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4

发改委再次下调成品油价

2015-11-1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1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85元和8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06元和0.07元,調價執行時間為11月17日24時。
 
  本計價周期內出現了多個支撐國際油價上漲的因素。首先是11月初巴西石油工人罷工,疊加利比亞關閉一處石油港口,兩國減產的消息使得歐美原油期貨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上周五巴黎恐怖襲擊發生后,國際油價也在本周一出現了小幅上揚。
 
  然而這些事件都沒能挽救原油市場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截至11月16日收盤,美國WTI原油期貨收盤價格為每桶41.74美元,比11月2日上一個周期結束時下跌了4.4美元,布倫特也下跌了4.23美元。
 
  受國際油價拖累,國內成品油價格在17日再次下調。2015年的22次調價中,有7次上調、11次下調和4次擱淺,汽油每噸累計下調525元,折合到92號或93號汽油每升累計下調了0.4元。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胡慧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目前國際油價已經降至較低位置,且法國巴黎恐怖襲擊事件將會導致中東局勢進一步緊張,后期存在上漲可能。
 
  現狀:歐佩克原油6年首次跌破40美元
 
  油價的走勢總是與政治局勢密切相關。
 
  巴西是世界第9大石油生產國。該國國有石油公司PetroleoBrasileiro石油工人從本月1日開始罷工后,巴西原油日產量在24小時內減少了約50萬桶,占正常產量比重的25%。
 
  同一周,利比亞宣布其Zueitina港口被武裝部隊封鎖,此后兩個日產共3萬桶的油田也暫停了運作。據利比亞官員介紹,該港口暫停出口后,利比亞日產量減少了大約7萬桶,跌至每天40萬桶以下。
 
  受巴西罷工和利比亞出口暫停提振,國際原油價格周二急升近4%。然而漲勢并未持續,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最新月報顯示,發達國家9月份總庫存增長了1380萬桶,至創紀錄的約30億桶。
 
  不僅如此,來自世界第一大產油國美國的消息也都在對油價釜底抽薪:美國鉆井平臺數在連續十周下降后,在上周迎來了首次回升;美元加息預期愈發濃烈,美元強勁上漲。
 
  諸多利空消息的打壓下,近期原油期貨一直處于震蕩下滑的態勢,截至11月16日收盤,美國WTI原油期貨收盤價格為每桶41.74美元,比11月2日上一個周期結束時下跌了4.4美元,布倫特也下跌了4.23美元。
 
  據彭博社17日報道,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駐維也納秘書處的一封郵件顯示,上周五(11月13日)歐佩克一籃子原油平均價跌至每桶39.21美元。這是歐佩克原油出口價自2009年以來首次跌破每桶40美元。
 
  歐佩克正在為自己的堅持承擔著巨額代價。據IEA判斷,按目前油價計算,歐佩克的年收入將從過去五年的平均超過1萬億美元銳減至5500億美元。即便該集團最大成員國沙特今年也面臨預算赤字。不過IEA預計,油價下跌還需要持續數年才能迫使沙特考慮調整現有策略。
 
  分析:下一周期國內成品油價或小幅上調
 
  成品油價下跌對于國內消費者來說總是好事情。國內成品油價格在去年跟隨國際油價腰斬走出罕見的“13連跌”后,今年又隨著國際原油市場的波動而時升時降。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在今年的22次調價中,有7次上調、11次下調和4次擱淺。漲跌互抵后,汽油累計下調525元/噸,柴油累計下調575元/噸,折合升價為92#/93#汽油下調0.40元/升,0#柴油下調0.49元/升。
 
  胡慧春介紹,成品油價格的下調,勢必會減少以汽柴油作為燃料的下游消費者的燃油成本,不過本輪調整幅度仍舊較小,私家車車主燃油成本減少也有限。
 
  下一輪調價周期將到12月1日,由于目前石油市場上供大于求的基本面難以得到改善,加之歐洲央行擴大寬松的預期不斷增強,美元指數正在向100點邁進,國際油價將持續承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本周期內巴黎發生的恐怖襲擊使得原油價格一度上漲,雖然漲幅有限且很快吐回,但該事件仍有可能對油價的后續走勢造成影響。
 
  胡慧春認為,目前國際油價已經降至較低位置,且法國巴黎恐怖襲擊事件將會導致中東局勢進一步緊張,后期存在一定的上漲可能。
 

  她判斷,下一周期內國際油價將會繼續呈現出震蕩走勢,均價或微幅上漲,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將出現擱淺或小幅上調。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