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唐福勇
中國數字化醫療市場騰飛在即,價值鏈上各方亟須把握契機實現轉型。
這是9月16日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在北京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國數字化醫療市場變革》中透露出的信息。報告稱,中國數字化醫療行業騰飛在即,預計從2014年到2020年,應用數字化醫療服務和電商的支出規模將從200億元人民幣驟增至7000億元人民幣。
報告稱,面對數字化醫療市場變革,醫療價值鏈上各環節的企業必須開拓思路,積極采用新的業務模式,這些企業包括互聯網企業、制藥企業和醫療科技企業、分銷商和零售商、保險機構。
報告作者之一、BCG常駐上海的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夏小燕表示:“對不同的利益相關方而言,這些變化的規模和性質以及所帶來的機會都不盡相同。一些機構和企業將有機會通過實現現有流程的‘數字化’來提升效率。而另一些將更多地面臨出局的風險。但對于其他一些機構和企業而言,技術進步將有助于它們打造全新的數字化醫療業務。然而,不論是機遇還是風險,所有涉足醫療行業的機構和企業都有機會在市場經歷巨變之際施展自己的力量,塑造未來的市場格局。”
報告認為,中國的數字化醫療市場變革將極大地改變中國的醫療體系。其影響力表現在多個方面:對患者的診療和管理方式、醫生的工作方式和醫院的運營模式、藥品和醫療器械的供應和使用方式以及保險機構的產品結構和服務方式等。
具體來看,對于在價值鏈各環節上開展競爭的機構和企業而言,數字化時代要求它們開拓新思路,并積極探索新的業務模式:
新近涉足醫療行業的數字化企業需要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并設計有效的業務模式。它們應積極尋求與醫院、醫生以及其他相關機構建立合作,從而利用其移動支付、社交媒體以及搜索引擎等工具在電商和服務模式方面獲得先發制人的優勢。
制藥企業和醫療科技企業需要充分利用數字化工具來提高銷售和營銷工作的效率,提供疾病管理解決方案,并運用大數據分析來支持產品組合決策以及提升研發效率。企業還需要與電商企業開展合作,以滿足消費者對上網購買醫療相關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醫藥分銷商和零售商必須快速采取行動,以避免作為中間商被電商所取代。此類企業面臨兩種選擇:要么打造自身的電商能力,要么與新興的電商企業攜手合作。
保險機構將有機會開發包括數字化服務在內的新業務,比如遠程醫療咨詢等等,從而在短時間內吸引新客戶。此類企業還可以運用大數據分析來降低成本,并在長時期內改善患者預后。
報告同時認為,數字化醫療變革會有三大趨勢:
趨勢之一是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比如移動設備、云計算以及大數據分析等等。2014年中國有近四成人口擁有智能手機,他們每天花在智能手機上的時間平均達到3個小時。在這樣的基礎上,未來再輔之以無處不在的高速互聯網連接以及大數據資源,企業將有能力為中國龐大的人口提供從遠程患者監測到智能手機購藥等各類數字化解決方案。
趨勢之二是中國政府致力于解決醫療體系長期存在的效率低下問題以及滿足那些未能得到滿足的需求——在這些方面,數字化醫療可助一臂之力。例如,遠程醫療咨詢和網上預約掛號有助于緩解大醫院醫療資源過度使用,而基層小醫院醫療資源利用率偏低的問題。此外,從長遠來看,幫助醫患之間持續開展有效溝通的創新解決方案也將極大地提升患者服務和管理的質量和水平。
趨勢之三是監管環境日趨利好。中國政府會繼續加大力度推動數字化醫療的發展。比如,中國政府降低了電商相關業務的門檻,讓網上藥店的登記注冊變得更容易。預計到2016年,部分處方藥也有望實現網上銷售。此外,政府已允許部分省份的醫療機構進行遠程診療和處方開藥的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