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把握國家穩增長機遇

2015-10-28
来源:香港商报

  楊孫西

  在三季度經濟數據發布前,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對當前中國經濟作出了六點判斷。他指出,在世界經濟波動異常、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國作為10萬億美元體量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仍能保持7%左右的增速,實屬不易。我們的服務業增速快於第二產業,占了GDP的半壁江山,消費穩定增長,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新亮點正在逐步顯現,這些都為未來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日前,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放緩至6.9%,盡管這是該數據2009年首季以來首次跌破7%,但仍好於市場預期的6.8%。資料還顯示,內地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進一步提高,已超逾50%。這預示香港的現代化服務業亦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內需續推港經濟增長

  近日,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網誌撰文提及,內需可望繼續成為推動香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緩沖周邊環境持續欠佳的負面影響。同樣,國家相繼推出一系列的穩增長措施,包括今年9月批出近萬億元公路鐵路等基建投資項目等,穩增長效用預期逐步浮現出來。內地居民收入增長高於GDP,有助發展成為消費與內需驅動型經濟。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7%,較上半年增加0.1%,亦較同期的GDP增長為高,激發巨大的內在消費潛力。

  國家統計局的數字說明,當前中國經濟趨平穩,高技術產業崛起,新經濟增長點加速形成。今年前三季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保持雙位數增長,大幅高於整體工業增加值4.2%,可見創新推動下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速度比預期快,逐步釋放新增長動力來源。香港擁有世界水準的科研人才和設備,法制健全、資訊發達,為科研發展提供了良好土壤。在國家實施創新驅動型經濟發展的同時,香港可在高新科技領域加強與內地合作,尋找更高附加值的發展模式,發展香港的新興產業。

  拓服務業合作達共贏

  在中國經濟處於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正從出口驅動型經濟轉向消費與內需驅動型經濟。內地的第三產業增長提速,達到8.4%,占GDP比重進一步提升,服務業漸成內地經濟重要支柱之一,反映出內地經濟結構由工業主導走向服務業主導的趨勢。

  香港是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過去大半年承受多方不明朗因素的影響,包括不同地方的經濟有放慢跡象,美國加息步伐未明等,未來的經濟前景令人憂慮。業界人士認為,面對經濟低增長的「新常態」,香港有需要尋求創新突破,另辟蹊徑,令產業更多元化,以及避免香港在區域內被邊緣化。國家統計局的數字顯示,服務業漸成內地經濟重要支柱之一,而目前香港的服務業就業人數占全部就業人數的90%以上。兩地不僅可以互相借鑒,亦可拓展合作空間,實現共贏。

  投資方式程序將改革

  在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特別指出,改革和開放不能分離,還要加大力度推進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利用好自貿區這個平臺,積極探索適應深化開放要求的體制機制,在因應國際形勢變化中趨利避害,在合作共贏中拓展發展空間。他還提到利用外資和外商投資企業在華利益的問題,提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更加法制化、更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在這個過程當中,各項改革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就是要惠及更多的外來投資者,而且一系列的改革和成效已陸續顯現。

  據報道,國家的投資方式和投資程序也要改革,要積極吸引外資、民營資本。學會利用市場手段,采取公私合營(PPP)等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要用新辦法,采取新措施,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不缺增長動力。近年來,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香港作為人民幣最大的離岸中心,作用亦越來越凸顯。可見,香港未來機不可失,時不我待,關鍵就看能否盡快回歸經濟與民生發展的根本,能否真正把握國家穩增長帶來的歷史機遇。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