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工業4.0教父”:新技術不可能替代一切

2015-10-23
来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表示,新的技術不是要把傳統的制造業丟掉,騰籠換鳥的關鍵在換鳥上,而非是把籠子也換掉。“傳統產業是不能扔的,但是要把鳥換掉,鳥換掉要把產品換掉,產品要更新,圍繞產品的更新來做企業的更新,我想這個是中國企業的一條出路。”

  隨著中國版工業4.0--“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出臺,中國制造業發展的道路藍圖逐漸清晰。10月22日,中國信息化百人會邀請有“工業4.0教父”之稱的德國國家科學和工程院的院長孔翰寧與國內眾多專家和業內人士一起,探討中國工業4.0實施的預期目標、現實基礎和路徑抉擇。

  德國藍圖十年后或能完成一半

  無論是德國工業4.0還是“中國制造2025”,實際上都是兩國描述未來一二十年制造業變化的一個藍圖。在孔翰寧看來,德國工業4.0藍圖的落地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我認為五年之后10-15%就能夠實現,十年之后我認為這個比例將會達到50%以上,但是這個不是一個十年能走完的旅程。”

  孔翰寧表示,2011年他們正式推出工業4.0說法,當時有50個機構共同參與;2013年和今年又分別做了新的報告,但是根據其在德國做一個普查,現在60%的小企業還沒有聽說過工業4.0。

  “我們覺得整個進展相對還是比較慢,去年德國政府把這個再抬高一個層級,就是我們讓更多的部門、企業和一些行業協會組織參與進來,所以現在這個工作整個層級提升了,范圍也擴大了。我們希望它能夠在商業上有更強的關聯性,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推進。”

  中國信息化百人會顧問、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表示,新一輪技術已經使企業的信息化正在面臨一個深層次的變革,在這個基礎上,各國的藍圖已經逐漸勾畫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一定不能置之度外。

  “‘中國制造2025’這個文件對我們的發展目標,戰略重點都描述的比較清楚,這個文件對制造業而言,解決了一個是否要過河,過什么樣的河的問題,這個目標是清楚的。”

  但周宏仁認為,“中國制造2025”沒有回答“怎么過河”的問題,在具體落實時,他認為一定要結合中國的國情穩步的推進,急不得,但也慢不得。

  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賀東東則表示,企業實踐“中國制造2025”最大的困惑就是有限的資源和無限任務的矛盾,“按照4.0藍圖去做,在每一個維度都要投資,這起碼要幾十個億,我們資源有限,需要很長時間。”

  騰籠換鳥與比較優勢

  “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一個不同在于,前者不只是一個工業4.0的規劃,而是工業2.0的補課、工業3.0普及和工業4.0示范的并聯式發展戰略規劃,這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個產業替代的問題。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的教授路風對此表示擔憂。“我覺得中國在政策上討論新的信息化創新,好象是用新的東西代替舊的東西,當我們把整個經濟升級,我們的轉型都寄托在一些很虛無縹渺,沒有工業基礎的問題上。我擔心所有的工業企業都被當做落后的就給拋棄了。然后說出來的辦法是我們人類工業文明以來沒有得到過任何證明的東西。”

  孔翰寧認為,中德兩國都得面對這樣的事實:新的技術不可能一切都替代,尤其是現在用的東西還是非常好的時候。

  周宏仁表示,新的技術不是要把傳統的制造業丟掉,騰籠換鳥的關鍵在換鳥上,而非是把籠子也換掉。“傳統產業是不能扔的,但是要把鳥換掉,鳥換掉要把產品換掉,產品要更新,圍繞產品的更新來做企業的更新,我想這個是中國企業的一條出路。”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余曉暉認為,中國應該考慮自己獨特的比較優勢。

  “我們做了一個比較,發現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德國的工業4.0都是工業界來牽頭的。而我們的IT、CT企業是很強的,我覺得這可能是中國的比較優勢。我們可以把互聯網的東西拿過來,也就是說中國可以是工業體系加IT加CT加互聯網體系,放在一起構筑中國4.0,或者中國智能制造綜合優勢,中國可以走出來和美國和德國不一樣的道路來,因為中國有自己的一些優勢和特點。”

  上下結合、各司其責

  在實施的路徑上,孔翰寧認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條路都要走,政府和企業應該厘清各自的職責。

  “對政府來講,他們要做的工作是框架做好,基礎設施做好。在一些關鍵領域領先的企業,他們很快應該拿出產品或者拿出自己的理念,讓更多的公司能夠看到好處,能夠效仿,這樣大家就會跟進了。”孔翰寧說。

  原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原國務院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曲維枝表示,“工業4.0千萬不能萬馬齊上,又大量搞成產量過剩企業,像之前光伏一樣,現在國家產能還要不斷的消化,我們覺得要搞工業4.0要避免這一條,建議政府把總體的目標、路徑和切入點要指明。”

  周宏仁認為,推進的路徑一個是自上而下,“從公共政策上講,政府應該做或者推動行業協會或者通過產業聯盟來做一些需要頂層設計,比如說大的框架、法律問題、標準規范,還有大家提到的相互連接的問題。這些問題靠企業一家是做不了的。”

  另外一個就是自下而上的,“我覺得這個要靠企業先行探索,實際上我們有一些企業做得很好的,不比發達國家的企業差。我們完全可以先走一步,大膽的往前探索,起到一些引領的作用。”

  賀東東表示,希望政府能夠建好無線等基礎設施,也懇請聯通、移動運營商把資費降下來,“第二個是軟件標準我們企業做不了,另外跨企業的行業標準建立,這是功德無量的事情,也只能國家去做,或者說協會去推動這個事情。”

  而關于微觀企業的工業4.0建設,賀東東認為應基于三個路徑:一個是基于流程的業務變革。二是基于數據的業務互聯。三是基于用戶的模式創新。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