,企業要債的難度也隨之加大,對于本身應收賬款相對較高的醫藥商業公司來說,要賬更是難上加難。
據同花順數據顯示,目前總計有271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上半年的應收賬款數據,額度合計達到3.06萬億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約為11億元。而A股19家醫藥商業公司2015年上半年的應收賬款總額為723.5億元,平均下來,每家的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為38億元。
國內一家大型的醫藥商業上市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今年下半年的工作重點便是要賬,以降低應收賬款額度。“大量的應收賬款會影響公司資金周轉,公司不得不向銀行借款,這樣也會導致財務費用增加,降低企業利潤率”。
應收賬款過高的怪圈
“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和營業收入的比較更能顯示出企業目前的運營情況,這意味著每賣出去100塊的藥,有多少是欠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財務人士向記者介紹。
據同花順數據,在上述A股19家醫藥商業公司中,上海醫藥截止到今年6月30日的應收賬款為240.8億元,位居榜首。此外,包括九州通、國藥一致、南京醫藥、中國醫藥等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也超過10億元。
而港股上市公司國藥控股今年上半年的應收賬款為712億元,而去年同期為625億元。
據同花順的數據統計,上述19家醫藥商業公司中,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例超過50%的上市公司有6家,包括嘉事堂、瑞康醫藥在內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高于80%。
大額的應收賬款對上市公司的影響較大。“應收賬款較多的企業,意味著收入并未轉化為上市公司的現金,這會對上市公司的現金流產生影響”。財務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
以上海醫藥為例,據公司發布的公告,公司今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7.96%。對于此數據發生的變化,上海醫藥解釋稱是報告期應收賬款回籠增加。
而嘉事堂2015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06億元,去年同期為-1.31億元,對于此事,公司解釋稱,報告期公司收購的器械子公司應收賬款賬期較長而進貨款已支付導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減少。
除了嘉事堂之外,包括九州通、中國醫藥、柳州醫藥、英特集團等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為負值。
上述財務人士還向記者表示,公司的應收賬款占比越高,就意味著拿回的現金越少,而為了維持運營,一些公司不得不向銀行等借款,導致公司的財務費用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利潤率。
據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有6家A股醫藥商業公司的財務費用高于5000萬元,而上海醫藥、九州通等公司的財務費用更是超過億元。
相關公司稱要賬難
有醫藥商業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以來,公司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降低應收賬款。值得一提的是,以醫療機構為主要客戶的醫藥商業公司,隨著經濟形勢及政策的變化,其面臨的應收賬款回收壓力尤甚。
據商務部發布的《2014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2014年醫療機構拖欠藥品批發企業貨款時間過長問題仍然存在。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179家藥品批發企業對醫療機構平均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122天,應收賬款總額高達587.07億元,占對公立醫療機構銷售總額的37.6%。個別醫療機構在6個月回款時給企業開具銀行承兌匯票(通常承兌期為半年),將支付藥品貨款的時間又延長了6個月,制約了藥品流通企業流通及運營效率的提高。
例如,國藥控股的直接客戶包括12850家醫院,小規模終端客戶(含基層醫療機構)100803家,在今年的半年報中公司也披露,為了化解經營風險,集團將通過資金管控、清理低效業務、加強考核等方式努力降低應收賬款余額占比和資產負債率,進一步提升資金效率和控制經營風險。
上述醫藥商業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由于公司的主要客戶是醫院,而正處于醫改過程中的醫院,其收入來源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經濟較為發達的地方,回款情況相對較好,而在經濟不發達地區,回款壓力較大”。
此外,政策的變化也對醫藥商業公司回款產生了壓力。“醫院改革破除以藥養醫制度,取消了藥品加成制度,這相當于切斷了醫院主要的收入來源,醫院沒有錢,就沒有支付購買藥品的費用,結果變成了當代的‘楊白勞’。” 上述醫藥商業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