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長江經濟帶各省份謀劃產業銜接發展

2015-10-12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為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國家發改委將加強長江經濟帶的產業對接合作,支持建立區域產業鏈條上下游的聯動機制。

  相應的原則是:支持中西部有條件的地區申請設立新的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推動重點產業布局,優化調整和產業轉移。同時鼓勵中西部地區通過委托管理、投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與東部沿海地區合作共建產業園區發展飛地經濟,支持中西部之間合作共建產業園區。

  10月11日,在“長江流域園區與產業合作對接會開幕式暨長江發展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副司長鄒勇作出了上述表示。

  梯度發展差距

  作為中國區域發展的三大戰略之一,長江經濟帶體量巨大。2014年長江經濟帶GDP總量28.5萬億元,占全國41.6%。也就是說,長江經濟帶的經濟增長每上升或者下降一個百分點,就導致全國的GDP上升或者下降0.4個百分點。

  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黃漢權說,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中,今年上半年有10個省市的GDP增速都在8%和8%以上。全國GDP增速過“8”的一共是17個省市。

  但與此同時,長江經濟帶的區域存在梯度發展差距,為產業合作帶來了空間。

  黃漢權說,2014年長江經濟帶下游地區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中游在7000美元左右,而上游則是5000~6000美元左右。

  從省級角度來看,長江經濟帶上既有全國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市,也有全國人均GDP最低的貴州省。

  對于產業合作和轉移,沿江各省都表達了積極的態度。

  湖北省副省長甘榮坤建議編制承接產業轉移指導目錄,引導資源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產業及具有市場需求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向中上游地區轉移。

  重慶市副市長吳剛表示,重慶希望與沿江省市在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紡織服裝、健康食品等產業集群進行對接,共同探討開展園區共建、產業飛地等戰略合作的方式。

  吳剛說,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現代服務業方面,要科學布局、合理分工、加強合作。比如:成立園區產業聯盟,在軌道交通、精密儀器、生物醫藥、頁巖氣、機器人等方面,選擇相互條件成熟的產業和企業,協作配套、協作發展,共同參與國內外競爭。

  云南省副省長劉慧晏更是直接推介了云南省的幾個有優勢又需要和各沿江省市加強合作的產業。比如有色金屬新材料、石化產業、信息產業、生物醫藥。

  “云南省是我們國家有色金屬資源的大省,但遺憾的是因為各種原因到現在為止還不是有色金屬新材料的強省,在這個方面我們的合作空間是很大的。”

  在產業合作和產業轉型中,園區成為重要的載體。

  長江經濟帶上有90個國家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15個國家級的改革示范區或新區,同時還有30個高新技術開發區。

  以重慶為例,近些年,重慶已經形成以兩江新區為龍頭、三個保稅區為集合、七個國家開發區為中間、三十六個市級工業特色園區為支撐的構架體系,集聚了全市77%的工業產值。今年上半年全市園區規模以上的工業總產值增長13.8%,實現工業利潤增長27%。

  云南省已經形成以滇中新區為核心,七個國家級開發中心為重點,70個省級園區為支撐,一批國家級省級的跨境經濟區,以邊境經濟合作區為前沿的園區框架,全省的園區已經超過132個。園區實現的增加值占全省工業的80%以上。

  著力推進統一市場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沿線的各個省區、市的產業發展定位并不太明確,還沒有形成錯位發展的格局,這也成為促進合作的障礙。

  在調研中黃漢權發現,目前各地提出來的產業發展的重點或主導產業還是有比較多的雷同,多集中在電子信息、汽車、石化、新材料等領域,還沒有形成“錯位發展”、“互補”,或者形成產業鏈之間的對接。

  “每個地方都想產業鏈通吃,我不想做低端的、下游的,我也不想做中游的,我就想整個產業鏈完整地做起來。大家如果都這么做,最后的結果是形不成合作、形不成對接。”

  而在產業合作或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又存在無序競爭的局面。

  比如,長江經濟帶最優質的資源就是岸線,不少地方岸線資源開發無序,而且過度,導致碼頭、泊位產能過剩、閑置。再比如,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很多地方是通過濫出政策優惠等不合理的競爭方式。

  因此,在產業鏈方面形成合理的分工,將產業合作方面的無序競爭變得有序,是接下來長江經濟帶產業合作的重要前提。

  鄒勇表示,長江流域合作面臨的制約因素,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此前區域合作主要在地方層面開展,隨著合作不斷深化,一些改革創新事項超出了地方的事權,需要國家層面給予指導和支持。二是由于區域合作組織的管理相對比較松散,缺乏對合作各方的約束激勵機制,相關省市之間簽訂的部分合作協議在落地實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難。

  因此,鄒勇稱,接下來要著力推進統一市場建設,以上海自貿區建設為帶動,繼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促進各類要素自由流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同時按照點面相結合的原則,積極開展先行先試,探索區域合作新模式。

  這其中,包括支持建立毗鄰省區發展規劃的銜接機制,推動空間布局協調,加快長江三角洲、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進程;也包括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之間協商合作機制,強化相關區域合作組織辦事機構的職能,加強對區域合作的統籌協調和督促落實。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