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5

FT:大眾造假是作弊競賽的必然結局

2015-09-25
来源:FT中文網

  商場最危險的一句話是“每個人都這么干。”

  無論與行業法規打擦邊球的行為如何司空見慣,無論你的對手獲得了多大的優勢,也無論你面臨多大的壓力這么做,都有一個簡單的考驗幫助你決定要不要接受誘惑:如果外界發現了會發生什么?損害會有多大?

  大眾汽車(Volkswagen)在柴油發動機汽車上安裝軟件,讓這些車在實際行駛中排放比官方檢測結果更多的污染物,此事已迫使該公司首席執行官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辭職。這可能有損近年大舉投資柴油技術的整個歐洲汽車業的名聲。但這絕非汽車制造商首次使出下三濫手段。

  通過用膠帶封住車門和給輪胎過度充氣等手段減少阻力,在歐洲燃油效率測試中蒙混過關——這種做法已經如此尋常,以至于大多數柴油車并不如廠商所稱的那樣節能環保。在美國,福特(Ford)曾在1997年被曝在貨車上安裝非法“排放失效裝置”——這也是大眾現在面臨的指控,現代(Hyundai)和起亞(Kia)去年因操縱測試數據被罰款1億美元。

  這種行為并非汽車業獨有。從銀行業到制藥業,許多行業都發生過同樣的事情。幾家公司決定輕輕地打規則的擦邊球,對法規作從寬解讀,其他人很快效仿。它們知道這有點不正當,但這種做法變成了慣例,監管機構也睜一眼閉一只眼。然后有一天,有人做得太過分了,丑聞隨即爆出。

  “盡管我在一個體系中操作……在這個體系中這種事很平常,但我是個連環違法者,”瑞銀(18.13, -0.22, -1.20%)(UBS)前銀行家湯姆?海耶斯(Tom Hayes)告訴英國嚴重欺詐辦公室(Serious Fraud Office),上月他因操縱基準的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而被判監禁14年。海耶斯精于此道,還精于把其他交易員拉下水。官方的調查最終到來。

  當反彈來臨的時候,其勢頭格外猛烈。突然間,曾經十分常見、人們點點頭眨眨眼并不計較,或者為了趕上對手而悄悄縱容的行為,被評判為不當甚或非法行為。“每個人都這么干”并不是辯護理由。一旦暴露在公眾注視之下,而監管機構因未能阻止而臉上無光,就沒有寬恕了。

  在憤怒地尋找企業內部的責任人時,高管們在倉促之間接受訓練,以應對官方的質詢和媒體吹風會,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你們為什么要做這樣的事情?”對此不存在讓人滿意的答案,盡管大眾美國首席執行官邁克爾?霍恩(Michael Horn)有個準確的回答:“我們徹底搞砸了。”

  打擦邊球而不受懲罰的關鍵是,要細膩而謹慎地這么做。違規或許是常見的,但不能搞得太明目張膽,否則將驚動原本容忍一些灰色地帶的監管機構。汽車業是最好的例子:眾所周知,官方給出的燃油效率數據和實際表現之間差距很大,但大眾愚蠢地在作弊行為上變本加厲。

  欺詐往往始于實驗室,實驗室里的結果注定是人為的。證明一款產品在企業實驗室里能以某種方式工作的證書——即使沒有欺騙行為——也無法保證其在現實世界中也能有同樣的表現。不可避免的是,企業往往會專注于達到它們面對的實驗室目標,就如學生們為考試死記硬背一樣。

  設計合理的測試和現實之間的差距不應該很大。但聰明人很快就能摸索出如何走捷徑,就如2008年金融危機前,銀行盤算出如何以最少的股本達到監管機構的資本金標準一樣。現代和起亞刻意挑選出在順風條件下用特殊輪胎達成的最佳里程測試結果。

  從眾心理迅速占了上風。X公司知道Y公司正在做一些事情,能夠在不被監管機構懲罰的情況下在結果中作弊,X公司意識到如果它不做同樣的事情,就無法與其競爭。畢竟,測試是官方認可的,顧客也不太可能質疑結果。試圖抵制的高管或者工程技術人員的意見不會被采納,他們被視為太天真或者死腦筋。

  競爭使企業為了獲得優勢而不斷進行雄心勃勃的嘗試,也制造了更大的名譽風險。在被發現之前,大眾竟然在監管機構的眼皮底下給1100萬輛汽車安裝違規裝置。即使是在歐洲發現其作弊行為的國際清潔運輸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最初也不相信大眾如此明目張膽。

  遲早,會有一家公司的行為太過出界。必定會有一個Libor超級操縱者、一家大眾、或者一家葛蘭素史克中國,藐視法律到無法隱瞞的地步。在中國有許多企業向醫生或者醫院行賄,但中國政府必定遲早要挑出一家系統性行賄的西方企業懲一儆百。

  一家華爾街銀行的領導者有一次告訴我,他從金融丑聞汲取的一個教訓是:道德是絕對的,而不是相對的。“我們沒有我們的對手那么惡劣”是一種誘人但危險的態度。許多公司因為放不下這個理念而陷自身于危險之中。

  大眾贏得了業內表現最差企業的不光彩“榮譽”,然而,這確實是一場比賽的結果。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