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TPP對中國無殺傷力

2015-10-12
来源:香港商報

  凌昆

  美國等12國日前達成了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TPP),對此應客觀務實地解讀其意義,特別是對中國的影響,切勿有錯誤的關注而誤導決策。

  美國面臨阻力

  TPP達成協議并不輕松,美國本想早早談妥付諸實行,但遭遇國內外的重重阻力而一再延誤。現時協議仍須由國會通過方可正式推行,雖預計終可通過,但奧巴馬仍要花不少氣力去說服各方政客,包括本黨的部分議員。由於民主黨與工會關系較密切,故保護主義色彩較濃,對可帶來更大競爭壓力的自由貿易協議一般都持抗拒態度,何况時近總統大選,政客們在表態及投票時都要小心衡量得失,對奧巴馬的通過協議要求未必會很順利地答允。之前談判受阻延的主因之一,乃奧巴馬遲遲未得國會通過外貿推動權(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或TPA)的法案。法案可防止國會修改協議,因而得到其他國家作出讓步達成妥協,但由此也可見到國內的政治阻力不小。

  TPP從表面看是個重要的經貿自由化協議,涉及美日等兩大經濟體,成員包括南北半球的太平洋東西兩岸國家,在世界經濟及國際經貿交往上確具一定影響力。從全球化角度看,有一種觀點認為像TPP一類的多邊地區協議,不利於達致由世貿(WTO)主導的全球性協議,但實際上先由少數國家達成局部性的區域協議,也可作為走向全球協議的基石。然而TPP的最大問題,不在於它的局部性及局限性,而在於美國想利用它作為「重返亞洲」圍堵中國的主要經濟政策,故這次奧巴馬宣稱TPP的目的是不讓中國訂立國際經貿的游戲規則,而要由美國訂立。不少歐美評論一面支持TPP談判,另一面卻反對美國將之視為地緣政治斗爭工具,且認為將達不到美國所期望的目的。

  對中國負面影響不大

  TPP既難以遏制中國,對中國負面影響也不大,其主要原因有:

  一、中國乃全球最大制造業及外貿國,在不少市場的產銷上均占主導地位,故根本不可能藉TPP或其他方式制約中國,美國若試圖這樣做必變成自我遏制,弄巧反拙。

  二、TPP成員國中全都與中國經貿交流密切,不少更以中國為首名或前幾名經貿夥伴,經貿利益都超越與美國的。這些國家加入TPP只想從美國拿點好處,絕不會站到美國一邊遏制中國。即使美國國內,不少大型企業及地方政府也均以與中國加強交往為重要目標,同樣不會贊同對抗中國。

  三、TPP成員國中很多都與中國簽有雙邊或多邊自貿協議,如新西蘭及智利更分別是大洋洲及南美洲首個與華簽約的國家,其他東盟成員星洲、越南等十多年前已被涵蓋於中國東盟自貿協議內。即使美國也承諾積極推動與中國談判雙邊投資協定(BIT),更早有美國智庫要求開展中美自貿協議談判,如果BIT商談有成則自貿協議的關鍵部分便已具備,可謂成功過半。

  四、美國阻不了中國制訂國際規矩。奧巴馬指TPP的目的是不讓中國制訂規矩而要由美國制訂,真是幼稚得笑死人的說法。BIT的談判便說明美國也要接受中美共同制訂規矩的原則。何况中國天天都在制訂國際規矩:不單止與多方面洽談雙邊或多邊的各種形式合作,而且不限於如TPP等一類協議的着眼於具體及技術性規矩,還正通過「一帶一路」計劃及支持聯合國活動等大戰略來塑造國際經貿新格局新秩序。

  五、直接競爭領域不大。美日乃中國的主要出口市場,但TPP其他成員國的競爭威脅并不明顯。例如澳紐及智利等都是原產品出口國,與中國的工業品出口屬互補多於競爭。低成本國如越南的出口生產,不少都是中國移去的。至於美日間的貿易比較高檔,暫時中國未能涉足很多的領域。

  總之,中國對TPP應以平常心觀之,暫時不必過於緊張,只要繼續目前的發展與改革開放政策,便可立於不敗之地。到TPP落實后(但還未知何時),則要密切注視其操作有否違反世貿原則。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