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蘋果成為中國最暢銷最時尚的手機品牌時,也催生了形形色色依附蘋果掙錢的產業鏈,其中翻新機也是其中一門好生意。
2015年10月22日,據香港《東方日報》報道,東莞鳳崗警方通報破獲三宗翻新iPhone銷售案,銷售網絡遍及國內二十多個省市,一年多內銷出3.4萬部翻新機,涉案金額高達4500萬元。
事實上,對違法翻新蘋果手機的嚴打近些年屢屢見諸報端,其違法所得往往令人咋舌。如此巨大的利潤空間和巨大的銷售網絡,這一產業鏈是如何形成的?
2015年8月,《消費者報道》記者對深圳華強北這一蘋果翻新機的重要聚散地進行了走訪調查。
翻新機零件來源豐富
用于制作翻新機的零件來源有很多,包括二手市場舊機回收、高仿與原裝配件混搭、工廠偷盜以及國外走私垃圾配件等渠道。
資深手機業內人士張躍對本刊記者表示,華強北有人專門在全國各個二手市場把當地技術人員不能修復的主板按成色或價格回收,然后讓深圳技術較好的人員來修復,接著將這部分主板與其他配件組裝之后售賣。
在華強北曼哈數碼廣場一樓,據一家手機店的店主透露,他們的零配件進貨來源是富士康。他對記者說道:“主板是回收來的手機主板,其他零配件都是從富士康進貨。”這些從富士康批量購進的蘋果零配件例如屏幕、手機外殼及其他配件,一整套下來只需500元左右,僅為蘋果授權店的一半甚至1/3,因為他們是“通過與富士康內部人員私下售賣達成的交易”。
曾供職于某科技公司的李曉向記者透露,該公司的蘋果排線、外殼、攝像頭等配件從二手或仿制數碼零件批發市場收購,然后將這批產品分類為原裝和代用(用字母R標識,即仿造品),接著再進行零件組裝,然后再賣出去。
此外,走私的原裝歐美主板也是翻新機的零配件來源之一,這類配件實際上就是電子垃圾(行話稱“桶貨”)。翻新商將這些配件大量進到華強北后,請技術人員在工廠組裝成整機,配上附件對外售賣。
翻新手法花樣繁多
華強北遠望數碼廣場一個檔口的女店主向《消費者報道》記者介紹說,在收到的二手手機中,對于成色好的他們會只換屏幕和外殼而不動主板,這種賣得稍貴;另一種便宜的板機,則是將主板里壞了的零件替換成他們自己做的零件。此外還有一種斷頭板機,是指主板經銷毀處理被砍斷過,這類主板大多受損嚴重。
張躍透露,通常一年內蘋果手機出大故障的概率約為:原裝新機2%~3%,原裝二手機10%,原裝機翻新15%~20%,板機30%~40%,斷頭板機50%~60%。“從淘寶、朋友圈或58同城買來沒多久就出問題的機器基本都是板機。”他補充說。
從保修與否的層面講,翻新機也分高保機和過保機。高保機的翻新手法是,在二手市場以低價回收還有較多保修期限的國行或港行二手機,以每臺約200元的價格送到蘋果售后維修中心換新機(蘋果的保修基本是免費換新機),之后搭配包裝與配件,封裝后銷往各個手機市場。
過保機則是指已過保修期的手機。對于這類手機,因為不能送到售后保修,所以直接進行維修翻新。“在華強北附近,或者梅林關外,他們自己找房子,找三四個技術人員,就能進行手機批量翻新。”張躍說道,“事實上過保機這一塊非常亂,一般是用是歐美的或者廢板的主板,然后配原裝或高仿外殼、顯示屏等配件進行組裝售賣,這種利潤非常高。”
產業鏈各方配合默契
一個完整的翻新機產業鏈,除了二手手機銷售商,還涉及配件和附件(充電器、數據線、耳機等)商、包裝盒生產商,以及翻新機零售商。
華強北曼哈數碼廣場的二樓,多為批發蘋果手機配件的小檔口。當記者詢問一家主營蘋果耳機、充電器、手機外包裝盒等配件的店主時,他正在對蘋果耳機進行簡易的組裝,當然,他說這些耳機都是高仿的。
附件包括耳機、數據線、充電頭、包裝盒和說明書等,非原裝的附件還分高仿、精仿、一般仿,一套稍微差點的附件大約五六十元。
而說到串碼(即手機IMEI號),店主說可以通過專業工具在手機外殼上打碼,使其與主板串碼顯示一致,單臺手機打碼成本極低,批量還有優惠。“蘋果手機盒子上的串碼是后期噴上去的,同一個串碼還可以用在許多個盒子上。”
至于封膠機就更簡單了,一兩百塊錢買一臺就可以批量封裝。
這些翻新機是怎么銷售的呢?張躍說:“華強北自己的柜臺、零售商、淘寶和58同城等網店等等,都是翻新機的銷售渠道,部分人直接告訴你這些是翻新機,那還叫比較有良心的;在一些三四線城市,對于一些辨別手機真偽意識不強的消費者,有些商家就會把它當成新機來賣。”
記者了解到,在華強北售賣的蘋果翻新機一般為港版,也有美版、歐版和日版,通常在各個檔口以批發的形式對外銷售。一般買賣雙方會直接在檔口談好數量和價格,然后賣家才會去拿貨。賣家在華強北有專門的工廠、倉庫或者自己的小作坊進行手機翻新,他們十分謹慎,不輕易向客戶透露他們的信息,包括專門進行翻新行業的接頭人信息,以及工廠和倉庫的位置。
可觀利潤驅動造假販假
相對于需要技術人員進行維修的過保機,從事手機翻新業務的人更傾向于花點錢將高保機送去蘋果售后點,因為這樣量大而且比較快速,更重要的是成本更低。“所以漸漸地,蘋果這種保修換機的方法會給二手商留太多的空間。”張躍說道,“蘋果的有些授權網點為了私下營利,也會主動把部分本該給用戶的新機提供給二手翻新市場。”
這樣一臺從蘋果售后換出來的手機能有多大的利潤呢?他舉例稱:“比如一臺金色iPhone 6,可能以2500~2800元的價格回收,然后花200元到蘋果售后換機,加上稍微好點的仿造附件150元左右,加上機盒與封膠,這樣成本就是2850左右,能賣到3500,其中的利潤一臺就是650元。”
而使用國外走私的電子垃圾組裝成的翻新機也能賣3000多,但其成本極低,單臺利潤高達一兩千元。
高額的利潤促使這些翻新商販鋌而走險,也讓這條不見光的產業鏈條不斷膨脹,更造就了越來越復雜的交易手段與謹慎靈敏的耳朵;但逐漸被曝光的翻新真相與高懸頭頂的法律之劍,也使得如今的華強北早已不復當年“電子第一街”的盛況。
對于國內的翻新機亂象,張躍表示:“翻新、二手產業比較混亂,如果有相關法律法規,透明化、合法化經營也未嘗不可,還很環保。”
在記者即將結束走訪時,華強北遠望數碼廣場二樓的手機賣場依然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一道橫幅則醒目地懸于房頂——“保護知識產權,提升深圳質量”。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曉、張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