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莊海源報道:繼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后,港臺基金互認協議亦達成初步協議。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梁鳳儀昨日在2015年港臺經貿合作論壇演講時透露,香港證監會日前赴臺與臺灣金管會就基金互認安排進行洽談,雙方仍需努力解決一些分歧,可在現有的基礎上,安排未上市的商品。
梁鳳儀提到,港臺在基金管理領域上已有很好的合作標準,尤其是在2009年已簽署相關MOU,ETF可在彼此市場上市,與基金互認精神一樣,但僅限於已上市的ETF商品。她說,港臺地域相鄰、文化相近,投資者對彼此市場都相當熟悉,已建立起非常好的基礎,希望繼續推動港臺基金互認範圍,最終推動兩岸三地基金商品互相開放。
臺業者看淡基金互認
據臺灣傳媒報道,出席同一場合的臺灣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林弘立則認為,港臺基金互認不會有太大賣點。他分析,臺灣與香港都是高度對外開放的基金市場,香港基金在臺灣或者臺灣基金在香港,都不見得很受歡迎。他指出,要受惠於港臺基金互認協議,臺灣業者的機會仍以大中華基金為主,例如中國的「一帶一路」規劃,或者其他歐美資產管理業者無法設計出的亞洲投資主題的區域性基金。
唐家成望年底推產品
在今年5月22日,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簽署《關於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的監管合作備忘錄》。有關計劃允許合資格的內地與香港基金透過簡化程序在對方市場銷售,并已於7月1日正式實施,但至今仍未有首批產品獲批。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日前表示,希望今年底前會有首批基金產品在港推出,但認為毋須著眼於數量,相信未來是陸續有來。目前本港九成基金是透過銀行銷售,他希望隨基金互認能增加產品,從而令更多基金可以在聯交所買賣,使渠道更多元化,并有助本港成為財富管理中心。
吸引境外基金設總部
香港的基金管理業務發展甚速,不僅形式多樣、規模愈來愈大,而且專業程度和影響力亦都趨升。多家國際知名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資者紛紛進駐香港,設點布局,以港作為基地拓展業務。根據證監會7月發表的調查顯示,截至2014年底,香港的基金管理業務合計資產持續增長,按年上升10.5%至176820億元的歷史新高。
調查發現,香港仍然是國際投資者首選的投資平臺,來自國際投資者的資金達到124040億元的歷史高位,占基金管理業務71%。在香港管理的資產總值增加18%至68560億元的歷史新高。持牌資產管理公司及基金顧問公司的合計資產總值上升9.6%至129200億元,占基金管理業務合計資產中的最大份額。
中銀香港全球市場副總經理梁偉基認為,基金互認將豐富本港基金管理的選擇,令銷售市場的範圍及產品量增加,也吸引更多境外基金公司有興趣在港設總部,讓投資者更全面參與內地市場。香港商報記者 莊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