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7

家電陷重圍:想靠互聯網救命

2015-10-26
来源:腾讯科技

  騰訊科技 10月26日報道

  各大傳統家電企業迎來生存最艱難的時期。

  對紅利出盡的家電行業而言,一個悲觀的事實正籠罩上空:整個家電市場已經觸及了難以繼續向上的天花板。

  從今年半年報來看,以格力、海爾、美菱為代表的一大批家電企業都不同程度出現營收下滑情況,格力電器和青島海爾均出現6年以來首次營收下滑。而主營的電器業務銷售不力是半年報成績難看的主要原因。

  其中,TCL家電產業集團銷售收入同比腰斬、多媒體電子業務收入同比下滑4.22億;長虹家電業務毛利率同比減少0.52%;格力的家電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4.61%。

  家電企業不約而同將營收不如意的原因歸結為宏觀經濟不景氣以及家電刺激政策退出。同時,互聯網企業在傳統家電門口氣勢洶洶的進攻,則進一步蠶食了家電企業的市場份額,使其日子更難過。

  行業觸及天花板、互聯網企業又虎視眈眈、業績不斷下滑的現狀意味著,對家電企業而言,不轉型就等死。

  互聯網、智能化成為家電企業轉型的兩大熱詞,已經頗有成績的互聯網企業,則成為家電企業競相模仿的對象。而對專注實業多年的傳統家電企業而言,向互聯網、智能家居轉型頗像大象起舞,既有牽絆太多,多數顯得有些笨拙。

  轉型:互聯網成救命稻草

  在行業整體遭遇困境的情況下,除了開拓海外市場等常規策略,互聯網已經成為家電企業從根本上轉型的救命稻草。

  互聯網企業在家電產品上的新玩法教育了家電廠商:在新的競爭階段,單純賣硬件的思路已經過時,取而代之的是硬件購買后提供的運營和服務,這種生態也比銷售硬件蘊藏了更大盈利空間。

  在這一思路指導下,家電企業逐漸開始轉型。去年,TCL提出“智能+互聯網”與“產品+服務”的雙+戰略,希冀通過發展智能終端、提供互聯網服務,嘗試轉型的可能;此外,海爾、長虹、美的等家電企業,也推出了自己的轉型策略。

  在具體行動上,2014年開始,家電巨頭開始紛紛試水互聯網以打破傳統智能家電概念,實現轉型和升級。長虹和美菱推出基于家庭互聯網的CHiQ系列產品;青島海爾發布智能家居平臺U+智慧生活操作系統;美的和阿里合作,打造智能家居平臺產品;TCL聯手愛奇藝、海信和11家互聯網視頻簽約。

  對家電企業而言,制作硬件是其擅長的事情,但打造互聯網平臺的內容和服務卻毫無經驗可循,因此,與互聯網公司合作成為其轉型的主流模式。雖然這種合作可以解決家電企業缺乏平臺和服務的問題,但與互聯網企業之間的用戶之爭,又擺在了家電廠商面前。

  合作:用戶之爭

  從硬件銷售商轉型為平臺、內容服務商的過程并不容易。不合作沒有服務提供;合作則依然面臨用戶流失的問題。家電廠商的處境頗為尷尬。

  2015年3月起,康佳與阿里旗下天貓公司就部分智能電視機型開展合作。協議規定,雙方合作在康佳產銷的智能電視產品中預裝阿里巴巴家庭娛樂服務平臺,包括YunOS操作系統、應用商店以及賬戶、支付等服務。康佳負責智能電視的生產、市場銷售、售后服務,天貓公司主要提供軟件技術支持以及電商資源支持。智能電視售出后主要由天貓公司聯合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進行內容、應用和服務的運營。

  康佳與天貓是當前家電企業與互聯網合作的主要類型之一。

  在當前最熱鬧的互聯網電視混戰中,彩電巨頭紛紛發布智能電視、云電視,試圖同互聯網公司一起搶占客廳入口。為了彌補軟件上的不足,家電廠商多采取與互聯網公司合作的方式,無論是對家電廠商還是互聯網企業而言,這輪行動對于雙方來都是資源搶奪戰,更是用戶的爭奪戰。

  而對于家電企業與互聯網公司的聯姻,業界多持觀望態度。在這一輪客廳經濟的搶灘中,入口成為家電和互聯網企業共同的目標,雙方在一致對外的同時,也會在內部競爭,需提前達成利益分成方案,否則不容易形成合力。同時,同盟中必須有主導方,但無論主導方是家電企業還是互聯網公司,都不能將功能簡單做疊加,或過于強勢做發號施令者,這樣將適得其反。

  在眾多意向合作中,互聯網巨頭一直為數不少,表現出濃厚興趣,但涉及到具體細節,雙方更容易產生沖突。雙方的立場不同,利益分成無法達成一致,甚至在重疊領域發生矛盾,這些現象普通存在于談判之中。很多時候由于意見不統一,合作只能就此作罷或不歡而散,這是眾多企業結盟存在的共同問題。

  “比如智能電視最關鍵環節,包括云、硬件終端、操作系統和應用三個層次,每個環節都有核心玩家,未來最大的挑戰在于用戶的爭奪和共享。”

  創維總裁楊東文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曾表示,電視操作系統用什么,用戶是誰的,用戶的爭奪和共享,是目前互聯網電視的發展癥結。他談到,以阿里巴巴為例,其優勢在于搭建了云平臺,通過大數據收集分析來定制服務應用,不過從創維和阿里巴巴的關系來看,雙方有系統層面產品線的合作,但創維也有自己的酷開系統,未來電視升級刷什么系統,背后用戶如何管控和共享,都是行業下一步發展面臨的難題。

  渠道:線上線下互博

  家電轉型帶來的另一個棘手問題是渠道面臨線上線下互博的挑戰。

  隨著近年來家電市場失去市場和消費需求高增長、高規模的擴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難以適應,原來傳統的家電渠道費用問題凸顯。重構渠道也已經成為家電企業的當務之急,在推動家電渠道的扁平化、直營化的同時,線上線下互博的態勢也愈加明顯。

  電商渠道的沖擊之下,帶來的家電零售體系打破傳統省代、市代、縣級分銷和鄉鎮專營店的層層相套商業游戲規則,直接到達消費者。電商渠道直接從城市查到農村,實現城鄉市場的價格透明化、信息一體化。線下渠道的生存空間被大大擠壓。

  在電商價格優勢的沖擊下,家電實體店的經銷商們是“哪個渠道的貨便宜,就從哪個渠道進貨”,原有的家電代理商渠道已經走到失控和崩潰的懸崖邊緣。

  在如何平衡線上渠道與線下渠道的問題上,家電企業給出的答案是O2O。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曾表示,格力的O2O模式將在今年逐步推進,格力將在不同渠道實現產品、價格的統一。不過,由于格力O2O渠道模式涉及多方利益,目前協調機制還在調整中。

  長虹也宣布為推進智能產品加速落體,將加快推進互聯網智能交易平臺建設,全面轉向B2C數字營銷,打造O2O模式。

  TCL成立酷友科技,承擔TCL集團各產業的線上、線下銷售、配送等業務。

  美的在去分公司至代理商中間層的同時,建設大物流平臺,整合全品類各地分公司、代理商、線上線下物流業務,實現協同倉儲、整合配送,并希冀借力原有的線下資源,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問題。

  盡管描繪了O2O的解決方案,但改變渠道亂象并不能一蹴而就。事實上,在市場遇冷的背景下,傳統線下渠道愈加承壓,如何協調線上、線下渠道,并進而優化內部的管理體系,仍是擺在家電廠商面前的一大難題。

  大麥科技負責人周柳青曾向騰訊科技表示,傳統的各大電視機廠商雖然也處在變革當中,但都是“航空母艦”,要改變原有環節和財務模式壓力很大:傳統的電視機硬件廠商,做一款硬件的流程、質量、出貨、財務管理甚至銀行利息等每一個環節,都會算到電視機定價里,然后再反推出市場銷售價格,確立線下乃至線上的銷售模式,傳統制造商要改變這些環節,意味著改變它的財務模式,風險非常大。

  TCL董事長李東生此前在接受騰訊科技等媒體采訪時也承認,與樂視、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相比,傳統家電企業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和缺陷,轉型存在一些困難。

  “在這個過程中,要自我否定很多東西,打破原有固有思維的禁錮。” 李東生認為,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取決于自身的開放程度。TCL會有多開放?李東生稱未來甚至可能和樂視會有合作。

  互聯網、智能化成為家電企業轉型的兩大熱詞,已經頗有成績的互聯網企業,則成為家電企業競相模仿的對象。而對專注實業多年的傳統家電企業而言,向互聯網、智能家居轉型頗像大象起舞,既有牽絆太多,多數顯得有些笨拙。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