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水頭村醒獅隊 勤練功迎醮會

2015-10-22
来源:香港商報

   

 
  「咚撐、咚撐、咚凍冬隆咚撐……」,喧天的鑼鼓聲,近午夜仍在錦田的古雅書室「泝流園」響徹,水頭村醒獅隊10名青年在老練的前輩師兄指點下,練習敲鑼打鼓、舞動獅子,這場景每周會有3晚出現。隊員全是族中年輕子弟,只要有興趣都可參與,舞獅是強身健體運動,也可團結族人,每逢有喜慶事就出動,未來最大目標是希望在下月的「錦田鄉十年一屆酬恩建醮」中,代表醮會迎接客人。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鄧錦盛師傅負責教授
 
  新界原居民鄉村中,不少都有自己的醒獅隊,當村中或鄰村有喜慶事如打醮、誕會、節日、廟宇開光等,都出動祝賀。現時執教錦田水頭村醒獅隊的鄧錦盛師傅表示,醒獅隊於1979年成立,禮聘元朗的潘炳坤(擅長南獅)為教練,當年約20歲的他與哥哥都是學員。後來潘師傅仙遊,85年他與哥哥這些大師兄就成為教練。現時來學習的村中子弟約20人,大多十來廿歲,會學獅藝及洪拳套路。鄧師傅說,收生沒什麼條件,只要有興趣便可,「時下青少年,寧打機好過,好難得有人學,我呢度唔收學費。」
 
  醒獅隊的榮譽會長鄧英華說,醒獅隊是自動自覺去做,沒有金錢回報,目的是團結大家,「好過啲細路仔走去做夜青,有節目去消磨時間,又可強身健體」,不過祖堂並沒有金錢資助,平日的支出都是他及師兄們夾份,今屆錦田鄉打醮,因為代表水頭村,獲祖堂贊助8萬元,新訂3隻獅子(紅色、彩色及黑色)、隊員制服等。
 
 
  ●期望可肩負迎客重任
 
  參與打醮的錦田鄉村落稱「股」,共有六股,包括水頭、水尾、永隆、吉慶、泰康及英隆。每股都出獅兩隻賀醮。鄧英華指上屆打醮(2005年)由水頭村醒獅隊代表醮會迎接客人,這些客人都是來自同宗族村落及友好村落,如廈村、大埔頭、龍躍頭、屏山、元朗十八鄉、橫臺山、新田等。他期望今屆打醮的迎客重任同樣落在水頭村醒獅隊身上,「我哋全部係自己人(鄧族)組成,都懂得禮儀,如來賀醮的獅隊有心考你功夫,會將獅子趴落地,咁你就要比他更低,要趴落坑渠咁滯,又如果佢哋要扣腳,你就要用腳去回應,真係少啲功夫都唔得!」
 
  所以,每周3晚勤練功。隊員日間不是就學便是上班,大家晚上吃過飯後,歇一會,到9時多,就來到稍遠離民居、古色古香的泝流園(又稱「知稼堂」)學獅藝。
 
  ●10年功力小子舞獅尾
 
  醒獅隊中最年輕的,是14歲的鄧錫澧,在天水圍的中學讀中三。他4、5歲時就來看舞獅,去年正式成為醒獅隊員,學習紮馬、打喳,舞獅尾。鄧師傅說,南獅的動作大,很注重體能,錫澧年紀還小,體能不足,暫不能舞獅頭,只可舞獅尾。雖然只可舞獅尾,但錫澧已覺得開心,「最多舞到15分鐘,我由細睇舞獅睇到大,覺得好『型』,學校都有舞獅班,但唔好玩,只係學一樣嘢,呢度夠全面。」去年廈村打醮,錫澧跟隨醒獅隊到村祝賀,他舞獅尾,感覺威風十足。
 
  現時隊中的女隊員有幾個,主要負責打鼓、喳及鑼,其中廿來歲的鄧蒨雯,95年就已學習,但也因體能問題,到現在仍不夠力量舞獅尾,遑論舞獅頭。蒨雯在班中都算是大師姐,10年前的錦田打醮,她就負責打喳,對獅藝,她自言能學到的就學,「最緊要同班friend(友伴)一齊,好開心!」
 
  ●獅隊40成員下月候駕
 
  錫澧及蒨雯現時未能擔大旗,但31歲的鄧旭昌對全套舞獅早已駕輕就熟。他還首打頭炮,夥拍小師弟錫澧,在園中央的方地跟隨鑼鼓展現功夫,舞動獅頭超過5分鐘後才停止。
 
  學藝20年的鄧旭昌,曾參加過對上兩屆的錦田醮會,11歲那年打喳,21歲時舞獅頭,相比10年前,他認為現在的獅藝功夫已很不同,「怎樣表演一隻獅子的動作,同個人性格有關,亦會跟自己的心情,有喜怒哀樂,以前細個,舞得好快,隻獅紮紮跳,現在定好多,如獅子食青,由發現,到驚驚地,至想食佢,整個模仿歷程好仔細。」
 
  旭昌將與醒獅隊員,早年的師兄,鄧錦盛師傅及鄧英華,一行約40人,在11月21日至26日期間,在錦田周王二公書院的醮場,隨時候駕,歡迎參與醮會的來賓。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