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4

周鴻祎再開炮:“窮人不能創業”是瞎扯

2015-12-09
来源:虎嗅網

  在今日的2015年創業社群大會上,黑馬導師周鴻祎連開兩炮。他十分反對“窮人不能創業”的觀念并對O2O項目大規模補貼等做了批判。以下為周鴻祎演講實錄,虎嗅編輯和整理:

  前兩天我們剛在西安做了次活動,我發現有個重要的變化,因為明明是房地產界的活動,我跟任志強、潘石屹在一起,他們倆講的主題全部都是互聯網。他們倆不斷的論證說你看過什么《失控》嗎?看過什么《必然》嗎?最后搞的沒辦法,輪到我上臺講的時候,我只能講講房地產。

  所以,大家現在知道,互聯網的思想已經深入骨髓了吧?潘石屹都決定不賣房子了,他為了紀念當時的3Q大戰,他非要創了個創業空間叫3Q。每次見到他的時候,我都發現他在不斷的轉型。

  我今天放三炮,大家不要笑啊,今天很多段子不再是黃段子了,很多詞都變了。比如約泡這個詞吧,我本來也以為很負面,但聽過徐小平跟我講了是怎么回事。任志強最近辦了一個節目叫《大炮有約》,所以我最近也想了想跟他們學學,要不然紅衣大炮將要落后了。

  第一炮:“窮人不能創業”是瞎扯

  今天,我看到微信朋友圈有個文章,我覺得特傻帽的文章說《窮人不能創業》,你們說對還是不對?

  (觀眾:不對!)

  我很少罵人,我都忍不住想說“哪個傻帽寫了這個文章呢?”,土豪就能亂做投資人嗎?這個邏輯是非常錯誤的。

  我個人認為,其實今天絕大多數創業者,我覺得都是窮人,對吧?包括徐小平原來不窮怎么會去新東方當老師呢?鄧鋒剛才講了,他原來是清華的窮學生。所以,大家今天通過創業期望改變自己的狀態,我覺得無可厚非。而且實話說今天很多成功的創業者,搖身一變,把自己描繪的非常高尚,好象他一出生就有這么高的思想,其實不是這樣的。

  我聽過鄧鋒的分享,每個人創業早期都有窮人思維,都犯過很多錯誤,雖然我也經常罵創業者,因為我看到有些創業者讓我著急。所以我覺得不能因為我們很多創業者比較幼稚,就說窮人不應該創業。如果窮人不應該創業,那我就不知道中國誰還應該創業呢?

  他文章里,我隨便舉兩個觀點吧,拿這兩個觀點來批駁一下。

  1、創業者沒錢更能被激發潛力

  第一,原文說,很多創業者因為窮慣了,花錢特別節省、特別吝嗇,盡量老想不花錢辦大事,就說如果不花錢能辦事,那BAT花錢養那么多市場公關人員干什么呢?

  我替他回答一下,因為我也有幸把360做成半大不大的公司,我覺得很多公司花了很多無用的錢,還辦不成事。但注意!這是大公司的特權,不是創業公司的特權。我甚至對比過外面的小團隊和大公司做同樣產品的團隊。發現,產品做好真的未必需要砸很多錢去推廣。如果一個業務,最后要靠資本運作,最后比誰的融資能力強,我覺得這確實不適合窮人創業。

  很多創業者在缺人少錢的情況下,才逼得自己去做更接地氣的事情,才逼得自己做出極致的創新。包括我在我所帶過的團隊里,也可以舉出很多反面例子,BAT就更不用說了,花了很多錢做推廣,能遮掩很多問題,能雇無數多的人,所以很多人在里面只做一份工作。正因為有很多錢,所以大家產品不需要做的極致,照著別人抄一下夠可以了。恰恰這兩年你看,很多新銳的公司起來,在他年輕的時候,剛起步的時候,他們基本上都沒有太多的錢。實際正是因為這種窮人思維、缺少資源的思維,才能把一個公司的潛力挖掘出來。

  我最近在反思,我們搞所謂內部創業、內部孵化,有的時候我覺得是假創業。因為他跟創業者最大的差別,創業者會面臨生死的問題,在生死壓力前面,有的創業者可能就下去了,但有的創業者會被激發出無比的潛能,他就會絕路逢生,這樣才能造就很強悍的創業者。相反在大公司內部,一個事兒做不好可以找無數的理由,因為公司的班車開的不及時,因為今天霧霾太重所以我不能太上班,只要跟老板解釋了我可以異地再換個部門,或者再接個項目,沒有生死的壓力。

  2、戰略能否成功取決于所有細節的執行力

  第二,這個作者顯然不求甚解,他抓住另外一個人說的話,他的意思說,有些創業者太刻苦,每天只知道勤奮工作,所以他就覺得這些人就不會思考。他說,不要用戰術的勤奮來掩蓋戰略的懶惰。

  這句話對嗎?我告訴你,這句話貌似說的很有道理,但它絕對不是說你不要勤奮。只是說,你不能只是埋頭拉車,每隔一段時間要花點時間抬頭看路。但是,即使你有正確的戰略,戰略用一句話就能表述出來“干什么、不干什么”,就決定了你的方向,偉大的戰略能不能成功,要取決所有細節上的執行。而細節上的執行力,實際上來源于你對很多細節的把握,你要把握很多細節就要非常勤奮和辛苦。他說他從雷軍身上總結的,但雷軍同志恰恰是這個行業里最勤奮的勞模了。喬布斯傳里面真實的細節,對一個圖標里的每個顏色,都能看出來不一樣,你說他累不累?他絕對是累死的,他能夠不勤奮嗎?

  所以我覺得,今天在這個世界上,聰明的人當然成功的概率會大一點,但是聰明的人如果比你還勤奮,那你是不是要更勤奮?所以,今天早上我看了這篇文章,我就隨便挑了兩個觀點,比較惡劣的是在微信里面傳,我覺得對我們的三觀會有破壞。

  所以,這是我放的第一炮,不服來戰啊!

  第二炮:中國缺乏創業的價值觀,O2O已經被玩成了資本游戲

  下面,我還是想對創業者潑點冷水,我最近看了一個VC,這個VC是創業實戰出身,他說你作為一個創業公司的CEO,在接近客戶、運作市場,這兩件事方面,一定不能假手他人,一定要親力親為,只有這樣你才能把握最真實來自一線的信息,你才能做出判斷。

  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創業者,確實要定期花點兒時間去想一想,但實際上你想半天有時候想不出來,你還不如更踏踏實實的把握現在,通過勤奮的工作,獲得更多感性認識,為你下一步做出正確判斷打下基礎。

  再一個,最近很多人說到了投資的寒冬。其實我倒沒覺得,我覺得不好的項目,最終他會漏餡的,臺風沒有了豬都會摔死的。所以,我今天依然覺得,有技術含量的、真正創新的項目,依然會遭到投資人的追捧。

  但是我們反思,有這種泡沫的時候,很多人把這個責任,推到了政府身上,說中關村的咖啡大街的咖啡涼了,還推到鄧鋒這樣的VC身上,說他原來說投的,怎么不投我了?

  所以,對創業者提出幾點建議,這也是這半年來很多創業者讓我覺得比較困惑的地方。

  1、缺乏創業價值觀

  我一直說中國不缺創新的人,今天也有很多錢,但中國能不能成為美國硅谷那樣全世界真正的創新中心?我覺得外在條件都具備,唯一缺的是價值觀。就是我們到底為什么創業?如果我們今天的喬布斯排行榜一樣,論誰更有錢,誰的身價高,誰的市值高,以這個來論,我覺得這種三觀對創業者的創新是不支持的。

  媒體天天渲染的創業英雄,不談他們的產品,不談他們總結的經驗教訓,誰融到資誰就是英雄,誰融到的價值高誰就牛逼,大家都比誰拿多了多少錢,馬上就成為大家追捧的對象,包括對公司的評價,也都脫離了產品,都在談融資,我覺得這是個錯誤的價值觀。我一直覺得,融資是個手段,只是一瞬間的數字,最終企業成不成功,如果融資你的企業就成功了,今天我覺得很多人就成功了。

  所以,不忘初心,創業者拿到了錢,使我們繼續在市場上活下去,我們還是要把心思放在做產品上。

  我就不點名了,本來有一家企業我還是很推崇,不忘初心,他們也許能把手機做的非常好,而且他們真的通過營銷創新,也做的非常好。但自打他們給自己了一個很高融資額之后,自己給自己背上了很重的包袱,就變成了資本的奴隸(這個企業指小米?)。從旅行箱到旅行包,反正什么都做,所以就給了華為巨大的機會。所以,即使這么偉大牛逼的企業家,背上了資本的包袱以后,他們的很多動作、決策都是要變形的。

  所以,別說各位是創業企業,就是今天很大的企業,江南春也有這樣的感受,如果完全掉到估值融資數目來評價,就會忽略你的初心。

  2、創業者事情還沒做成,便開始宣講成功經驗

  一個創業者如果完全悶頭在家里,當然他沒有交流的機會,他可能是在重復走別的創業者走過的錯誤速度。孵化器、加速器,美國現在跟中國一樣,有無數多的創業盛會,后來我就發現有點兒變味了,很多創業者都沒掙到錢,像這種創業輔導機構都掙到錢了。原來做傳銷的、做大眾培訓的,都在教大家什么是互聯網思維,這種創業會多到什么程度?每天只要你愿意,大概一天在北上廣深這幾個地區,一天創業者什么事兒都不干,參加四五個會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很多創業者,事情還沒有做一點,直接到會上直接宣講自己的成功經驗。事情還沒有做成,開始宣講自己創立的這個O2O的模式,那個創新的模式。我稍微覺得有點兒過,因為作為一個創業者,我認為適度的交流是可以的,但你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你的團隊在一起、用戶在一起。

  捫心自問,這樣聽聽交流一下,真正就能解決你創業的很多問題嗎?其實我覺得不能,最重要的是想著你自己的產品該怎么做。而且,很多創業者在開這個會的過程中,不自覺的產生了一種錯覺。今天到會場的有多少人?也不過就幾千人,加上場外的有幾萬人,你一上臺掌聲雷動,你馬上以為自己就是人之驕子,萬眾矚目的中心,其實就把這幾萬人都發展成你的用戶又怎么樣呢?跟中國的幾億用戶相比,這只是萬分之一。

  所以,當創業的熱潮越熱,自己反而要能夠冷靜下來,保持適度的距離,在聽別人講完之后要有自己的時間去做思考,要有點兒定力,不能夠聽了講的這些東西,就去東施效顰,弄不好就是邯鄲學步。

  3、O2O被玩成了資本游戲,收拾爛攤子的還是創業者

  我最近在研究O2O,開始很多O2O的很多模式我開始看不懂,用常識做判斷是有問題的。比如,補貼,我忽悠了這么多年免費,他們現在青出于藍勝于藍,不是免費都是補貼。

  我下次見總理的時候,或者見總書記的時候,我特別希望給他提一句,我說你要獎勵像鄧鋒、沈南鵬為首的VC,他們把幾百億美元投給了創業者,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精神、國際主義精神。而這幾年北上廣深的創業者大家真的沒含糊,都沒有把幾百億美金留給自己,全部補貼了北上廣深的人民生活。

  比如,徐小平投了很多什么免費請你看電影的,免費給你上門做按摩的,免費做早餐的。所以,看的我也眼花心亂。所以,后來我也想明白了,因為人家說我們真的不在乎掙錢,我們錢花出去能融來更多的錢。

  但是我想,按照這種游戲規則玩兒就會變得非常不好玩了。紅杉開一個年會讓我去講講話,說讓我給大家鼓鼓勁,我一看,一個月賠10個億的這些牛逼公司都在場。所以我上臺就講了三句話:第一句說,同志們!世界未來是屬于你們的!然后他們就歡聲雷動、雀躍不已,我就說了第二句,也是屬于BAT的,他們就不出聲了,他們說為什么?我說你們最終也是屬于BAT的,最后只有BAT有余糧,就被他們收了。所以,最后大家都玩兒成了資本的游戲,當然就都是是BAT的了。這游戲好玩嗎?我覺得未必,因為能被BAT看上的也就那么幾家吧。

  所以我就覺得,資本永遠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商業模式永遠不能是to VC和to BAT的。還是要回歸商業的本質,盡管有些VC為了他們投資更重要,VC今天也要學會做公關,說我們專投90后,我知道徐小平對90后美少女是非常感興趣的,主要他要了解90后啊。

  但我真的也認為,90后比我們更有銳利、更沒有束縛、更了解市場一線的情況,但做到最后,您畢竟是做一個商業公司,做商業的本質,還是要在產品之上建立可持續的營收模式。所以,最近幾年的泡沫跟創業者的心態,也要做適度的調整。

  我們就上門洗車、上門按摩、上門做飯,我覺得大家有點兒誤解,我們講用戶至上,是說你要去研究用戶的行為和習慣,我一直認為教育用戶是比較困難的事情,而教育用戶的習慣,順勢而為是產品比較成功的關鍵。

  在手機和電腦里面,我們做一個軟件,因為對用戶來說這意味著他有一個學習的過程,他必定認為這是個新東西。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在軟件里面做個修改,還能引導用戶。但你做生活服務和互聯網相結合的時候,用戶在生活服務方面都不是小白,他一定是個成熟的用戶,他一定會有他日常生活的習慣。

  所以,當你打著用戶至上的幌子,但你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卻完全違背了用戶的常識,那么這種就不是用戶至上,實際說明你是在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用戶。

  比如說,最早上門洗車的案子我見了不少,我雖然也不太懂車。很簡單,你覺得它真的是你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嗎?你真的覺得上門去帶塊破抹布到他們家把車擦一擦用戶就有很好的體驗嗎?實際上,很多業務并不適合用Uber的模式去延展。

  免費,之所以在互聯網里成為一種戰略,那是因為我的成本是固定的,越多的人用,我的邊際成本會趨近于零,這樣免費才能成為一種戰略。所以,微信、360安全軟件、搜索可以免費,但是當你在現實生活中做所謂O2O的時候,無論是送電影票還是給人送早餐,還是上門提供“大保健”服務,你服務的人越多,你的成本就越高,甚至你要考慮這個人上門的成本、交通的成本、物流的成本。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免費只能成為一種戰術,不能成為一種戰略,免費只是一種營銷手段,因為長期免費下去,用戶隨著成本的增加,就無法控制,就違背了商業常識。

  所以,很多人期待把互聯網的免費盲目擴大化,通過免費+倒貼,養成一個用戶從來不會養成的習慣,這有可能不成功。通過免費把對手干死,然后再改收費。我告訴你,中國的用戶一旦吃了免費的午餐,再回頭是很難的。

  這種過于激進的模式,就帶來了大家感受到的泡沫。所以,資本寒冬的泡沫是什么?就是大家太急于求成了,大家希望把十年干成的事恨不得在十個月干成,再加上資本的壓力和誘惑、綁架,就使得你很多動作變形。

  這對VC很簡單,比如沈南鵬前兩天突然講的就跟原來不一樣了,他說我們已經一年沒有投O2O了。第二,他要開始投高科技公司了。所以,VC轉型比你們轉型的要快,風向不好他馬上就不投這個領域。

  最后,誰在收拾這個爛攤子呢?還是創業者,所以互聯網思維沒有錯,但不能盲目用在任何領域。

  今天時間有限,就跟大家放了兩炮,我還有第三炮就算了,謝謝大家!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