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肖磊:散戶炒概念為何注定失敗

2015-10-22
来源:環球老虎財經

  在股市當中,炒板塊、炒概念等的現象屢見不鮮,投資者也都習以為常,實際上不僅僅是A股,國際市場也一樣,只不過跟國際市場相比,A股市場參與各類概念炒作的主體,以及方式和邏輯完全不同。

  華爾街對概念股的炒作主要依據是基本的經濟數據,比如相關產出、就業、工資等增長數據,或制造業變革、消費市場數據,以及國際市場需求等等。華爾街也經常炒作中國概念股,以及跟中國市場需求相關的國內股票。

  但在炒作概念方面,華爾街真正的主導者依然是一些比較大的對沖基金,很少有散戶參與到這樣頻繁的短期概念炒作當中,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美股市場散戶占比較小,另一個方面是對沖基金等看似短期線炒作,其實有著比較嚴格的止盈意識和止損預期,不會被概念本身所迷惑。

  對于中國以散戶為主的市場來說,在股市中追熱點和炒作概念存在巨大的風險隱患。事實上“概念行情”往往由機構發起,也往往從機構的獲利了結中結束,散戶雖然數量眾多,但無論從節奏還是具體止盈止損方面,都很難踏準,及理性應對。

  另外,從股市長期走勢看,所謂的概念,實際上大部分都是曇花一現,其炒作能夠帶來的回報往往取決于你在擊鼓傳花當中的意識和速度,而不是真的發掘到了某些個股或板塊的價值。具體來說,對于中國大部分投資者,在股市當中炒作概念面臨三個主要風險:

  一、容易忽略大盤所處的背景

  概念股炒作是比較隨機的,或因為一個政策、一種現象,或源于一個事件,通常情況下下,這種炒作跟大盤走勢沒有太多的關聯度,但由于市場整體預期的存在,大盤所處的客觀背景,決定了概念的持續度、風險大小。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由于中國高鐵對外簽單數量增長較快,國內多條高鐵線路通車等,再加上大盤處在比較熱的狀態,對中國北車等的炒作一度達到高潮,但由于當時整個股價已經非常高,隨著大盤的調整,大部分炒作者已被深度套牢。實際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目前大盤雖然有了一定的熱度,開戶數、場外配資、場內融資等數據開始觸底回升,諸多散戶已躍躍欲試,再加上很多機構肯定不會放過這種機會,機構的起哄和散戶的追逐,形成了對相關熱點的輪番炒作。但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是,大盤是否已經企穩,大多數投資者的信心是否已經恢復,支撐這種信心的實體經濟數據是否也已經明顯好轉。

  我個人暫時還看不到股市能夠出現V字型反轉的基本面支撐力。尤其是對于“一帶一路”等這樣非常模糊概念的炒作,具體利好如何在基建板塊落地?相關股票里面的套牢盤到底有多大?有多少被套的機構和大戶正等著散戶去解救?

  二、容易忽視個股存在的風險

  炒作概念最常用的操作方法是,在相關板塊尋找龍頭股,但由于龍頭股要么已經有了不小的漲幅,要么每股股價較高,導致更多的散戶會尋找之前漲幅比較低的,或每股股價偏低的參與。這種思路本身就存在一種風險,同樣的一個利好政策,對于不同的公司,可能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果。更開放的政策,以及更大利好的刺激,可能導致行業競爭更加激烈,不僅會打破原有的市場格局,還有可能導致一些行業企業采取更多的市場措施,推高整個行業運作成本,對于其中一些企業來說,經營環境反而變得更“糟”了。

  三、對概念和操作本身比較盲目

  概念股炒作很容易,最難的是在介入之前,自己如何判斷這種炒作,心里有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預期。對于諸多專業的對沖或套利機構來說,對概念股的炒作實際上是比較專業的,甚至會開發一套非常成熟的操作流程,至少會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比如當收益達到預期,不管概念是否持續,必須盡快撤離;如果概念炒作失敗,設置一個止損位,一旦觸及,也會果斷離場。而散戶一般跟隨的是市場情緒,主要憑借新聞熱點或過去一兩天的行情變化,來決定是否獲利了結或止損。這種對概念炒作的盲目性,導致散戶投資者在概念炒作方面跟機構相比,存在信息和操作手法的嚴重不對稱,大部分情況下注定是失敗的。

  10月以來滬綜指漲幅超10%,隨著股指的反彈,一些資金開始寵寵欲動,場外配資市場和融資余額都開始觸底反彈,這本身是值得市場高興的事情,但作為股市觀察者,看到這種情況就像之前看到場外配資和場內融資余額大幅下降一樣,總是會“杞人憂天”,擔心普通投資者再次被貪婪和盲目樂觀所迷惑,變得失去理智,然后又難以承受下一波行情的波動。

  股市對于普通投資者意味著什么?

  股市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僅僅是一種對財富的追逐,還是真的認為炒股能發家致富?還是對炒股有難以割舍的依賴,屬于一種類似打麻將和跳廣場舞式的娛樂?搞不清這個問題,就會在很多刺激和欲望面前,容易失去理智,從而完全失去對股市的認識和對自己辛苦創造出來的財富的掌控。

  當投資者愿意遠觀股市時,實際上股市并不復雜,需要看的東西很少也很清晰。因此,投資者每天在忙碌的關注每一個經濟數據、每一波行情走勢、每一個板塊或個股呈現的機會、每一種邏輯分析的同時,還應該時不時的拋棄所有細節性關注點,抽空沉下心來遠觀股市。

  如果中國股市2008年和今年的暴跌行情沒有給更多投資者帶來思考,未來的股市無論如何走,實際上帶給普通投資者的教訓依然不會比這兩次少。股市是一個已經存在了幾百年的市場,不管有多少科學數據或經濟邏輯能夠證明股市具備極高的參與價值,但作為普通投資者來說,如果總是想著用炒股發家致富,歷史同樣告訴我們,其概率幾乎為零。

  富人炒股,不是因為能致富。

  或許巴菲特的存在改變了美國,乃至整個世界對炒股的印象,但真正要去統計美國或中國富豪當中,有多少是通過炒股來發家致富的,實際上少的可憐。中美兩國前一百名富豪當中,完全通過炒股致富的不到2%,而且如果你認為這2%的富豪僅僅是因為炒股而致富的,那更是大錯特錯了。富人之所以炒股,不是因為炒股能致富,而是他們在富了之后不得不去炒股。

  富人炒股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致富,而是對沖持有巨量現金的風險,也就是為了保值。只有普通投資者去炒股才抱著發家致富的心態,但往往事與愿違。炒股能夠發家致富實際上是一種幻覺,就像讀書者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個道理。這一道理的存在,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問題是這一道理的存在對普通投資者沒有任何意義。

  長期看股市確實可以保值,這一點從歷史數據當中能夠非常清晰的反應出來,尤其是股指市場的變化,更加有助于證明股市保值的特點。富人炒股一般都屬于比較理性的財產分配,首先注重的是分配,因此對安全的考慮要大于對增值的追逐,所配置的股票往往比較具有長線持有價值。而普通投資者往往資金量較小,對保值的需求不是很大,很少考慮如何去配置資產,更注重對預期收益的追逐,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只有配置那些隨時可以翻倍的股票,才能夠感覺到炒股帶來的價值。從一開始,“富人”和“普通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就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富人如果不炒股,如何富?

  在資本泡沫越吹越大的今天,富人如果不是靠炒股富起來的,那是如何富起來的呢?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我的回答是,除了非常特殊的,比如繼承等因素外,大部分富人主要還是通過創業和不斷提升的專業技能和職業規劃來致富的,這一點看看富豪榜就知道了。

  在這個以資本為主導的時代,如果你既不去創業,又不去掌握一門高超的技能,還不愿意不去加入到成長更快的企業或團隊,僅僅靠炒股為夢想致富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就算你已經是一名優秀的基金經理,要達到真正靠炒股致富的程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巴菲特用五、六十年的時間,才證明了自己可以靠炒股致富,而在這期間,數千萬普通投資者可能因為具有同樣的夢想而早已銷聲匿跡。

  總結一句話,就是越富的人,越適合炒股,而大部分投資者是不適合炒股的,更不可能靠炒股來發家致富。只有了解這一點,普通投資者在面對中國股市的時候,才有可能不至于在“大師”或“神經病”之間頻繁轉換。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