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4

資本寒冬估值腰斬創業項目如何過冬

2015-10-30
来源:南方日報

  從下半年開始,中國A股的斷崖式下跌傳染全球資本市場,一二級市場紛紛出現收縮和下跌,這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資本寒冬來臨了。

  對投資機構和創業項目來說,該如何應對資本寒冬?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投資機構而言,資本寒冬更有助于有資金實力的機構入場,而對創業團隊而言,此時正是檢驗項目質量的時候,創業項目應合理估值,存糧過冬。

  資本估值開始下降

  “現在資本都開始謹慎起來了。”深圳互聯網股權融資平臺智金匯CEO楊溢說。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創業項目不斷涌現,各路資金也紛紛跟隨,然而,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項目和資金的盲目與泛濫。

  楊溢分析,從一級市場來看,在項目端,“互聯網+”創業項目成為最大的熱門,但不靠譜的項目非常多;而在資金端,各種新玩家、“土豪”資金進入,“人人創投”導致不靠譜的資本更多。

  “這兩三年大熱的燒錢類項目,仍然很難看到盈利的希望,加上互聯網創業項目的數據造假等負面新聞近期大量集中曝光,都迫使資本方變得謹慎起來,各個行業的項目估值都有下降的趨勢。”楊溢說,燒錢較多的O2O項目是估值下降的重災區,“原先O2O項目估值在2億左右的,現在估值多半已腰斬。”

  楊溢表示,無論是二級市場的大幅波動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穿透到一級市場,還是互聯網行業發展本身進入到了一個洗牌的階段,又或是機構投資節點的考慮,“資本寒冬”確確實實到來了。

  有助于檢驗項目擠出泡沫

  有業內人士指出,資本“寒冬”只是相對市場高位的一種狀態,市場長期過于樂觀,產生了泡沫,需要在“寒冬”擠一擠,這未嘗不可。

  “‘寒冬’的到來,對投資人而言,正是進場的好機會,也是難得可以靜下心來思考的好機會;對創業者而言,是檢驗項目質量好壞的時機,考驗的是項目的自我造血的能力以及商業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目前看來,創投背后的非理性繁榮正在冷卻,投資機構的戰略、邏輯、方向都可能面臨轉變。”楊溢表示,每年3—7月是投資機構的集中投資期,二季度更是每年投資的最高峰,大部分機構接下來要做的事是年底收尾及年終總結,伴隨著外資機構的圣誕大假、本土機構的春節,如果企業沒有在這之前融到需要的資金,接下來一直到明年的第二季度,日子會非常難過。

  “不管是對投資人還是對期待拿到第一、二輪融資的創業者們來說,在“寒冬”將至時抓不住時機的話,很可能沒有機會走得更遠,因此,別太在乎估值,存糧過冬才是正確姿勢。”

  專家稱現在是創投機構入場好時機

  “寒冬反而是更好的時機。”中國資本資源聯合會會長鄧培根認為,在中國經濟下行階段,投資人的每一分錢都會用到刀刃上,需要找到一個合理投資出去的機會,而寒冬之時,許多企業對自己的估值預期都會降低,投資機構的議價空間就更高。

  鄧培根說,隨著明年第一季度各種中央工作會議的召開,資本市場應該會迎來一些調整,政策對資本市場的變革也會有一些扶持。

  “經濟好的時候,反而是天使投資人不愿意投的時候,因為有很多創投機構,我們會作為輔助,進行資源對接。但在寒冬時,有些機構投資的企業收益不好,而我們會更加追求未來的預期收益和擴展性、符合社會變革的趨勢,綜合考慮后進行投資。”

  鄧培根認為,現在是創投機構入場的好時機,特別是手上擁有現金的機構,更有議價權和控股權。

  記者 鄧翔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