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6

香港對接十三五 基建切莫拖後腿

2015-11-27
来源:香港商報

  計劃於2016年底完成和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再次傳出延後至2017年底竣工的消息。事實上,是次大橋再次延後竣工的消息,對許多港人來說早已是心知肚明。這項被外媒列入「現代七大奇跡」之一的巨型工程,自開工之日起,已歷經了司法覆核風波、立會撥款拉布、人工島漂移事件等一系列阻撓和波折,延誤早就「不是新聞的新聞」。況且放眼全港,如今無論是京港澳高鐵香港段,還是港鐵南港島線、沙中線,蓮塘口岸工程,都無一例外的陷入到延遲——超支——再延遲的惡性循環之中,港珠澳大橋又怎會獨善其身?只不過,對於經濟發展已顯疲態的香港來說,基建工程的拖後腿只會給唱衰香港的人以更多的口實。

  無論是內地依靠堅實的基礎設施建設而長期在金磚國家中獨領風騷,還是蔣經國的「十大建設」助力臺灣地區成功躋身亞洲四小龍,基建工程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帶動作用,已有無數的經驗得以證明。香港作為一個微小的外向型經濟體,不僅生存對外界高度依賴,其長遠發展亦需要強大的基礎設施來鏈接外部市場,引入外部資源。因此,對於基礎設施的重視,香港本應當比其他地方有更加強烈的緊迫感。

  在內地近期出臺的「十三五」規劃中,中央明確提出要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本港有識之士已經普遍看到了香港搭乘國家發展快車,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的重大利好。理論上,港珠澳大橋、高鐵等基建工程若能按時順利完工,有利於香港的影響力進一步向內地西部和北部擴展,更能夠吸引內地更多的資金與機會通往香港,實現兩地共贏。而抓住這一重大機遇的前提之一,無疑就是在基建上做好準備,不讓基建成為限制本港融入國家發展和全球化的瓶頸。

  現實卻是恰恰相反。如今本港的若幹重要基建,不僅頻頻爆出超支問題,令本可以用作扶貧和社會福利的寶貴資源,被不斷填入「基建黑洞」之中,更令香港的發展步伐被拖慢。反觀內地,盡管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但在提升基礎設施上力度不減,近鄰深圳市中心的「全球最大地下火車站」福田高鐵站即將在年底通車,令高鐵已經通到香港的大門之前。誰的發展潛力更大,早已毋須多言。

  未來,香港還將陸續上馬機場三跑、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等大規模工程,基建習慣性延誤的問題不解決,香港的未來發展必將埋下隱形的炸彈。事到如今,本港上下必須對重要基建的不斷延誤作出具有針對性的檢討。例如,針對勞工短缺的問題,本港有必要考慮放寬針對外勞的限制,商討更大規模的引入外勞的措施;而針對工程事故及工程質量頻發的問題,港府亦有必要檢討政府的招標工作及工程監督作業。唯有加速亡羊補牢,基建才不致成為拖累香港對接「十三五」,搭上國家發展快車,促進經濟發展的軟肋。

  香港商報評論員 萬青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